面向“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

2018-01-19 12:41郝琨李志圣刘榕赵黎强李宇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建设校企合作

郝琨++李志圣++刘榕++赵黎强++李宇

摘要:随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推行,已有的软件工程师培养模式的不足逐渐凸显。以天津城建大学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为例,研究卓越工程师背景下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构建“2+1+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按照知识、能力、素养要求对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和优化设计,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大力提升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教育质量。

关键词:软件工程师;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课程体系建设;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2-0146-02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获得了很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高素质软件人才短缺的问题,如何培养出高质量的软件工程师是很多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教育部在2010年启动“卓越工程师计划”,目的是在工程教育环境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二、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天津城建大学计算机学院培养了大量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但由于种种原因,旧的软件工程专业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1],培养的软件工程师所具备的技术水平与社会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难以达到“卓越工程师计划”要求的人才培养标准。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软件工程专业是从计算机大类中分离出来的,所以在人才定位和培养目标上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计算机专业的影响,在课程设置上和计算机专业存在一定的重复,也就难以培养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卓越软件工程师。

(二)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由于培养目标不明确,导致课程体系设置缺乏合理的规划,存在课程内容不合理或是相关课程开设的时间不合理等情况。因此,合理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是保证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的基础。

(三)实践教学环节设置不合理

“卓越工程师计划”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但现有的软件工程专业存在实践教学体系设置不够完善、教学内容陈旧和在实践教学环节没有体现对学生工程化理念的指导。

由于以上原因,我院建立了计算机类卓越试点班,首先明确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按照知识、能力、素养要求对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和优化设计,大力提升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教育质量。

三、面向卓越软件工程师的课程体系建设

(一)明确培养目标

按照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参考计算机行业领域的技术特点和行业状况,并结合本校的特色定位,本专业以软硬结合、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作为两条主线,制订培养方案。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对我校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

(二)构建“2+1+1”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

依据我校制定的“2+1+1”人才培养模式,对卓越试点班软件工程师的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的修订。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突出“校企合作”为指导思想,构建课程体系,按照知识、能力、素养要求对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和优化设计[2,3],坚持素质教育和工程教育相结合,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全面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上述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了知识培养4模块[4]、能力培养6阶段、素质培养3层次的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知识培养方面,以加强基础知识和学生个性化发展有机结合,以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专业核心课和选修课4个模块构建培养体系。通过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对学生的专业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培养,通过选修课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

能力培养方面,构建以课内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习实训、学科竞赛和毕业设计为依托的能力培养体系。通过课内实验和课程设计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并提高程序设计基本能力和计算机思维能力;通过实习实训及校企联合培养,使学生了解计算机行业发展的特点及最新技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以及软硬件项目开发的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学科竞赛和毕业设计环节,促进学生对工程项目开发全过程的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

素质培养方面,以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形成了数学素质、专业素质和工程素质三个层次的素质培养体系[4]。通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统计和离散数学等课程,将算法设计等方法贯穿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强化学生计算机思维的培养;以专业课教学为核心,以校企联合培养为依托,强化学生的专业素质;以课程设计、实习实训、学科竞赛和毕业设计为途径,强化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

以创新研究模式为核心,对传统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强调理论与实际结合,将企业实际项目和行业规范纳入到课程教学;探索CDIO及PBL教学模式,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构建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综合性设计题目,充分发挥课程设计和实习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作用。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搭建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平台

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与企业联合制定企业阶段培养方案,设置由浅入深的综合设计训练环节。设计环节贯穿于本科四年学习中,制定了累计1年以上的企业阶段培養计划,从低年级到高年级,依次设置认知实习、生产实习和综合性实习等多个层次的实践环节,形成了企业全程参与的新模式。

(五)“2+1+1”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效果监测

为了切实提高卓越软件工程师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学生信息反馈、成绩监测、用人单位信息反馈等多种途径,对卓越班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培养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价。根据反馈情况,针对不足之处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

四、结束语

本文以天津城建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卓越软件班为例,研究了卓越软件工程师的课程体系设计。按照知识、能力、素养要求对课程体系进行整合和优化设计。人才培养效果监测结果表明,卓越班同学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为我院全面推广卓越人才培养计划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程凡.面向卓越工程师的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以安徽大学为例[J].计算机教育,2014,(5):106-112.

[2]林健.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质量保障(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1):23-39.

[3]林健.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质量保障(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2):24-40.

[4]王文发,武忠远,侯业智.软件工程专业“2+1+1”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5,(10):25-28.endprint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建设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特色化课程体系建设路径探索
财经院校软件服务外包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法律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浅议全媒体时代新闻采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