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坤++李德富++吴重德++李永红++田永强++刘文彬
摘要:通过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进行生物化学课程考核改革。加强教学过程考核,采用多样化的考核形式,包括学习表现、作业、课堂讨论、课堂测验、课堂报告、综述小论文、自学及分组讨论等,全面检查教学内容的阶段完成情况,调动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生物化学;考核改革;过程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2-0125-03
生物化学是生物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生物工程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1]。四川大学生物化学课程主要针对化学工程学院制药与生物工程系生物工程、制药工程专业二年级本科生开设,3学分,共48学时。
为全面推进四川大学本科“323+X”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2],我们探讨了生物化学课程考核制度和考核方法的改革,建立了以能力检测为目标的考核体系,解决当前课程考核方式无法发挥考核在教学过程的引导和监控作用,无法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及能力这一关键问题,从而促进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目前生物化学课程考核模式存在的问题
课程考核是衡量大学生学习水平的主要手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指挥棒的作用。目前的课程考核方式,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既不能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能力和水平,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3]:(1)单一的考核形式难以考核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主要表现为“四多四少”,即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笔试多,其他方式少;记忆多,运用少;总结性考试多,过程性考试少。(2)重结果轻过程的一次性期末考试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考核内容片面化,题型结构不合理,难以做到考核的科学规范。
二、生物化学课程考核改革的基本思路
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原则是坚持考核理论知识和能力素质并重,实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目标。
(一)确定科学规范的考核体系
以培养生物工程创新人才为宗旨、以反映生物工程学科客观要求并注重对生物化学基本理论和技能掌握为出发点,修订了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制定了完备的课程考核体系,使课程考核真正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测试评价。告知学生过程性考核的方式和评分标准,对评定结果及时记录,从而确保其规范性。
(二)采取多种考核方式以检测和考查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和能力
加强过程性考核评价,增加考核次数,合理分配过程考核成绩比例。通过开卷考试、综述性小论文、课程设计、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查,并注重对学生作业、课堂表现以及出勤率等平时成绩的考核。考核内容以培养能力为主,突出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内容。创新评分标准,重视思维、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加强考核后的反思与研究
课程考核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根据学生的考核情况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反思。在考核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调研学生在考核的过程中知识能力是否得到有效发挥;对各种考核方式和方法进行自我分析和调整,在不断的反思和改进中使整个考核评价体系趋于完善。
三、生物化学课程考核改革的具体措施
对生物化学课程考核方式进行改革,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的50%,过程性考核占总成绩的50%。终结性考核为闭卷笔试。过程性考核重点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定量评价为按分数评定,定性评价为按等级评定,分为A、B、C、D、E五级,分别对应分数评定的90分、80分、70分、60、50分。对于每个等级表现更好一些的同学,可增加5分。
(一)终结性考核的改革
1.笔试考试内容的改革。考试内容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考试内容重点考核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综合性、创造性地应用知识能力。减少客观性、记忆性考核内容,增加主观性、综合性、实践性考核内容。加强考试内容的开放性,克服以课本知识和课堂笔记为考试重点的狭隘性。
合理确定主观性和客观性试题的比重,注重试题的认知层次和难易程度的协调搭配。60%的考核内容为基础知识,题型主要为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名词解释,考查基本知识、应知应会、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40%的考核内容更注重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情况,题型主要为简答题、论述题和设计题,考查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及设计能力。考试题目力求贴近实践和研究层面,试题具有综合性较强的特点。
2.笔试考试成绩评价方法改革。对笔试内容的评价,基客观性试题采用标准答案来评价,主观性试题按照要点综合评定成绩。评分标准具有弹性,只要能言之有理或自圆其说都可以得到理想的成绩。对于设计题,在试卷中只给学生一个现实的背景和一个需要达到的目标,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学生只要根据学到的知识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一个合理可行的实验方案即可。评卷时关注答题的思维过程,注重对概念的理解、解题思路与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
(二)过程性考核的改革
过程性考核是考试改革的重点。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平时表现,建立从课堂学习、作业练习到课下自学,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多视角、多元化的过程性考核体系。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控制和评价,采用提问、讨论、调查、报告、论文等形式进行考核。并将考核尽量分散,做到讨论、质疑、答疑、作业相结合。过程性考核包括:学习表现、作业、课堂讨论、课堂测验、课堂报告、综述小论文、自学及分组讨论。
1.学习表现。按等级评定,占过程性考核成績的10%。学习表现是对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的责任心情况进行考核,包括学习态度、学习水平两个方面。考核要求学生的学习态度端正,不迟到、不早退,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能独立思考和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学习态度的考核,主要依据学生出勤情况、听课态度,占5%。学习水平的考核,主要包括课堂回答、讨论课发言、在课堂或课后主动向教师提出有代表性的问题,占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