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思华
2017年,先进经济体同步复苏,美国、中国、欧元区及日本经济稳定扩张,带动环球经济重拾增长动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2017年10月的预测显示,环球经济增长在2017年及2018年可达到3.6%及3.7%,高于2014~2016年的3.4%。受惠于外围需求回升,东盟整体出口表现突出,加上大型基建项目进行建设阶段,以及内需市场保持强韧,这些利好因素刺激东盟经济快速增长,预期可带动2017年及2018年GDP增长重回5%水平以上。
亚洲开发银行数据显示,东盟过往三年经济增长稳定在4.6%水平。从已公布的经济数据进行估算,东盟六大经济体(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及越南,其GDP总量占整体东盟GDP超过95%)在2017年前三个季度按年增长约5.1%,而且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消费者情绪、商业信心等领先指标均预示增长动力持续,预期2017年东盟全年经济增长将可达到5%。
东盟成员国出口显著改善
对外贸易是东盟的主要经济活动,除了出口天然资源,东盟制造业亦积极参与环球供应链活动,是亚洲地区的重要生产基地。其中,出口占东盟经济总值45%,为多个成员国录得经常账户盈余,亦是获取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所以出口对东盟经济表现尤其重要。
2014~2016年,环球经济增长乏力,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下滑,东盟整体出口总值由2014年1.29万亿美元减少至2016年1.15万亿美元,跌幅超过10%。然而,环球主要经济体(中国、美国、欧元区及日本)于2017年稳步增长,贸易需求持续上扬,带动电子产品、家庭电器、消费者商品、铁矿、原油、天然气等贸易活动,加上大宗商品价格保持稳定,使东盟出口表现明显反弹,2017年前7个月出口平均增长接近13%,为经济增长带来额外支持。
撇除东盟内部之间贸易,中国、美国、欧盟、日本及中国香港是东盟的主要出口市场,合计占东盟整体出口总值比重约五成。其中,中国是东盟对外的最大出口市场,2016年东盟对中国出口占其整体出口总值约12.5%。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字,2017年前11个月中国从东盟进口按年增长高达21.4%(美元計),预期中国占东盟出口比重将会进一步提升,这同时反映中国需求对东盟贸易表现愈显重要。
积极深化区域经济合作
贸易保护主义对环球经济复苏的风险尚未减退,美国与加拿大及墨西哥就北美自由贸易协议已启动重新谈判,英国“脱欧”谈判的进展仍然缓慢。对比这些先进经济体,东盟对贸易投资自由化一直保持开放态度。
自2015年东盟经济共同体(AEC)成立后,成员国持续推动东盟作为单一市场及生产基地的长远目标。2017年,东盟推出多项措施,包括:订立贸易便利框架,目的在2020年前减少10%贸易成本,推出一站式在线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贸易规则信息、研发区内综合转运贸易报关系统等。
在2017年11月的东盟峰会中,东盟与中国香港签订自由贸易协议,内容覆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经济和技术合作、争端解决机制等领域。新协议为双方的企业提供更佳的市场准入条件、更便利的出入境安排及更完善的投资保护法规。由于香港的服务业拥有比较优势,切合多个东盟成员国对专业商用服务及金融服务的庞大需求,预期双方的贸易及投资活动将可进一步扩张。
另外,东盟及六个自贸协议缔约国(中国、日本、印度、韩国、澳洲及新西兰)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议(RCEP)已完成第20轮谈判。诚然,RCEP的谈判进程相对缓慢,参与国就协议内容及开放程度仍存有分歧。在东盟峰会后,东盟、中国、日本及韩国举行第20次10+3领导人会议,会议后的主席声明特别提及RCEP具有巨大经济潜力,各方将致力加快谈判进程,以尽早实现亚洲最大规模的自由贸易区。
整体通胀保持温和,
货币政策具灵活性
过去五年,东盟整体物价水平一直回落,这种趋势于2017年出现轻微转变。大宗商品价格回稳,外围及内部需求持续增加,令东盟成员国的通胀趋势回复稳定。一般而言,增长较快(人均GDP5000美元以下)的成员国比发展相对成熟(人均GDP5000美元以上)的成员国有较高的通胀数字,其中马来西亚的物价升势较为显著,主要是由于政府更改燃油定价机制所致。现时,通胀未见明显上升压力,大部分成员国的物价水平都保持在央行目标范围之内,预期东盟区内通胀将保持温和可控。
由于通胀压力大致可控,成员国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有较大弹性,特别是政策利率较高的国家,例如印度尼西亚及越南相继在2017年下半年进行减息,放宽货币政策,以带动消费及企业信贷增长。即使美国持续推动加息步伐,印度尼西亚及越南在减息后均没有出现明显货币贬值及资金流走的压力,反映金融市场对两国信心仍然稳定。
基本因素支持汇率稳定
2016年第四季度,环球市场对美国加息预期急促升温,引发资金大规模流出新兴市场,令多个东盟货币受压,出现大幅波动。不过,随着东盟经济前景持续向好,多项基本经济因素得到改善,以及环球通胀压力回落,吸引环球资金再次流入东盟成员国市场,令其汇率得到支持。
2017年,马来西亚令吉及泰国泰铢表现最为理想,主要是由于国内经济及出口增长强劲,跨境资金续见流入两国资本市场,使令吉及泰铢的需求增加,刺激币值上升。受到欧元、日元、英镑等主要货币升值所带动,新加坡元对美元明显升值。至于CLMV国家(柬埔寨、老挝、缅甸及越南),其货币对美元走势一向保持稳定,高增长亦给汇率带来一定支持。菲律宾虽然保持高速增长,但2016年开始其季度经常账户由盈余转为赤字,使比索出现轻微下调压力。
2018年出口及消费
可保持温和增长
展望2018年,全球经济增长将可轻微加快,为东盟制造业及旅游业带来支持,东盟经济可望延续增长势头。主要经济体(美国、中国、欧元区及日本)的进口需求将进一步上升,加上大宗商品价格大致稳定,并扣除2016年低基数的影响,预期2018年东盟整体出口将温和增长。endprint
再者,外贸活动增加将促进更多就业机会,有利于私人消费开支增长。消费是东盟经济最主要的组成项目,占GDP比重超过六成。尽管部分东盟经济体出现家庭债务水平偏高的情况,令私人消费表现受到制约,但在工资进一步上升及通胀维持温和的情况下,预期2018年东盟内部消费可保持平稳上升。
投资开支有望成为新推动力
近年,东盟对基建投资愈见重视,特别是其基建开支多年来一直未能赶及经济高速增长的步伐,令区内已形成庞大的基建缺口。事实上,东盟成员国政府已积极推出多个基建发展计划,加快不同大型基建项目的落成,以应对不断上升的交通运输、能源、通讯及公共设施需求。大型基建项目除了在建设期间带动职位及需求上升,长远来看,更可降低企业营运成本及提高生产力,形成可持续的增长动力。
印度尼西亚早于2014年大幅增加基建开支,虽然2018年的政府预算把财政赤字(占GDP比重)由2017年的2.9%下调至2.2%,但政府仍预留约300亿美元用于基建投资,比前一年上升5.6%。与此同时,印度尼西亚将在2018年8月举办亚运会,政府将会加大资源投放,加快完成雅加达市内的交通基建及运动会的场馆设施。泰国在2017年2月为东部经济走廊(EEC)进行大型路演,计划在5年内投资430亿美元于发展大型基建设施。给予投资者法律保障的东部经济走廊法律将于短期内获得通过,预期机场、高铁及港口三大项目可在2018年启动招标。菲律宾亦公布“Build Build Build”(BBB)基建计划,目标在2017~2020年每年平均投资360亿美元于交通基建及城市发展项目。配合落实BBB计划,亚洲开发银行已为菲律宾政府预备1亿美元的基建贷款授信,并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协助缩短基建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此外,越南近年的基建投资占GDP比重高达5.7%,在东盟十国中居首,其对电力及公路基建的需求仍十分巨大,政府将继续投放资源发展基建。另一方面,东盟亦快速推进多条高铁项目的进程,包括中国至老挝铁路、中国至泰国铁路、马来西亚吉隆坡至新加坡铁路及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因此,踏入2018年,东盟成员国将有多个基建项目同时启动,预期区内的投资开支将有可观升幅,成为重要增长动力。
政府财政稳健,外汇储备充足
东盟的基建投资费用主要是由各国政府承担,成员国的财政状况普遍稳定,并有足够能力应付持续向上的基建开支。经历过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后,东盟经济体保持良好的公共财政纪律,五大成员国(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整体公共债占GDP比重过去五年维持在50%~55%的健康水平。IMF估算2016年越南公共债占GDP比重上升至62.4%,但未影响其偿还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于2017年调升印度尼西亚主权评级至BBB-的投资级别,反映印度尼西亚基本经济因素改善。目前,东盟五大成员国在国际三大信贷评级机构(标准普尔、惠誉及穆迪)都得到投资级别的信用评级。即使美联储利率正常化的进程在2017年有所加快,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及越南的国债息率都较2016年底下跌,菲律宾的国债息率则出现温和上升,显示成员国的借贷成本没有随美国进入加息周期而大幅增加。再者,东盟有充足储备支持基建投资,十个成员国的外汇储备总额由2016年12月约7353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6月约7830亿美元,可见东盟亦有相当的财政实力。
东盟成員国一方面积极推动区域合作,另一方面在国内实行改革开放,减省行政程序,为私人企业提供更便利及公平的营商环境。世界银行2018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指出,多个东盟成员国的排名显著上升,其中泰国由第46位升至26位,文莱由第72位升至56位,越南由第82位升至68位,印度尼西亚由第91位升至72位。排名上升反映成员国政府的努力已得到国际认同,其国内投资环境大为改善,加上东盟消费市场发展潜力巨大,预期东盟的外来直接投资表现可恢复上升走势。
整体而言,展望内需及出口保持温和增长,企业投资及基建项目将带动投资开支进一步增长,预期2018年整体东盟经济增长可达5%以上。
环球流动性及国内选举
成为2018年风险因素
2018年环球流动性会持续趋紧,例如美国继续加息及缩表进程、中国延续去杠杆任务、欧洲央行减少资产购买规模、部分G20国家进入加息周期,货币政策转向将为金融市场带来不确定性。环球金融市场一旦出现大幅波动,难免会通过外贸、投资及跨境资金流等渠道传导至东盟,阻碍其经济发展。此外,柬埔寨、泰国及马来西亚将在2018年举行大选,政治不确定性或会促使部分国内外投资者保持观望态度,待局势明朗后才增加对东盟投资。因此,上述风险因素值得关注。□
(作者单位:中银香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