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山
(建湖县人民医院,江苏 盐城 224700)
脑梗塞在全球范围内属于一个较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此疾病发生率呈越来越高的趋势,且病死率较高。脑梗塞发病后,大多数患者极有可能发生四肢麻木、言语障碍、偏瘫等,且发病较为迅速且进展较快,导致患者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对脑梗塞需及时进行有效治疗。伴随中西医结合方式在临床中的广泛使用,脑梗塞采用中西医结合法进行治疗也得到较为明显疗效。本文选取84例脑梗塞患者,探讨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的临床治疗效果。如下文所述。
收集我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84例脑梗塞患者,按照患者入院就诊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42例患者。观察组中男患者28例,女患者14例;年龄45~73岁,平均年龄为(53.94±6.24)岁。对照组中男患者26例,女患者16例;年龄46~74岁,平均年龄为(54.13±6.18)岁。2组患者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研究。
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患者均通过颅脑CT或MRI确诊为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为5~25分;加入本研究前均未采用抗凝、溶栓、降纤等实施治疗;患者均精神正常,不存在严重认知障碍。本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同意。参与研究的患者及家属均了解本研究目的,均签署同意书进行确认[1]。
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通过低分子右旋糖酐、阿司匹林、复方丹参注射液、胞二磷胆碱等实施针对性治疗。患者均实施吸氧,对脑水肿予以有效改善,采用合理方法进行降压降糖降血脂处理,加强肠胃功能保护,对患者实施脱水剂、脑保护方面的相关治疗。若患者出现感染则需采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注意患者应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性。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依达拉奉30 mg,与0.9%的氯化钠注射液100 ml进行静脉滴注,注意对其滴速进行合理调整,需要0.5 h全部输完,2次/d。1个疗程15 d,持续使用2个疗程。
观察组采用依达拉奉+血塞通治疗,依达拉奉使用方法同对照组,应用5%的血塞通400 mg,与5%的葡萄糖注射液50ml进行静脉滴注,1次/d。1个疗程15 d,持续使用2个疗程。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分),分值越低表明患者症状改善越好。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栓形成系数、全血浆粘度、血小板凝聚率变化。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分值越高表明改善越好[2]。
研究数据均以系统软件SPSS 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通过t予以结果验证,计数资料通过x2予以结果验证,P<0.05显示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血栓形成系数、全血浆粘度、血小板凝聚率对比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性(P>0.05),通过治疗,观察组血栓形成系数、全血浆粘度、血小板凝聚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间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性(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分析(±s)
表1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分析(±s)
组别血栓形成系数 全血浆粘度(m P a/L) 血小板凝聚率(%)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4 2) 0.8 4±0.0 1 0.3 8±0.0 1 2.6 9±0.6 5 0.9 0±0.6 5 0.6 5±0.3 6 0.3 5±0.0 1 2对照组(n=4 2) 0.8 4±0.0 2 0.6 1±0.0 1 2.7 0±0.6 7 1.6 0±0.4 6 0.6 9±0.4 0 0.6 0±0.1 3 t 0.9 2 3 1 3.2 6 5 0.4 2 6 1 2.3 6 9 0.0 6 2 1 0.6 5 8 P>0.0 5 <0.0 5 >0.0 5 <0.0 5 >0.0 5 <0.0 5
通过治疗,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显著减少,2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数据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2 11.86±2.03 6.17±1.52对照组 42 11.90±2.08 8.06±1.12 t 0.862 10.698 P>0.05 <0.05
治疗前,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具有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得到改善,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显著(P<0.05)。数据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2 52.68±1.23 76.95±0.84对照组 42 53.15±1.08 64.28±1.69 t 0.623 13.842 P>0.05 <0.05
脑梗塞通常预后较差,导致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受到极大影响。临床主要采用早期溶栓对脑梗塞进行治疗,溶栓药物包括尿激酶、抗血小板凝集剂等,使用后可短时间内明显促进脑内血液循环,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但对于急性起病或是大面积梗塞者难以达到较好疗效。在中医学中,脑梗塞属于“中风”范畴,淤阻生水而成痰,血瘀导致脑脉受到痹阻,难以正常供养患者脑髓,使其神机遭受损伤,引发言语不利、偏身麻木等临床症状,中医常以活血祛瘀的针灸疗法治疗脑梗塞通。本文主要研究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脑梗塞的临床作用[3]。
依达拉奉对于脑梗塞患者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治疗药物,对于脑组织具有显著保护作用,使得自由基得到有效清除,对于脑细胞氧化能力的有效恢复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可有效改善梗塞周围血流,显著缓解脑梗塞症状,但依达拉奉单独使用依然难以达到更为理想的临床效果[4]。所以寻求更为合理的临床方案具有重要意义。血塞通可充分发挥通脉、活血化瘀效果,由中药三七中提取,对于改善缺血、血栓溶解均具有显著作用,可有效缓解缺血症状。经本文研究可知,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栓形成系数、全血浆粘度、血小板凝聚率均显著降低,NIHSS评分明显减少,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得到明显改善,相比较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知,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脑梗塞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血塞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使用。
[1]陈日升,李英明.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11):1331-1332.
[2]李祖其,刘双森,王景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52例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2,41(8):827-828.
[3]王国菊,毛巧玲,周卓平.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1,20(4):639-640.
[4]钱理华,李金元.脑梗死后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对愈后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7):1082-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