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lerant→Resistant
细菌耐受性是指微生物在短暂暴露于高浓度杀菌抗生素时的生存能力,而耐受菌仍然对抗生素保持敏感。短暂暴露于高浓度抗生素对耐受菌无显著影响,但延长暴露于高于最低抑菌浓度的抗生素的时间,可导致对耐受菌产生明显的抗菌作用。持留菌是部分耐受菌的特征,延长暴露于抗生素的时间仍能存活,通常耐受菌的代谢过程减慢。例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作用于复制中的细菌,如细菌复制停止可使敏感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受。
通常认为耐受和耐药是两种不同和不相关的现象。Levin-Reisman及其同事在文章中表明,两者是相关的,且耐受性可发展为耐药性。作者将生长稳定期的大肠埃希菌暴露于高浓度的氨苄西林,然后将存活细胞反复暴露于亚抑菌浓度的氨苄西林,导致出现耐药突变株。研究发现该耐药菌细胞在ampC基因的启动子上发生突变,使大肠埃希菌携带ampC基因,但并不表达;同时出现了一些其他突变使耐受性提高。作者因此确定ampC突变首先出现在耐受菌株中,耐受相关突变的存在加速了ampC启动子突变的出现。
因此,在上述实验系统中,耐受先于耐药出现并增加耐药发生的可能。作者建议使用破坏耐受性发展的新药或联合用药,可以干预耐药菌的产生。已有一些用于持留菌尤其是生物膜中持留菌的方法。但抗生素持留和耐药的机制不同,并且非常复杂,两者相互间可能存在某些特殊的机制。
In the Literature. Tolerant→ Resistant. Clin Infect Dis,2017,65 (15 October) :i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