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小凡 莫申申 余土根
1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 杭州 310053
2 浙江省中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06
跖疣是皮肤科中常见却较为顽固的疾病。其发病主要是由于HPV亚型1、2、4、27感染上皮细胞所致[1],目前尚无针对该病的药物,且外治法治疗不彻底,使跖疣的治疗成为难题。余土根主任中医师将外治效果差、严重痛苦、发病日久和反复发作者归为难治性跖疣,今将其治疗该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跖疣在中医学属“疣”的范畴,又名“疣目”“瘊子”等,临床表现为发于掌跖部的表面角化的圆形丘疹,周围环绕增厚的角质环,内有黑色小出血点,可致不同程度的疼痛[1]。余师将该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总结为邪盛正衰,外感邪毒客于肌肤,与血气、痰瘀相搏。
1.1 正气虚损、腠理不固是发病之根本:余师认为,正气虚损、腠理不固为根本原因,不同年龄的患者,“虚”的特点也各有不同——儿童患者,多为素体虚弱和皮肤娇嫩易破损;青年患者,多为生活劳倦过度、饮食不节、情志内伤;老年患者,多为气血虚耗、肌肤不荣。
1.2 外感风湿邪毒,与血气、痰瘀相博为主要病机:余师认为,皮肤疾病多缠绵顽固,病机不可单一而论。该病多发于患者正气虚损之时,风湿邪毒趁虚而入,长期稽留于腠理肌肤之间,故而病程缠绵;或患者掌跖多汗,或饮食不节,致湿邪为患,与外感之风邪、湿邪相搏,结聚成痰,使病邪更为留恋;正邪相争之时,又因患处的过度挤压和摩擦,导致气血失和,患处瘀血凝滞,是该病顽固难治的重要原因。
2.1 益气固表,扶正祛邪:《素问·刺法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皮肤具有屏障功能,余师认为,只有当人体正气充盛、局部皮肤完好、腠理密固,才可正胜邪祛,不易复发,故多选用黄芪、白术、党参健脾益气固表,配伍防风、荆芥散风御邪,使表里兼顾。
2.2 化湿散结,消瘀软坚:余师认为,跖疣治疗的关键在于湿、瘀两端。湿邪重浊黏腻,临床治疗多选用厚朴、苍术、茯苓、薏苡仁健脾化湿;瘀血顽结生于掌跖,多选用三棱、莪术破血消癥、消积止痛,使湿、瘀兼顾,除其根本。另外,可配合软坚散结之品如煅牡蛎之类,祛除有形之邪。三法同用,方可药达病处。
2.3 结合年龄,调整治疗:儿童及青少年者,皮损多发展迅速,色为淡黄,质地韧而不坚,出血点散在分明,治疗以扶正固表为本,兼以辨证论治,有所主次;中老年患者或病发日久者,皮损多色泽灰黯,体积较大,黑色出血点较多,质地坚,边缘角质环隆起明显,治疗宜在扶正的基础上,注重消瘀软坚。
王某某,男,18岁。运动员。2017年1月19日初诊。双足底压痛并多发丘疹2月余,现因足底剧痛由家长搀扶至医院。双足掌趾部泛发数十个绿豆大小丘疹,部分融合呈蜂窝状,表面粗糙无光泽,丘疹中心可见黑色出血点,边缘伴有稍高出皮肤的角质环。舌质红,苔厚、微黄,舌边有齿痕。二便调,寐可,脉数。辨证属脾虚失运,湿热蕴结。治法健脾化湿,清热散结。拟方:紫草、黄芪、薏苡仁、煅牡蛎(先煎)各30g,茯苓15g,大青叶、板蓝根、防风、苍术、白术、陈皮各12g,三棱、莪术、甘草各6g。14剂。2月2日二诊,述足底偶感瘙痒,寐差,原方加远志、百合各12g。14剂。2月16日三诊,丘疹较最初表面光滑,无明显高出皮面角质环,可正常步行,继予前方加减治疗。3月3日四诊,丘疹基本消退,仅足大趾掌趾关节处散在数颗扁平丘疹。服7剂后皮损完全消退。
按:药用黄芪大补肺脾之气,固护卫气;白术益气健脾,配伍防风祛风解表,使表邪得解,扶正固本;板蓝根、大青叶清热解毒,并可通过调节免疫系统以抗病毒;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大青叶、贯众、板蓝根和紫草四者配伍,力专祛疣目之邪毒;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除痹,使痰湿得散;三棱、莪术破血消瘀,使顽瘀得行;煅牡蛎软坚散结,使疣体得消。全方用药表里兼顾,消补兼施,祛邪不伤正。
[1]赵辨.中医临床皮肤病学[M].2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