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 石 雨
龙脑香,原产于南洋群岛各地,后随贸易往来进入中原。早在魏晋时期,中国人就认识到龙脑香祛病疗疾的功效,自《名医别录》首次出现后,就一直没有缺席本草书籍。除了药用,龙脑香还频繁用于随身佩戴、屋室熏燃、饮食配料等诸多方面,与沉香、檀香、麝香并称中国四大名香,构成了中国历史悠久又色彩斑斓的香文化。
龙脑香,又称为脑子、瑞脑、瑞龙脑等,是龙脑香树的树脂凝结形成的白色的结晶体,是一种名贵香料,古人称之为“龙脑”以示其珍贵。佛家依梵音译为“固不婆律”、“羯布罗香”、“羯婆罗香”等,如“龙脑香树,出婆利国,婆利呼为固不婆律”[1]109-110。“秣罗矩吒国,在南印度境……南滨海有秣剌耶山,崇崖峻岭,洞谷深涧。其中则有白檀香树……羯布罗香树,松身异叶,花果斯别。初采既湿,尚未有香。木干之后,循理而析,其中有香,状若云母,色如冰雪,此所谓龙脑香也”[2]。上等龙脑香,“状似云母,色如冰雪”,质地纯净,古人称之为“梅花脑”、“冰片脑”、“冰片”。
医籍将“龙脑香”和“膏香”并为一条,自《名医别录》至《证类本草》皆是如此。且外国进贡有龙脑香,也有婆律膏(膏香),“龙脑香”与“膏香”是什么关系呢?
《新修本草·卷第十三》载:“树形似杉木,言婆律膏是树根下清脂,龙脑是树根中干脂。”[3]分析该段,可知龙脑是干脂,即龙脑香树产出的固体香,而婆律膏是清脂,是龙脑香树产出的液体树脂油。《酉阳杂俎》载:“香在木心,中断其树,劈取之,膏于树端流出,斫树作坎而承之。”[1]110这里提到的“于树端流出”的“婆律膏香”或“婆律膏”也印证了笔者的判断,即龙脑香是固体香,膏香、婆律膏是树脂油,两者只是状态不同,为方便叙述,如无特别说明,下文即以龙脑香代指龙脑香与膏香。
龙脑香原产于南洋诸岛的热带雨林,随着贸易往来进入中原地区,最早见于魏晋陶弘景《名医别录》:“味辛、苦,微寒,一云温,平,无毒。主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耳肤翳。出婆律国,形似白松脂,作杉木气,明净者善。久经风日,或如雀米炭,相思子贮之,则不耗。膏主耳聋。又,龙脑治妇人难产,取龙脑研末少许,以新汲水调服,立瘥。”[4]作为医籍,《名医别录》系统介绍了龙脑香性味、主治、产地等信息,也可看出,魏晋时期人们就熟悉掌握了龙脑香的药性主治等,将龙脑香作为药物使用。
隋唐时期,龙脑香频繁被作为“国礼”送给中国皇帝。
《隋书·卷八十二列传第四十七》记载,常骏等人奉隋炀帝之命出使赤土国(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一带),赤土国王派儿子那邪迦“随骏贡方物,并献金芙蓉冠、龙脑香”[5]。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有:“乌茶者,一曰乌伏那,亦曰乌苌(据季羡林《大唐西域记校注》,乌苌国在斯瓦特河上,为印度河支流之一),直天竺南,地广五千里,东距勃律六百里,西罽宾四百里。……贞观十六年,其王达摩因陀诃斯遣使者献龙脑香,玺书优答。”[6]
《册府元龟》有:“开元……十二年三月,大食(中国唐宋时对阿拉伯帝国的称呼)遣使献马及龙脑香……”[7]
《酉阳杂俎·前集卷一》载:“天宝末,交趾国(今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北部)贡龙脑,如蝉蚕形。波斯言老龙脑树节方有,禁中呼为瑞龙脑。”[1]2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下》有:“真腊(今柬埔寨境内),一曰吉蔑,本扶南属国。去京师二万七百里。……户皆东向,坐上东。客至,槟榔、龙脑、香蛤以进。”[6]
龙脑香进贡中国皇帝的记载不绝于史,进贡国主要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柬埔寨、越南、印度一带,也符合龙脑香树产地,至于波斯(伊朗)、大食(阿拉伯)等地进献,有研究认为:“恐是由于龙脑香多由波斯舶贩入中土,故被误以为是波斯的物产。”[8]也就是说,伊朗、阿拉伯进献的龙脑香也是南亚诸岛所产。
唐后的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境内地方政府也开始进贡龙脑香,在《册府元龟》中,还能找到一些荆南(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平国,在今湖北秭归、宜昌一带)、广州、安南(今越南地区,当时隶属于唐朝)等地进贡龙脑香的记载:
“晋高祖天福……六年十一月壬申,荆南遣使进金器一百两……白龙脑香二斤……”
“汉高祖乾祐元年六月壬寅,(荆南)高从诲,贡金器二百两……龙脑二斤……”
“周太祖广顺……六年六月,……荆南高保融,进白龙脑……”
“梁太祖开平元年……十月,广州进献助军钱二十万,又进龙脑、腰带……”
“乾化元年……安南两使留后曲美进筒中蕉五百匹,龙脑、郁金各五瓶……”
“后唐同光元年……十一月,溥遣司农卿卢入贡金器二百两……龙脑香五斤……”
荆南、广州、安南当时都在中国境内,他们进贡的龙脑香,大约是从国外得到的,或者是外国人贩卖的。
随着龙脑香贸易日益频繁,龙脑香也从中原流向海外。据真人元开的《唐大和上东征传》记载,天宝二年,准备前往日本之前,鉴真和尚购买了“沉香、甲香、甘松香、龙脑、香胆”等等,“有六百余斤”,香文化随着佛教文化传到日本,如今与茶道和花道并称为日本三雅道。宋朝后期,宋廷被迫向金人岁币和龙脑香(脑子),《齐东野语·淳绍岁币》载:“绍兴岁币……自初交至结局,通支金人交币官吏糜费银一千三百余两、金三十五两……茶果杂物等并在外,俱系淮东漕司出备。……若正旦生朝遣使,每次礼物金器一千两,……又有脑子、香茶等物,及私觌香茶、药物、果子、币帛、杂物等,复不与焉。”
魏晋时期开始,中国人就与龙脑香结下了不解之缘,龙脑香早已深深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中,渗透在古人祛病疗疾、祝祷祈福、养神养生、日常饮食、人际交往等诸多方面,成为其不可割舍的一部分。
1.祛病
前文提到,龙脑香随贸易往来传入中土,中原对龙脑香最早记载出自晋代陶弘景《名医别录》,系统记载了龙脑香性味(味辛、苦,微寒,一云温,平,无毒),主治(主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耳肤翳……,膏主耳聋……治妇人难产),产地(出婆律国),贮藏(合糯米炭、相思子贮之,则不耗),并提出药材鉴别标准(明净者善)。记载之完善证明古人很早就掌握了龙脑香药用功效。
唐代国家药典《新修本草》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婆律膏与龙脑区别(婆律膏是树根下清脂,龙脑是树根中干脂),主治(尤下恶气,消食,散胀满,香人口)。
宋《证类本草》首次提出了“生龙脑”与“熟龙脑”,曰:“今海南龙脑,多用火煏成片,其中亦容杂伪。入药唯贵生者,状若梅花瓣,甚佳也。”[9]即海南出产的龙脑品质不佳,人们用加热蒸馏的方法(“火煏成片”)将其制成“熟龙脑”,其效果不如“生龙脑”。又明确提出“状若梅花瓣,甚佳也”,奠定了梅花脑的地位。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对龙脑香功用主治进行了总结与归纳,龙脑香可内服可外用,内服有开窍醒神、清热解毒之效,可通九窍、治心腹气、风湿积聚、神昏、痉厥、疼痛诸证,是安宫牛黄丸、冰硼散主要成分之一。此外,还可以治疗痘疮。“痘疮稠密,盛则变黑者,用生豮猪血一橡斗,龙脑半分,温酒和服。”又可治疗难产:“妇人难产,研末少许,新汲水服,立下。”外用有清热止痛、防腐止痒之功,可去目赤肤翳、疮疡、肿痛、口疮等疾患。如“鼻中息肉垂下者:用片脑点之,自入”;“目生肤翳,龙脑末一两,日点三、五度”;“牙齿疼痛,梅花脑、朱砂末各少许,揩之立止”;“内外痔疮:片脑一、二分,葱汁化,搽之”[10]。
2.佩香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佩香的风俗,外来香料进入中原以前,人们多将兰、蕙、芷、萧、柏、艾、郁、椒、桂、辛夷、茅等香草或香木做成香囊佩戴。隋唐时期,随着龙脑香大量进入中国,佩戴龙脑香成为当时风尚。唐朝皇帝将其赏赐给后宫、重臣,《酉阳杂俎》记载的玄宗思贵妃的故事正是以龙脑香为线索。
“上唯赐贵妃十枚,香气彻十余步。上夏日尝与亲王棋,令贺怀智独弹琵琶,贵妃立于局前观之。上数子将输,贵妃放康国子于坐侧。子乃上局,局子乱,上大悦。时风吹贵妃领巾于贺怀智巾上,良久,回身方落。贺怀智归,觉满身香气非常,乃卸幞头,贮于锦囊中。及上皇复宫阙,追思贵妃不已,怀智乃进所贮幞头,具奏它日事。上皇发囊,泣曰:‘此瑞龙脑香也。’”[1]2
故事讲的是玄宗下棋时,贺怀智侍从弹奏琵琶,杨贵妃的龙脑香气吹到贺怀智的幞头上。多年以后,贺怀智将仍带有龙脑香的幞头献给玄宗,玄宗闻香追思杨贵妃。唐代诗人黄滔《马嵬》诗之一有“龙脑移香凤辇留,可能千古永悠悠。夜台若使香魂在,应作烟花出陇头”[9]的诗句,可见杨贵妃喜爱龙脑香程度之深。
《太平广记》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唐懿宗常微服私游,不法分子用龙脑香等诸香熏衣,扮作皇帝,骗取财物。故事也反映了龙脑香在唐代地位之高。
3.薰燃
龙脑香珍贵难得,薰燃可发出浓烈香气,而烟气甚小,常被皇室用于祝祷、祭祀等庄重场合。相传北宋仁宗庆历年间,由于河南开封地区发生旱灾,仁宗就在西太乙宫焚香祝祷求雨,仪式中曾焚烧龙脑香十七斤。
除了皇室多用,士人大夫、文人雅士为追求生活品质,用龙脑薰室以陶冶性情,并留下了众多诗词。如“炉添龙脑炷,绶结虎头花”(刘禹锡《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美人千金织宝裙,水沈龙脑作燎焚”(陆游《前有樽酒行》)等。宋·李清照更是喜爱龙脑香,词中随处可见,如“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醉花阴》),“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浣溪沙》),“瑞脑烟残,沈香火冷”(《断句》)。宋代制香业十分发达,《清异录》载合香“三匀煎”,即将龙脑与麝香、沉香合制成薰香,“焚之富贵清妙”[11]。
宗教有焚香传统,人们相信,在氤氲香气中祷告冥想更为灵验。无论佛教,还是道教,仪式上均可见龙脑香的身影。佛教里,龙脑既是礼佛的上等供品,也是“浴佛”的主要香料之一,还被列入密宗的“五香”(沉香、檀香、丁香、郁金香、龙脑香)。在盛产龙脑的地区,龙脑树的树膏也被用作佛灯的灯油。《新五代史》记载了道教做法时焚龙脑数斤:“守元教昶起三清台三层,以黄金数千斤铸宝皇及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像,日焚龙脑、薰陆诸香数斤,作乐于台下,昼夜声不辍,云如此可求大还丹。”[12]
4.饮食
唐代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众多外族外域人士来到中土,并带来了他们的食品及饮食习惯。含有龙脑香的“清风饭”就是这时从宫廷流入民间。宋·陶谷《清异录》载:“宝历元年,内出清风饭制度,赐令造进。法用水晶饭、龙睛粉、龙脑末、牛酪浆,调事毕入金提缸,垂下冰池,待其冷透供进,惟大暑方作。”[11]从这种“清风饭”用料龙睛粉(一说是蔗糖浆、牛乳、米粉调成的石蜜磨粉,一说是印度传入的熬煮法制成的砂糖)、龙脑末、牛酪浆(牛乳、奶油)来看,当来自少数民族或外国。
中国饮茶历史上,曾以龙脑香入茶,木香与茶香融合,使茶水香气更为丰富。宋代以前,人们就把龙脑香掺在茶饼(由茶和米压制而成)中做成“香茶”。这种香茶或在压制茶饼之前以龙脑窨(同“熏”)茶,或以龙脑浸水直接洒在茶上,也称为“龙脑茶”。宋人赵汝砺在《北苑别录》中,记载了“瑞云翔龙”等团茶,就分为掺入龙脑香的(“入脑子”)和不掺龙脑香的(“不入脑子”)两种。当时给皇帝喝的贡茶“皆入龙脑”。后来,人们觉得龙脑香破坏了茶叶本身的香气,就减少龙脑香用量,或者干脆不再把它掺入茶叶之中了(“初,贡茶皆入龙脑,至是虑夺真味,始不用焉。”)
此外,皇帝或贵族出门,以龙脑香、郁金香铺地,极尽奢华之能事。如“旧时人主所行,黄门先以龙脑、郁金藉地,上悉命去之”[13],“青锦地衣红绣毯,尽铺龙脑郁金香”(唐·花蕊夫人《宫词》)。龙脑香还被雕制成山水房屋模型、棋子等玩物,供人把玩欣赏。如“吴越外戚孙承佑,奢僣异常,用龙脑煎酥,制小样骊山,山水、屋室、人畜、林木、桥道,纤悉备具。近者毕工,承佑大喜,赠蜡装龙脑山子一座。其小骊山,中朝士君子见之,云围方丈许”[11]。
少数民族有一种特别的丧葬习俗,即把龙脑香涂在死者身上焚烧(一说为防腐),《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七 南蛮》提到:“堕婆登国(南海古国名)……其死者,口实以金,又以金钏贯于四肢,然后加以婆律膏及龙脑等香,积柴以燔之。”[13]
冰片、樟脑、龙涎香与龙脑香究竟是不是同一物?查找材料时,我们发现几者经常混淆,权威辞典的解释也似有不妥之处,下面将做简单说明。
冰片,就是龙脑香或婆律膏中提取的白色晶体。《本草纲目》载:“以白莹如冰,及作梅花片者为良,故俗呼为冰片脑,或云梅花脑。”[10]可知,龙脑香品质上佳者称为冰片脑,简称冰片。冰片作为龙脑香别名最早出现于宋代。如南宋周密《武林旧事·卷七》载:“太上极喜,赐史少保玉带一条、冰片脑子一金合、紫泥罗二十匹、御书四轴。”[14]明清时期,冰片广泛出现,《本草纲目》出现13次,《景岳全书》用达50余次,《濒湖集简方》收录多首以冰片为主药的方剂。如“冰片治牙齿疼痛:冰片、朱砂。末,各少许揩之”,“冰片治风热喉痹:灯心一钱,黄柏五分(并烧存性),白矾七分(煅过),冰片三分。为末。每以一、二分吹患处”。明代陈实功外科著作《外科正宗》中冰片出现47次,而本名龙脑或脑子只出现了1次。这个时期,冰片甚至代替本名龙脑,出现在方剂名。如著名方剂“冰硼散”(《外科正宗》),由冰片、硼砂、朱砂、玄明粉制成,吹喉或搽患处以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等。可见,最迟明代开始,冰片越来越广泛用于药物名,而原名龙脑香则逐渐集中在植物学范围。
樟脑,出韶州、漳州,是樟树根、枝、叶等经蒸馏所得的颗粒状结晶,因色白如雪,状似龙脑,常常与龙脑混淆。南宋周密《癸辛杂识》载:“往往为诸吏药生盗窃,至以樟脑易片脑(龙脑的别称)。”[15]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的“龙脑”一条中也提醒世人“今人多以樟脑升打乱之,不可不辨”[10]。清·李调元《南越笔记》中则说:“龙脑香……粤人以樟脑乱之。樟脑本樟树脂,色白如雪,故谓之脑。其出韶州者曰韶脑。樟脑以人力,龙脑以天生者也。”可见樟脑与龙脑香外形相似,成本低廉,奸商故意用樟脑冒充龙脑香,自古皆然。
龙脑香和樟脑的英文都是camphor,一些翻译者不熟悉两者区别,会翻译错误。《马可·波罗游记》(梁生智译)载:“南巫里(苏门答腊西北部的一个地区)和班卒王国(苏门答腊南海岸的一个地区)……出产樟脑和各种药材……班卒的樟脑比其他任何地方的品质都要高得多,被称为班卒樟脑,极为昂贵。”[16]这里的樟脑,应为龙脑香,苏门答腊岛也是龙脑香的产地之一。《马可·波罗游记》又载,“为了防止尸体腐烂”,沙州(是唐古多省的一部分)人喜欢往棺材里“撒入大量的香树胶、樟脑和其他药物”。巴斯曼王国(在小爪哇岛)的人,可以把一种猴子“制成干尸,用樟脑及其他药剂加以保存”。这种风俗和《旧唐书》所载南方少数民族丧葬用龙脑香呼应。可见,龙脑香和樟脑是两种不同物质,不可混淆,《汉语大词典》“龙脑”条下有“用硝酸氧化时,变化为樟脑”,确有不妥。
龙涎香是抹香鲸消化系统产生的胶状分泌物,从鲸体内排出后,经过阳光、空气和海水长年洗涤后散发出香气,是极名贵的香料。龙涎香当是阿拉伯一带商人在唐代传入中国,宋词中就多次出现。如刘过《沁园春·美人指甲》:“见凤鞋泥污,偎人强剔,龙涎香断,拨火轻翻。”苏轼《过子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乳更全清。”《本草纲目》云:“龙涎,方药鲜用,惟入诸香。”可见龙涎香主要用作香料,鲜用于医药。不能因其名称相似而与龙脑香混淆。
[1] 段成式.酉阳杂俎[M].曹中孚,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2,109-110.
[2] 玄奘,辩机.大唐西域记[M].董志翘,译.北京:中华书局,2014:394.
[3] 苏敬.新修本草[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273.
[4] 陶弘景.名医别录[M].尚志钧,注释.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92.
[5] 魏徵.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6]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7] 王钦若.册府元龟[M].北京:中华书局,1960.
[8] 温翠芳.唐代外来香药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9] 唐慎微.证类本草[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10] 李时珍.本草纲目[M].赵怀舟,注释.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966.
[11] 陶穀,吴淑.清异录·江淮异人录[M].孔一,校点.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古籍出版社,2012.
[12] 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2015.
[13] 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4] 周密.武林旧事[M].黄山:黄山书社,2016.
[15] 周密.癸辛杂识[M].北京:中华书局,1988:225.
[16] 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M].梁生智,译.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