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承视角下钢琴音乐与采茶乐的结合研究

2018-01-19 04:07:44韦佳佳
福建茶叶 2018年11期
关键词:钢琴演奏演奏者乐曲

韦佳佳

(广西艺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0)

音乐是人类内心深处情感最真实的体现,也是反映人类对现实的态度和看法。音乐本身独特的韵味和寓意使音乐成为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它们可以捍卫人们不可逝去的信仰,也可以抒发对现实的不满与愤怒,更可以寄托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希望。总而言之,音乐有着发人深省的巨大力量。提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现代钢琴音乐作品也开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逐步走向世界音乐的大舞台,并向开始向世界人民展示着历史悠久的华夏文明。但在这舞台的背后,采茶乐渐渐被人忽略,甚至遗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知道这个传统音乐的存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也为了迎合这一趋势,钢琴音乐与采茶乐结合碰撞悄然出现在人们面前,而这两者相结合不仅能够弥补各自的短板,也能发挥各自的优点。

1 钢琴音乐的概述

在1709年,钢琴首次出现在欧洲贵族,这种乐器昂贵又复杂,在当时并未在民间得到流传,甚至连当时有名的音乐家都不懂得欣赏钢琴得音色。可就在短短半个世纪之后,人们对钢琴得热情随着莫扎特等音乐家投入钢琴的怀抱之后瞬间引爆,钢琴开始步入乐器的主流位置。通过工业时代的兴起催生的中产阶级更是成为钢琴使用者的主流人物。1890年,华工通过在英国偷偷学来的技术在上海开创第一批钢琴作坊,只是当时还是以修理钢琴为主。中国第一台制造的钢琴则是出现在1950年10月。在经济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升的时代,钢琴也在中国家庭得到普及,钢琴使用量大幅度增长,中国人民还通过钢琴创造出许多享誉世界的曲子。

2 采茶乐的概述

据悉,在明朝末年,采茶乐开始出现。它的出现得益于明朝年间商品经济大力开放的政策,加之朝廷的鼓励使得商人的地位不再低贱,从商的人数量与日剧增。与此同时,通过郑和下西洋的带动下,中国茶叶在获得了西方人民的喜爱,促使中国茶叶需求量逐年上升,加之明朝对外贸易不断增加,茶叶的外销量也得到巨大的提升。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以及经济流通的快速发展开始催生地方产业的发展。赣南地区因为具备优良的地理位置以及适合茶叶生长的温度、土壤等环境因素,当地客家民族开始了以种茶为生的生活。但是,茶叶的需求量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重了种茶的客家妇女的体力负担,甚至没有自己的休息时间。为了减轻长期在田间劳作带来的压力,客家妇女用采茶歌作为娱乐项目。在田间劳作的妇女来上一曲采茶歌,大半的辛劳都随风而去。经过时代的飞速发展,采茶歌也随着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和戏曲编排的专业化发生了改变,采茶歌变成了通过戏曲的形式记录客家传统的地理面貌和风俗人情的的采茶戏。在改革开放之后,采茶戏成为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3 采茶乐元素在钢琴音乐中的运用

3.1 根据采茶乐的音调特点提升钢琴演奏者的音响听觉

众所周知,钢琴演奏离不开听觉。因此,演奏者想要自己的演奏得到广大听众的认可,不仅仅要从通过对演奏质量的严格把关和对演奏感情的收放自如出发,还要从演奏者本身的听觉能力出发。有人会问,演奏应该从听众的听觉能力出发就好,怎么会与演奏者的听觉能力有关呢?这也是人们常常忽略的问题。事实上,一个具有敏锐听觉能力的钢琴演奏者只有充分发挥音乐听觉的作用,才能有效地提高自身钢琴演奏的效果。那么又该如何提高呢?采茶乐曲具有讲究地的“升调”和“降调”,对称的的调子虽然会让乐曲显得平整,但是却无法掩盖曲子的张扬。另外,有一些采茶乐还会运用音调高亢清脆的唢呐这种传统乐器演奏。在演奏中,演奏者可以借鉴采茶乐中的特殊音调(比如唢呐声),充分运用钢琴键创造出类似的音效,大胆运用“延留音”和“跳音”等多种方式提升钢琴演奏的音响效果,从而提升演奏者的外部听觉。

3.2 钢琴音乐根据采茶乐进行布局调整

采茶乐具有中国传统民乐“起承转合”的创作风格,在许多采茶乐作品中,创作者通过讲究的起承转合来表达采茶女子在田间劳作时的欢乐,其中采茶乐《刘三姐》便是很经典的起承转合的音乐布局变换手法。起承转合手法相对其他音乐创作方式来说音乐布局较为规整,在西方音乐作品中十分罕见,然而在中式传统音乐作品中却非常普遍。从乐曲开头时得感情的展示,至循序渐进、步步升华感情,再到乐曲转折带来的感情重点突出,最后结尾总结概括整个乐曲的情感,既是一个完整的音乐布局,也是自如的感情收放。

4 钢琴音乐元素在采茶乐中的运用

4.1 结合钢琴音乐的多声创作采茶乐曲

钢琴是世界上最理想的多声乐器。即使是其他多声乐器,比如手风琴、吉他等,都远远不如钢琴的乐音组合可能性要好。不同音的立体以及纵向,钢琴可以通过演奏者的弹奏进行完美组合。同时,加之对十二平均律在钢琴上的应用,使得钢琴弹奏出来的音乐在转调、复调、和声等都都有很大的自由,这是其他乐器“望尘莫及”的。这样一个具备多声思维的乐器与采茶乐曲的融合,会使得采茶乐转化成多线条复合、复杂立体、色彩斑斓的饱满音乐,充分表现采茶乐艺术内容的丰富。此外,这样的融合也赋予了采茶乐年轻活力的元素,让当代年轻人开始接受采茶乐,欣赏采茶乐,了解采茶乐。

4.2 添加钢琴音色使得采茶乐更感性,音乐形象更具体

事实上,提及钢琴,人们脑海里总是会浮现一种感性具体的声音形象,因此,钢琴一直在众多乐器中都是理智的代名词。同时钢琴演奏可以表现各种各样的色彩,这其中包括了人声以及其他乐器所表现的色彩。因此,演奏者一个人便可以通过钢琴演奏者去给听众塑造出一个绝对完整的形象。然而采茶乐中具备强烈震撼的音响效果和鲜明独特的节奏特征,虽然能够帮助增强戏剧色彩以及营造舞台氛围,但是,这却不利于听众感情的进入,甚至在听众看来采茶乐过于“聒噪”,当代年轻人追求感性,追求具体的音乐形象,而不是震撼的戏剧以及热烈的氛围,演奏戏剧更多以放松心情为主,采茶乐可以添加钢琴音色使得采茶乐更为柔和,更为感性,形象更为具体丰富。

5 钢琴音乐与采茶乐的结合意义

5.1 有利于传承与发扬我国传统茶文化

采茶乐元素虽是中华古典的音乐精髓,但是了解的群众相对较少。虽然可以通过采茶乐去影响大众对茶文化的看法,但是,在当代流行音乐的冲击下,采茶乐渐渐被人们忽视甚至遗忘,因此,采茶乐能够影响的人群少之又少。相反,钢琴音乐从发源到现在的三百年间,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备受大众的喜爱,在欣赏之余开始学习钢琴也成为一种风向。因此,我们可以借助钢琴音乐去影响大众对茶文化的看法,通过钢琴音乐与采茶文化的结合引起人们对茶文化的兴趣,保护推广我国的传统文化。同时,茶文化与钢琴音乐的结合,不仅仅只是对我国茶文化有益,对中国钢琴音乐发展也是十分有帮助。中国钢琴音乐由于大多模仿借鉴西方钢琴音乐创作风格,致使我国钢琴音乐缺少民族生命力,因此,缺少生命力的音乐很难经受时间的考验。所以,采茶元素与钢琴音乐相融也是拯救中国钢琴音乐的方法之一。

5.2 有利于钢琴音乐与采茶乐的二次创作

采茶乐起源于民间,代表了百姓最真实的生活方式。可采茶乐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代已不具备活跃的生命力。而钢琴音乐则起源于西方皇室贵族,是西方文化的产物,钢琴本身的文化底蕴使得中国钢琴的音乐在钢琴被引进的数年来仍然拘泥于西方钢琴音乐创作,很难自成一派,因此,中国钢琴在中国而言受众群体并不是最底层的老百姓,甚至老百姓欣赏不来这项高雅的艺术。因此,采茶乐与钢琴音乐可以在相互碰撞中经行二次创作,产生出新的音乐韵味。

6 结语

综上所述,包含很多本土化音乐元素的采茶乐对于钢琴音乐而言是可以被采用的。而作为西方代表的钢琴音乐与采茶乐也是可以兼容的,因此,我国传统文化可以在中西方音乐的碰撞和交融中得到很好的推广和传承。

猜你喜欢
钢琴演奏演奏者乐曲
始乱
读者(2023年1期)2023-03-06 15:58:19
演奏心理对长号演奏的影响与建议
艺术品鉴(2021年18期)2021-12-01 10:36:52
布赫宾德的贝多芬阐释对钢琴演奏的启示
人民音乐(2017年7期)2017-07-19 13:03:04
钢琴演奏在声乐演唱中的作用探讨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10
浅析提高钢琴演奏技巧的有效途径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05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幸福(2016年6期)2016-12-01 03:08:23
浅析钢琴演奏过程中如何放松
黄河之声(2016年22期)2016-02-03 07:59:25
悲伤的乐曲
器乐演奏者艺术修养的重要性探析
北方音乐(2015年19期)2015-07-04 01:23:45
初中音乐合唱教学中的钢琴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