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茶园土壤中优势菌株变幻青霉分离及鉴定

2018-10-30 09:13周小露周才富刘丽明罗学尹李兴春周才碧
福建茶叶 2018年11期
关键词:划线青霉菌种

周小露 ,周才富 ,刘丽明,罗学尹,李兴春,周才碧*

(1.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2.中共安龙县委机要局,贵州安龙 552400;3.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农学院,贵州都匀 558000)

1 前言

贵州是种茶大省,其茶叶种植面积已高达700万亩;其中黔南州的种植面积为150万亩,占贵州省茶园总面积的21%,是重要茶区之一。黔南州明确提出有机茶的发展目标,在有机茶园的建设过程中,必须提高无害化有机肥的投入,构建茶园动态植保体系。然而大量使用化学肥料会带来土壤酸化、重金属超标、农药残留等问题。相关研究表明,贵州茶区如:都匀茶区[1,2]pH 值 3.00~4.00;湄潭和凤冈在 4.00~4.50;正安在 4.00~5.00,土壤大面积有酸化情况。不仅如此,茶树缺少大量元素,植株矮小,产量降低等问题也困扰着茶农。生物有机肥制作使用的是天然原料,比如秸秆、微生物、腐殖质等,在有效菌种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多种可溶性生理活性物质,如有机酸、维生素等能被植物迅速吸收,既达到改善土壤结构的目标,又可降低土壤的酸化程度[3-7],加快土壤中氮、磷等元素循环[8-11],减少Cd等[12]重金属的累积,有助于缓解土壤酸化趋势[13-14],促进茶树提早萌发[16]。

目前,可用于茶树的生物有机肥较少,但使用化肥已经对茶园造成严重危害,研制出可供茶树使用的生物有机肥迫在眉睫,这就对生物技术专业的人员提出了新的市场研究方向。本实验以黔南州茶园优质土壤为材料,分离、纯化得到优势菌株,并通过形态鉴定和分子鉴定,旨在于明确优势菌株的背景,为其在茶园专用有机肥的开发提供参考。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1)土样:采集于省黔南州都匀市三江堰茶园。

(2)蔗糖:化学纯,天津市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3)琼脂粉:北京鼎国昌盛生物技术责任有限公司。

(4)硝酸钠:分析纯,北京化工厂。

(5)七水合硫酸镁:分析纯,天津市风船化学试剂科技有限公司。

(6)氯化钾:分析纯,天津市福晨化学试剂厂。

(7)七水合硫酸亚铁:分析纯,天津市致远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8)磷酸二氢钾:分析纯,寿光市艾益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9)其他材料:塑封袋,记号笔,铲子,药匙,蒸馏水,报纸,橡皮筋,保鲜膜,标签纸,马铃薯,利马豆粉,75%酒精。

2.2 试验仪器

(1)电子显微镜:XSP-8C,德卡精密量仪有限公司;

(2)电子天平:LTI000B,常熟市天量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3)恒温培养箱:BHIC-250,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

(4)超净工作台:SW-CYJ1FDA,苏净集团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

(5)高压蒸汽灭菌锅:GI5M4DS,致微仪器有限公司;

(6)冰箱:BCD-2651WBSV,上海帝览实业有限公司;

(7)其他仪器:培养皿,取样袋,酒精灯,滤纸,玻璃棒,烧杯,镊子,接种环,试管,三角瓶,量筒。

2.3 试验方法

2.3.1 培养基配备

参考周才碧[17]的方法,按试验要求进行适当修改,具体方法如下:

(1)PDA培养基:洋芋400 g,葡萄糖40 g,琼脂40 g,蒸馏水2000 mL。

(2)察氏培养基:蔗糖30 g,硝酸钠2 g,七水合硫酸镁0.5 g,氯化钾0.5 g,七水合硫酸亚铁0.01 g,磷酸二氢钾1.0 g,琼脂粉15 g,蒸馏水1000 mL。

2.3.2 菌株分离

(1)采集土壤:在贵州省都匀市三江堰茶园中,挑选优质土壤,用铲子挖出,装入密封袋中,用标签纸贴好并编号,带入实验室以便制作菌种悬液。

(2)材料消毒:防止带回土壤被周围环境中的菌种污染,实验操作要求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提前2h把制备的培养基、实验所用的工具和蒸馏水(制备稀释浓度梯度的无菌水)放入高压灭菌锅中灭菌,以便使用。

(3)稀释菌悬液:取20g土壤放入三角瓶中,装入80mL的无菌水,摇晃 20min,制备菌种原悬液;再依次稀释得到 10-1、10-2、10-3、10-4、10-5、10-6浓度梯度的菌种悬液。

(4)涂布接种:在酒精灯周围,用接种环蘸取两到三滴菌种悬浮液,使用涂布法在已经配好的培养基中接种,并且将接种浓度用标签纸在培养皿上做好记录。实验完成后,整理并关闭超净工作台,把已接种好的培养基放入25℃的培养箱中,培养6-7d。直到有菌落形成时,就可以对菌株进行纯化处理。

2.3.3 菌株纯化

(1)准备工作:培养至第6d,已经在培养基上可以明显观察到菌落。挑选培养基上生长旺盛的菌落,使用涂布平板划线法进行进一步的纯化处理。

(2)平板划线法纯化菌种:在超净工作台上进行划线操作:首先在培养皿的底部用记号笔画出五个区域,并标号。涂布划线时注意在酒精灯周围操作,先把接种环在酒精灯上灼烧2、3秒,等待接种环的温度降低,可以把接种环放入培养基中等待降温,防止较高的温度杀死菌种。接着用接种环沾取菌,从标记的第I个区域开始划线,画出3、4条线后,用一定的角度连接着第Ⅰ个区域,继续朝第Ⅱ个区域划出3-4条线,接着再朝第三个区域画线,以此类推。

2.3.4 菌株鉴定

在本试验中对于菌株的检测主要采用传统的生物形态学鉴定法和ITS序列鉴定法。

(1)形态学鉴定的方法:

利用电子显微镜对菌种进行观察并记录菌种的相关特征,初步判断该菌种的种类。被纯化的菌种检测出有25个孢子囊、分生孢子及厚垣孢子,根据记录的优势菌种形态特征,先对比、分析出一类属种。

生长速率的测定:在无菌环境下,把优势菌株打成直径为5 mm的菌饼,转移至条件为25℃的培养箱中,培养7 d后,量取优势菌的直径并再次记录优势菌的特征。

(2)分子鉴定的方法:

①DNA的提取

利用优势种的菌丝,分步进行操作:a.研磨菌丝,加进500 μL裂解液,放置10 min;b.加入浓度是3M的KAC 150 μ L,经离心(12000 rpm)15 min,取其上清;c.重复b,取上清液加入异丙醇,在12000 rpm条件下离心至15 min;d.取上清,加300 μL 70%的乙醇沉淀DNA,12000 rpm离心10 min,洗涤 4次;e.等水分散失,加 0.1×TE 30 μL,最终获取液体状态下的DNA。

②PCR扩增

引物是通用引物ITS4(5'-TCCT CCGC TTAT TGAT ATGC-3',扩增体系的总体积是 25μL(DNA模板 1μL、10× buffer的缓冲液体 2.5μL、dNTPs 2μL、正引物1μL的体积、反向引物 1μL。Ex Taq DNA 聚合酶 0.125μL和ddH2O 17.4 μL),把体系中的不加菌株DNA提取物作为阴性对照,进行PCR扩增,扩增完成取出产物保存在4度冰箱,备用。

③电泳

a.制胶:称 0.2 g琼脂糖,加 20 mL的 0.5×TBE缓冲液(pH8.0),用微波炉加热1.5 min,拿出琼脂糖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加1 μL Goldview指示剂,摇匀;插好梳子,稳定模具,把凝胶倒入制胶模具。

b.电泳:将制胶板置于电泳槽中。取5 μL扩增产物加入2.5 μL溴酚蓝,混匀后点样。开启设备,设定电压(120 V)和时间(30 min)。

实验结束后在凝胶成像系统中查看拍照并将PCR扩增产物送到华大基因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测序。

④序列分析

把测序所得序列放到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核酸数据库Blast检测,然后下载相应菌株序列。把所有菌株序列导入MEGA6.0软件用多序列比对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肯定菌株种别。

2.4 数据分析

PCR产物测序后提交到GenBank中,经BLAST比对。

3 结果与分析

3.1 优势菌株的分离、纯化

以优质土壤为材料,利用稀释涂布分离得到5种菌;进一步利用平板划线纯化该菌株,最终得到优势菌株S3(详见图1),该菌株在25℃,PDA培养基中生长旺盛,生长周期较长。

3.2 目标菌株的鉴定

3.2.1 形态鉴定

利用传统形态学鉴定的方法,对3.1分离、纯化得到的菌株S3进行观察: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优势菌种S3边缘薄,中心有不规则状的条纹,向上突起的菌丝在球形顶囊上分生出粗糙的孢子梗,孢子梗中长出许多分生孢子,具有足细胞。呈橄榄色,放射圆柱状1-2节球状,菌落大小4-8.5nm。根据菌株S3的菌落和孢子形态等特征,初步推断该菌属为青霉属菌株(详见图 2)。

3.5.2 分子鉴定

提取菌株变幻青霉DNA,进行凝胶电泳及PCR扩增得到1条946 bp的清晰条带(图3),将此PCR产物测序后提交到GenBank中,经BLAST比对后发现,病原真菌的rDNA-ITS序列与Penicillium Variabile(HM469398)的序列相似度高达100%。依据比对结果构建系统进化树(图4),表明该菌应归为Penicillium Variabile。

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从茶园土壤中分离纯化出的菌为变幻青霉。

图1 利用平板划线纯化出的优势菌S3

图2 S3形态特征

图3 S3 ITS扩增产物电泳图

图4 S3的系统发育树

4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不同海拔、土壤、品种、树龄、季节及管理方式,茶园土壤的优势菌株各异,且随着土层的加深,真菌的种类和数量均逐渐减少;在茶园16目29属39种微生物中,霉菌的种类最多[18-19]。本实验取黔南州茶园优质土壤为材料,并对其进行稀释分离,将其样品悬液涂布于培养皿培养得出多种菌种,又对菌种进行分离,再挑取菌种纯化得到优势菌株S3。

为了明白优势菌株的背景,对于优势菌株S3的鉴定首要采取传统的生物形态学鉴定法,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初步推测该优势菌株S3为青霉属菌株。青霉属、曲霉属和蓝状菌属微生物均是土壤重要的腐生真菌,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土壤类型都有广泛分布,特别是热带或亚热带的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和燥红土等酸性土壤[20]。为了研究优势菌株的背景、便于进一步开发该菌株,需进一步明确目标菌的种属关系。经过ITS序列分析,优势菌株S3与Penicillium Variabile(HM469398)的序列相似度高达100%。依据比对结果构建系统进化树,结合形态鉴定表明该菌应归为变幻青霉Penicillium Variabile;该菌株在芦苇根际土壤、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等[21-22]中均有发现,而在茶园土壤中为首次报道。

4.2 结论

本研究从优质土壤中稀释培养出菌种,并通过分离、纯化得到优势菌株S3;结合形态鉴定和分子鉴定可确定本次研究所得到的优势菌株S3为变幻青霉。

5 展望

目前,化学肥料的使用已经有不同的危害,微生物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有益微生物参与有机肥的配制,可调节速效与缓效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氮肥造成的硝酸盐积累以及磷钾肥造成的重金属污染。但用变幻青霉作为生物有机肥的报道很少,对其是否有益于茶园土壤改善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划线青霉菌种
1起ICU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肺炎抗感染治疗的病例分析
蚂蚁琥珀中发现新蘑菇菌种
Parents and Kids
Ambition
小体格,大能量!鑫中渔用9年玩转超浓缩菌种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食品微生物实验室菌种的管理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防控现状及研究进展
客观了解和评价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