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黎丽
(兴安盟边防支队卫生队 内蒙古 科右前旗 137713)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体内的血管会发生病变,从而诱发冠心病、心脏病,甚至会导致人体猝死。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类型疾病的患者正在逐渐增加,且死亡率也随之增高[1]。据调查发现,如果患者的血压状况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必然会减少因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带来的死亡威胁。我院通过对收治的160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依照临床表现,探讨相关治疗方法。具体详情如下。
选取我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60例,其中包括88例男性患者,72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53.1±4.2)岁,原发性高血压的病程为(9.6±4.1)年,而糖尿病则为(7.1±1.6)年。通过入院检查数据得知,患者的血液粘稠度为12.01±0.8mPa•s,血小板约(76.5±12.3)%,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保持在281.2±26.4mg/L,纤维蛋白原则为6.9±0.6g/L。
1.2.1 干预性治疗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需保持稳定的血压,合理的血液粘稠度,因此,医院会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所需饮食要求,并对患者的体重和体质进行要求,以此来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和血液粘稠度,确保患者各项指标处在稳定的状态。
1.2.2 药物治疗 在进行药物治疗的时候,医生需要掌握患者的血液样品、血糖以及血脂状况,并对肝功能、肾功能进行观察,需要注意的是,医生在抽取血样时,患者应保持空腹或者餐后两小时。通过对血液样品的数据状况以及身体特征采取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注射,并且由专业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用药说明和普及相关疾病知识。在治疗阶段,需要每天对患者进行血糖监测,一般分为早餐后2小时、中餐或者晚餐前以及午夜三点,这四个检测时间点,仍旧依据血糖监测数据来调整胰岛素的注射量,并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高血压治疗。
通过对16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第一组患者为80例,采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配合小剂量利尿剂进行临床治疗。需要患者在日常情况下服用依那普利,一日两次,每次10毫克。同时还需要服用吲达帕胺,剂量为2.5毫克,一日一次。第二组患者为40例,采用的是钙拮抗剂进行治疗。该组患者需通过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来控制体内血压和血糖指标。服用次数为,一日两次,每次需20毫克。第三组患者为50例,通过使用β受体阻滞剂来稳定患者的血压血糖指标,治疗期间配合美托洛尔进行辅助治疗,一日需服用两次,每次剂量为25mg。采用合适治疗措施后,需对患者开展每两周回访监测,以此来确诊患者身体相关指标的情况。
血压、血糖是反应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身体状况的重要指标,其中,血稠度、血小板数量、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以及纤维蛋白原是重要的参考指标。
经过将监测到的数据经过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各组间数据分析均通过t来检验,实验对照数据将采用(x-±s)来表示,所有数据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通过将上述三组患者用不同方法进行治疗,所表现出的体征状况显示,患者血压指标稳定,由此可见,所有的治疗手段均产生了效果。不过,前两组患者所使用的治疗手段对脂代谢的影响较小,且减少糖尿病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而第三组所表现出的治疗效果就稍逊于前两组,不仅对血压的控制水平较弱,还对血脂、血糖代谢产生不良影响,对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并没有表现出较好的效果。两组治疗前的比较数据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所得到的数据差异不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组与前两组数据比较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三足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体征状况[±s]
表1 三足患者经过治疗后的体征状况[±s]
尿微量白蛋白(mg/L)第一组 80 7.4±0.7 4.2±0.9 65.1±12.3 197.2±22.3第二组 40 7.6±0.3 4.1±0.8 62.9±11.2 204±18.1第三组 40 11.5±1.2 5.8±0.6 77.5±14.6 283.1±7.9组别 患者数量 血稠度(mPa•s)纤维蛋白原(g/L)血小板水平(%)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是中老年高发病,而随着病程的延期,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以及牵涉到的疾病种类越复杂,甚至会对身体各重要器官的运作带来严重影响,从而诱发器官衰竭,导致死亡。而在本文中,前两组患者在采用各自疗法后,各项指标均出现下降的情况,减少了危险因素的发生。而第三组患者则对重要指标的影响效率较弱[2]。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由于糖尿病的并发症触发肾衰竭的状况时有发生,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则能有效控制肾功能衰退,有助于强化治疗效果。综合而言,利尿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均能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有显著的疗效。
[1]杜建玲.糖尿病患者的血压管理[J].中华实用内科杂志,2009,29(3):208-211.
[2]齐国先.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降压策略[J].中华实用内科杂志,2009,29(9):795-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