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剑波
(广西壮族自治区肿瘤医院呼吸肿瘤内科 广西 南宁 530021)
吉西他滨是当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最常见的化疗药物之一,为晚期肺鳞癌的首选药物[1]。但需注意的是,当前在吉西他滨的治疗剂量选择上一直有着较大争议。本文即分析了不同剂量吉西他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具体如下。
收集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1月内收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数量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38~75岁,平均(55.32±14.68)岁。所有患者均使用影像学诊断和病理诊断方法确诊。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20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6例,年龄38~74岁,平均(55.12±14.36)岁。观察组中男14例,女6例,年龄39~75岁,平均(55.75±14.25)岁。对两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使用常规剂量治疗,即将1250mg/m2的吉西他滨加入到100ml的生理盐水中,在30min内进行静脉滴注,第1、8d,每21d重复。至少进行2个周期的治疗,最多实施6个周期治疗。观察组使用低剂量化疗。在临床治疗时,可将1000mg/m2的吉西他滨加入到生理盐水100ml中,在30min内持续性静脉滴注,第1、8d,每21d重复。至少进行2个周期治疗,最多进行6个周期治疗。在化疗时对两组均实施常规处理,例如可为其提供托烷司琼等药物止吐,若出现了II度以上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情况,需加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注射用重组人白介素-11,让白细胞、血小板数量得到提升。
对两组治疗效果使用RECIST标准1.1版进行评价。完全缓解:除开结节性疾病,所有目标病灶完全消失,目标结节缩小到正常大小。部分缓解:所有可测量目标病灶直径总和低于基线≥30%。稳定:不符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或是进展。进展:可测量目标病灶直径综合增加20%超过观察到的最小总和。另需对两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收集和统计。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分析数据,应用χ2检验和率(%)分析计数资料,若数据的差异显示为(P<0.05),则表示差异显著,并且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差异不显著,而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如表1、2所示。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对比[n(%)]
表2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的肺癌患者数量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而由于肺癌的特点,目前较多肺癌类型为非小细胞肺癌[2]。患者在临床发病时,早期几乎不会出现任何症状,仅仅会出现咳嗽咳痰等,其早期确诊率非常低。因此,很多非小细胞肺癌在确诊时已经是晚期。有相当部分患者缺乏相应驱动基因而无法使用靶向药物,在此时通过化疗方法治疗非常重要,例如吉西他滨就是一个较常见的化疗药物,可对患者起到较好临床疗效[3]。
但吉西他滨的治疗剂量往往有着较大争议。本次研究显示,低剂量的吉西他滨可在保证到治疗效果的前提下明显提升治疗安全性,其并发症发生率能够明显降低。通过分析显示,若使用常规剂量即1250mg/m2的吉西他滨治疗,则极有可能导致诸多不良反应。临床实践中,吉西他滨在与铂类联合时采用1000mg/m2,到单药治疗阶段,不少患者已经历多个周期或多线化疗,体质弱,对化疗耐受性差,继续采用1000mg/m2,疗效差异不大,毒副反应相对较轻,是相对合适的选择。例如在治疗时不会因为吉西他滨的使用剂量提升而导致诸多并发症的出现[4]。因此,低剂量的吉西他滨可取得更加安全的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在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使用低剂量吉西他滨治疗,可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前提下,明显提升治疗安全性,有着较好临床使用价值,可以进行推广和使用。
[1]楼君,盛誉,凌今,等.人类平衡型核苷转运蛋白1高表达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应用不同剂量吉西他滨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2015,10(1):8-12.
[2]所鸿,年英,郝璐,等.低剂量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2013,8(3):330-331.
[3]杨宏凯,刘驯炎,方映娜,等.低剂量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2,12(4):332-334.
[4]林琳,哈敏文.低剂量延时输注吉西他滨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分析[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2,41(2):184-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