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税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8-01-18 10:05唱晓阳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40期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税法教学改革

【摘要】不少应用型本科高校开设了《税法》课程,以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税法》课程无法有效地满足当前的教学需要。针对这种情况,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采取多种针对性的措施,切实改革和完善《税法》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实效性,培养名副其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  《税法》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40-0250-01

前言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学生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具备突出的实践能力,成为高水平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它更重视培养同学们扎实的实践能力以及适应岗位需要的专业技术和运用能力。财经类专业开设了《税法》这门专业课,和企业纳税等内容关系密切,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应用型本科院校税法课程教学的主要问题

不少老师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教学方法非常陈旧,教学条件比较有限:

首先,国家根据经济社会的变化发展适时修订《税法》,然而不少高校所使用的教材依旧未能得到修订。比如,我国从2016年全方位实施“营改增”,但是新修订的教材仅仅罗列了营改增的相关条例,但是缺乏针对性的实践环节以及案例分析,内容比较艰涩难懂,教学难度较大。

其次,课程内容比较孤立,彼此联系性不强,学生无法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比如实务工作中,会计账务以及纳税处理关系密切。然而如今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独立开设财务会计以及纳税这两们专业课,彼此脱节。税法课程主要讲授税额计算以及税收领域的基本理论,基本上不牵涉到账务处理。如关于涉税业务,学生可以求出应纳税额,然而无法顺利地做出相应的会计分录。即使可以“照猫画虎”处理相关业务的账务,但是却不清楚它的原理。比如在不得抵扣进项税、增值税等同于销售的若干情况,处理委托加工各类应税消费品的相关账务。

再者,不少应用型本科院校尚未构建实践教学机制,该课程始终轻视应用,重视理论教学,大多开展卷面考核,考察学生记忆基础知识以及计算应纳税额的情况,不重视培养也没有考核同学们的实操能力和意识。纳税申报以及纳税义务的形成,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然而因为教学计划只安排了较短的学时,缺乏充足的实训时间、税务实验室,也没有开展相应的纳税仿真实验,讲授税法的不少专业教师没有税务工作的实践经验,不熟悉实务操作的相关流程、环节等。

最后,校外实践通常情况下牵涉到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机密,很多学生开展集中性实践活动,不易于完成这项任务。正是因为缺乏实践环节,造成了不少学生只掌握了理论知识,缺乏针对性、较强的应用能力,无助于培养应用型的高素质财会税务人才。

2.应用型本科院校改进《税法》教学的建议

2.1采取SPOC教学,增强学生业务实践能力

SPOC是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的英文缩写,含义是“限制性小规模在线课程”,如今国内外不少高等院校利用这种模式改革课程教学方法,由此形成了“SPOC 混合式教学法”。它将课堂面授与 SPOC线上教学密切结合起来。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利用这种教学方法,讲授《税法》课程,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需要,推进家乡改革与课程建设,开发与设计针对性的学习资源,尽可能涵盖《税法》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实践操作,确保课程内容的正确性以及时效性。它可以涵盖辅助性教材、权威性教材、课件、教案、案例库、SPOC 微视频、测试库以及练习库等。

2.2改革教学评价考核模式

为了更好地提升《税法》课程的教学效果,契合培养高素质的税法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大力改革《税法》课程的教学考核评价模式。将形成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密切结合起来,过程性评价要全方位考核学生的线下、线上学习状况。比如,《税法》可以让过程性考核结果与期末考试成绩各占考核结果的一半。线上考核涵盖了学生线上学习、测试、完成作业的情况;线下考核涵盖了学生的期中考试、课堂评价以及考勤等。

2.3增强师资综合素质

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鼓励《税法》课程教师到相关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只有教师能够熟练地运用相关理论,有效地开展相关业务,才能以自己的丰富知识、经验和教训,培养出能应用、会应用的专业化人才。应该大力倡导校企合作,让广大教师也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逐步落实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事政策中。让教师在相关的专业领域进行兼职实务,让他们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方可有效地增强他们的职业素养以及教学经验,引导同学们合理地应用相关知识和理论,切实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4 建设纳税仿真实验室

在企业的日常涉税业务中,纳税申报、发票的认证、开具是最核心的三个税务活动。建设纳税仿真实验室,能够为同学们创设模拟企业税务的平台,让他们获得更丰富的感性认识。对财务活动中的诸多单据、流程、业务和以及场景进行全方位仿真等,告别单纯理论化、复杂化的知识教学,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通过更有趣的学习过程,获得更显著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力榕.应用型本科《税法》教学改革探索[J].时代金融,2017,(4):308-309.

[2]張元珺.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税法教学改革探微,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7):203-204.

作者简介:

唱晓阳(1981.4-),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院校税法教学改革
税法中的实质解释规则
对我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优惠政策的思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答记者问
邓海波:涉猎广泛的税法巨匠
高职与应用型本科院校协同开展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衔接的探析
社会参与美国社区学院治理及对中国应用型本科高校治理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