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静
[摘要]目前,大量的文学作品被改编为影视作品,文学作品影视化已成趋势。在这种趋势下,电影与文本的对读,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电影剧本;文学创作;电影改编
一、文学与影视的相通与不同
文学之所以可以走向影视化改编道路,是因为文学与影视具有相通性。首先,二者均具有叙事性。其次,二者有类似的创作主旨。文学与影视均表达了作者或导演的世界观,均是作者与导演对于内心想法与个性的展示。最后,文学与影视二者的创作的本质理念也是相通的。
文学与影视在具有一定相通性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不同性,因此在欣赏文学作品与电影时,人们的感触才会有所差别。首先,文学与电影的表现形态不同。文学通过文本,为读者展示一个抽象化的世界;而电影则通过画面与音像为观众带来一个具象化的、易感知的世界,为大众创造梦境。因此,电影更为大众所接受,受众群体较广。其次,创作方式的不同。文学是作者的倾力独作,受外界的干扰较小,只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想法。而电影的制作常常需要一个团队通力合作,因此形成的作品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最后,接受方式的不同。文学的接受是随时随地的,较为自由。接受之后,文学的主旨会融人自身的思想与世界观中。而电影的接受则需要集中的时间与地点,且由于电影本身时间有限,所反映的内涵也有所限制。
二、文学的影视化改编——以王朔的“圆梦”三部曲为例
如何丰富文学的意蕴,与电影紧密结合起来,是文学作品影视化改编的一个挑战。作为一位成功游离于电影与文学之间的商人,王朔在文学作品影视化改编方面可谓获得了成功。他既是一位文学作家,又曾多次在电影中同时担任编剧、导演、演员。1988年被称作“王朔电影年”,这一年,王朔的四部作品同时被搬上大荧幕。这样的成功,源于王朔作品在改编时,准确地把握住了尊重原著与创造性改编之间合适的度。忠实于原著的改编会充分地表达出原著所表达出的思想情感和内涵,而创造性的改编又为电影增添了更加符合电影的和谐的要素,是锦上添花,王朔作品的改编无疑将两者有机融合了起来。
以王朔的“圆梦”三部曲为例。“圆梦”三部曲,即改编自同名小说的《顽主》,改编自《你不是一个俗人》的《甲方乙方》,与王朔担任编剧的《私人订制》。这三部作品,因均有“圆梦”的主题,被称作“圆梦”三部曲。三部电影从小人物的梦想人手,通过为小人物“圆梦”,反映出了服务大众与针砭现实的主题思想。
(一)顽主
在王朔作品《顽主》与米家山导演作品《顽主》的对比中,二者都反映了否定知识分子、反对传统家长制、以流氓自居、批评文学偶像的主题,且在人物形象方面也都很好地呈现出了“顽主”这一个性鲜明的形象,赋予他们以独具京味特色的粗俗之语。因此,在主题、人物形象与人物语言方面,电影很好地继承了小说。而在情节上,电影增添了时装秀这一情节,反映出了社会的变迁,丰富了电影的内涵,这是电影所創新的部分。
(二)甲方乙方
在王朔作品《你不是一个俗人》与冯小刚导演作品《甲方乙方》的对比中,电影在保留原著内容的同时创新也比较明显。在主题方面,小说中的“三好协会”以“捧人”的方式为人圆梦,而电影中的“好梦一日游”公司则直接励志于为人圆梦。在人物形象方面,小说中的“顽主”被替换成了电影中的“自由职业者”。在情节方面,电影比原著增添了更多的“被圆梦者”的形象,相对于小说要更加饱满。在人物语言方面,小说人物的语言以调侃为主,而电影则充满了导演特有的“冯氏幽默”。
在电影《甲方乙方》中将四大主人公“顽主”的形象重新定义为“自由职业者”,可以看出编剧、导演对于小说与现实的重新思考。影片中四大主人公“为人圆梦”的行为中增添了更多的奉献他人的温情成分,这是与小说略有不同地方。如果说“顽主”以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实现了想要实现的自我价值,那么相比较而言,自由职业者的“圆梦”行为则多了一丝想要帮助他人的愿望。从电影角度来看,将四大主人公重新定义为自由职业者,有利于电影塑造温情的部分,更加有利于感染观众。
(三)私人订制
时隔多年的《私人订制》在向前两部电影致敬的同时,根据时代的变迁创新出自己独特的部分。在三部电影均有对时代阶级矛盾的讽刺的基础上,《私人订制》除了第一个故事之外,其余故事均是对阶层矛盾的讽刺,反映出更利于针砭时弊的深刻主题,是对前两部电影的很好的继承与发展。
成功的文学作品影视化改编可谓是一种双赢。一方面,文学作品以其较高的文化内涵提升了电影的品质;另一方面,电影的成功在大众之中引起轰动,是对相对而言知名度较低的文学作品的一种宣传,可以帮助人们发现优秀的文学作品。改编工作既保留文学作品的内涵,又发挥影视作品本身的传播优势,对当今的影视工作者与文学作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永林.王朔现象的现代性[J].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4):27-31.
[2]张颐武.我爱你吗?[J].当代电影,2003 (2):98-99.
[3]陈定家.“王朔现象”及其批评的现实意义[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5):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