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喜英��
摘要:从小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他们能否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关键之一,修养是靠日常的生活习惯积累起来的,是时间的不断沉淀和反复形成的过程,但是在数学素质生成的过程也需要反省和反证,这样才能获得成长。深化课堂活动,激发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思想,拓展数学活动空间,能将新课程理念真真切切地体现在学校生活中,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课堂活动;数学核心素养;数学思想
数学课程的标准中提出有价值的数学每个人都要学,这样都能学到必需的数学知识,不同能力的人对数学的理解成度也是不一样的,在发展方面也是不相同的。我们接触的老师总是关注学生的成绩,而不了解学生能否对知识巩固和理解,只关注解题是否正确,却忽视学生素质的培养。我们在培养小学生数学成绩的时候,也应该注重素质的培养,对于基础教育要以高年级的数学教育为标准,还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操能力的结合,这就要求多深化课堂活动,才能承载新课程的企盼,也才能将新课程理念真真切切地落实到教育教学中。
一、 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数学方面的素养
我们在贯彻一个学生是不是有数学素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 观察是不是对数学知识学习有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数学有没有兴趣。2. 是不是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教师要根据这两个方面来调动学生的兴趣,还要从学生的性格思想方面着手,让学生能自主加入到数学中去,这样才能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素养,感受数学的魅力并且沉醉其中,更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这样才能让小学生把知识转化为实践,掌握数学方面的技能。
所以在教学中,借助孩子身边的事物讲解数学知识;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学习新知,会使学生产生新奇感、亲切感。如教学《点到直线的距离》我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工程队要在河边铺一条水管到学校,怎么铺最省材料?”学生七嘴八舌,百思不得其解,怎样的答案都有,当孩子们处于思维盲区,可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我揭示本课的学习内容,问题的答案要靠今天的所学来解决,并在黑板上画了P点代表学校,直线L代表河流,也让学生在本纸上画出P点与直线L 。引导孩子们主动的迫切的投入到新知的探究中。
师:从P点到直线L能画几条线段?(我放手让孩子们画)
如果老师不给你限制时间你能画完吗?
师:请过P点作直线L的垂线段。
师:请动手量一量所画的每条线段的长度并做好记录。通过动手测量你有什么发现?请与小组同学说一说。
生畅所欲言,得出“点P到直线L所画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这一重大发现。
师:同学们,现在你能帮工程队的叔叔解决刚才的问题了吗?
这样学生通过“想一想,画一画,量一量,说一说,用一用”等一系列积极的思维活动,水到渠成的解决了铺水管的材料问题,这种方法也调动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把数学知识充分的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知识的无穷魅力和探索知识的过程,也能增加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心,对数学更感兴趣。
二、 渗透数学思想,提高数学素养
我们所知道的数学方面的天才华罗庚曾经提出:“对于书本上的某些原理、定律、公式问题,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不仅应该记住它的结论,懂得它的道理,而且还应该设想一下人家是怎样想出来的,经过多少曲折,攻破多少难关,才得出结论的。只有经历这样的探索过程,那么数学的思想方法才能积淀、凝聚在这样的数学结论上,从而使知识具有更大的智慧价值。”可见,数学思想是要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渗透的。探究《圆的周长》一课我是这样做的,借助学生的学习经验和课件演示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教学《相遇问题》一课,通过表演、手势、表格、线段图等渗透“模型思想”;教学《几个点可以组成几条线段》来说,先从两个点再到三个点到四个点五个点,引导学生组织讨论发再发现规律,得到N个点可能组成几条线段,给学生“渗透函数思想”;教学四张不同的数字卡片可以组成几个两位数就用到“分类的思想”等等。
从教学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方法比让学生多做几道题要好得多,授人以渔还是比授人以鱼要好一些。在学生自己研究知识的时候,会把问题分成多个角度来分析和观察,这样就形成了自我学习的过程,才能体会到学习知识的真正含义,只要理解了数学背后的想法,才能实现真正的领悟。
三、 拓展数学活动空间,提高数学素养
在活动中学习,可使学生智力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我们知道实用主义的教育家杜威曾经在20世纪初的时候提出了以“活动、儿童、直接经验”的课程教学,这个点大概就是说,学生如果在数学的课堂上遇到不能解决或者是很难解决的问题,不能一直研究,而是要通过课外的一些活动来缓解情绪,这样通过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解答,不但有趣味性,也让学生觉得很有新鲜感,让学生不再觉得数学总是枯燥无味的,可以让学生引发思考,可以在课外活动中自己寻求答案,自己分析和观察,并且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的方法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和应变能力和对事物的灵活性。
如:学生学习了《圆柱的表面积》后,我特意上了一节数学课外活动课,要求他们回家切萝卜,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 横截一次,表面积发生什么变化?若增加,增加哪一部分?若减少,减少哪一部分?2. 沿圆柱底面直径垂直切一次,表面积怎么变化?若增加,增加哪一部分?若减少,减少哪一部分?由于改变了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觉得特别新鲜,通过自己动手切一切、动眼看一看、动脑想一想、与同学交流自己的发现。这样把实际问题带到课堂上进行解決,可以让学生切身地感受到数学的难点,也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不但能把课本的知识消耗,还能对学生的智力提升,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综上所述,作为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教师,要关注数学课堂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理解巩固知识点,多参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不断创新的能力和同学间的合作精神,这样才能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数学方面的素质教养。
作者简介:李喜英,福建省龙岩市,龙岩市上杭县城东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