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静
摘要:基于区域内“小学科”师资相对匮乏,校际间师资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市区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小学科教研资源有限的背景,充分依托区级名师工作室平台,打破学校壁垒,有效整合同学科教师资源,发挥学科名优骨干教师力量,开展跨校研修,可以帮助青年教师短期内实现相对快速的专业成长。跨校研修的策略主要包括阶段性规划策略、靶向式观课策略和多元化送学策略。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青年教师;跨校研修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12A-0027-04
由区域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设立、有市级以上名优教师称号教师担任主持人的名师工作室,旨在在主持人的带动下,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和指导作用,实现资源共享、智慧生成、全员提升的目的。由于一个区域内“小学科”师资相对匮乏、校际间师资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基于市区级业务主管部门组织的小学科教研资源有限的背景,为了帮助小学科青年教师缩短成长周期,笔者在主持名师工作室活动的过程中,充分依托区级名师工作室的平台,打破学校壁垒,有效整合同学科教师资源,发挥学科名优骨干教师力量,归纳、总结出如下跨学校、同伴引领、互助式的学科研修策略:
一、阶段性规划策略
阶段性规划是指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依据一定的标准划分相应的阶段,并对每个发展阶段相对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的问题进行考量,設计整套阶段性行动方案。在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中,制订有效的阶段性专业发展规划是帮助青年教师实现专业成长的前提策略。
1.客观分析自身现状
让青年教师客观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是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的基础和前提。自身现状的客观分析有利于教师在不同的阶段进行自身的纵向比较分析,也便于和起点相同的其他教师的发展情况进行横向比较,从而更有效地帮助自己进行反思,进一步调整、优化下一步的发展策略。
笔者对工作室成员中工作三年内的新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到:新入职教师面对课堂教学,满怀不安与茫然,如何有效把控课堂、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有效达成学习目标等,都是其困惑的问题;工作第二年和第三年的青年教师往往也仅仅是适应了教师职业,能够较为熟练地驾驭课堂,但对自己下一步的专业发展缺乏有效的思考。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名师工作室成员中教学经验相对丰富的骨干教师们采取“定人帮扶”的形式,帮助每一位青年教师客观分析自我现状,明确亟待提升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发展方向。
2. 明确自我定位和目标
正确的自我定位就是客观地分析自身的价值点并准确地认知自己。目标是要达到的境界、要达成的标准或所期望获得的成果。合理、适切的自我定位可以帮助我们客观地把握自己,从而帮助自己达至预期目标。工作室在帮助青年教师客观分析了自我现状后,还需要指导他们充分结合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从近期或者一段时间内能够达成的目标开始,制订通过努力能够达成的目标。
笔者所主持的美术学科区级名师工作室在帮助青年教师制订发展规划时,把发展目标分为基础性目标、针对性目标和努力性目标。基础性目标为高一级学历取得时间、高一级职称晋升时间,这是在正常情况下,每一个青年教师通过自身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针对性目标则是针对自身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或是亟待提升的地方,必须在一定时段内实现的目标,比如能够有效组织教学、提升合理教学设计能力等。努力性目标为公开课(讲座)数量和级别、论文获奖数量和级别、课题研究计划、教学竞赛级别和获奖计划等几个维度,此类目标除了教师自身积极努力,还需要上级教育、教研主管部门给予一定的机会。机会给予谁?肯定是给予平日有准备的、具备了一定展示基础的教师,所以需要每位教师坚持不懈地努力。
3. 目标梯度分解
根据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我们将三年时间作为一个发展阶段。为了让青年教师在三年中的不同时段有具体的、阶梯型目标,工作室帮助他们以总目标为依据,对三年发展目标在纵向、横向或时序上进行由易到难的梯度分解,具体到每一学期、每一年度达成什么目标、做什么事情,由骨干教师依据自身成长的经验逐一进行指导,确保分解后的目标与总体目标保持方向一致,内容上下贯通,以阶段性的梯度分解有效保证总体目标的实现。有目标就必须有总结与反思,每学年结束前,每位制订规划的教师都必须根据自身的梯度分解目标进行比对,工作室对其达成情况进行考核与反馈,以帮助其有效地调整下一步的发展规划。
工作室成员Z老师2014年9月入职,自我定位和发展目标为5年内参评区“教坛新秀”,工作室帮助其进行了目标的梯度分解:(1)第一学期熟练驾驭课堂教学;(2)第一学年参加区级赛课;(3)第二学年撰写教育教学文章并获奖,着手准备个人课题;(4)第三学年开设区级公开课、申报个人课题、文章市级以上评比获奖。根据分解目标,Z老师虚心求教、刻苦钻研,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达成了以下目标:两个月基本能够熟练驾驭课堂教学,并作为新教师代表展示了“亮相课”;第一学年区级赛课获二等奖,教育叙事获市二等奖;第二学年不仅论文市级获奖,市级个人课题也成功立项;基于前两年的成果,第三学年工作室将唯一一次市级赛课的机会给了她,她也不负众望,获得了二等奖。在对每位青年教师完成计划情况的年度考核中,工作室调整了Z老师第三学年的阶段目标,将“开设区级公开课”提升为“市级公开课”、“市级以上文章获奖”提升为“争取发表”。
4. 实现目标具体举措
任何目标的实现都需要相应措施的保障。听课学习、加强阅读、积极反思、教学基本功练习等是每一位青年教师在实现自身专业成长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共性举措。在推出共性措施的同时,还需要有一些更加适合、更具针对性的措施跟进,以确保目标的达成。L老师是一名刚刚工作的新教师,走上讲台第三天接受教师发展中心视导,在师傅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得到了研训员“第一次遇到新教师能把课上得这么好”的评价,但是“教师的板书欠缺”是研训员、学校领导和工作室主持人指出的突出问题。在L老师“实现目标具体举措”中,“每天练字一小时、每周上交一幅书法作品、每月在工作室活动中展示一次现场板书、每学期到书法老师处进行一次当面请教……”则是她根据自己的突出问题所制订的个性举措。通过一学年的严格践行,L老师不仅能书写一手漂亮的板书,在全国少儿书法比赛中指导的五位学生也全部获奖。endprint
二、靶向式观课策略
“靶向”一词原用于医疗行业,指根据病灶所在位置和性质进行准确的药物定位治疗。课堂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阵地,有效的观课活动是提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关键,在此过程中,为了对其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精准指导与帮扶,工作室采取针对问题的靶向式观课策略,以达到精准解决问题的目的。
1. 客观诊断——推门听课
随机的推门听课是检查教师课前有效备课和课堂驾驭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美术教师而言还能考察其专业素养。工作室主持人和骨干教师随机听课,可以洞察上课教师最为真实的课堂教学状态,发现每位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或亟待提升的方面,从而梳理出每位成员下一步靶向观课的方向,并将同一方向的青年教师编成同质小组,集中学习、指导。笔者在工作室一个月三轮推门听课活动中,诊断出十三位工作三年内的新教师课堂教学中较为突出的问题,表现为教师提问有效性欠缺、学生活动设计有效性欠缺、教师示范有效性欠缺、作业设计层次性欠缺几个方面。工作室对于新教师的靶向观课即围绕这几个主题展开。
2. 针对指导——靶向观察
要做到犹如对症下药般的精准,除了根据问题锁定观课主题外,还需要系列靶向观课步骤进一步保障。
(1)课前说课
为了保证观课的有效性和指导的针对性,上课教师需要提前半天或一天面向全体观课者进行说课,让每一位观课教师了解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环节设计意图和突破重难点所采取的策略,有相应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
(2)针对性观察
课前,在上课教师提前说课的基础上,观课教师领取不同的观课任务,如观察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学习成果等,每位观课教师根据自己的观察任务设计相应的靶向观察表,例如:教学环节上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有哪些、用了多长时间、任务是以什么形式呈现的、教师创设了怎样的问题情境;任务设计是否有效、难度是否适合学生、呈现方式是否恰当、学生是否明确了学习任务、是否激发了学习兴趣、是否创设了足够生动的问题情境;等等。课中,观课教师根据观察表所列的指标进行观察,并详细地记录,捕捉每一个影响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因素。课后,观课教师依据靶向观察表中各个维度的真实记录,帮助上课教师从细节上分析,从每一个问题的表述、活动的开展、环节设计对应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指导优化,让青年教师在明晰自身教学问题的同时找到优化的方向与路径。
(3)及时优化
靶向观察并针对性指导后,上课教师处于一种豁然开朗的状态,要使这种状态停留的时间延长并得到巩固,最好的办法便是利用年级平行班进行“同课再上”。观课教师利用靶向观察表再次进行观察,课后进行两节课教学效果的比对,帮助上课教师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同时促成其在实践中领悟更加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
3. 持之以恒——课后反思
为了有效避免青年教师按照一个相对机械、固定的程序来展开教学,有效引导青年教师从整体上对教学过程进行监察和调控,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课后教学反思活动来指导、调整和改进青年教师的教学行为。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我建议每个老师都来撰写教育日记,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能够让老师终身受益。”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教育事件发生,尤其是美术学科的教学需要的学习用具多、需要学生动手参与的地方多,比如课前学具的准备、课堂上的组织教学、课中学生的合作学习、学生创作中教师的个性化指导、后进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特长生的针对性指导……都会发生很多值得我们反思记录的教学事件,青年教师们完全可以用反思日记的形式予以记录,星星点点的收获和感悟都是教科研素材的积累,也是促进教师从常规型、经验型教师向反思型、专家学者型教師发展的必由之路。
4. 整体提升——阶段跟进
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不仅仅体现在能够熟练驾驭某一堂课或某一内容的教学,而是能够举一反三,整体提升。所以,跟进一名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跟进一节课、一项教学内容,而是应该每周、每月、每单元地分阶段跟进,帮助其从一个知识点的教学提升带动对一个单元的教学驾驭,从一个单元的教学驾驭辐射到对一册教材的整体把握,从一册教材的整体把握促成对年段教学的整体思考。
三、多元化送学策略
在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针对靶向观课的不同主题,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员中名优骨干教师的作用,分阶段、分主题开展区域内的多元化送学活动,可以起到示范引领、有效帮扶、互相学习的作用。
1.点课示范
示范课是探讨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方法、推广教学经验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尤其对于青年教师而言,骨干教师的示范课不仅展现其个人教学特色和学科特点,而且以创造性的教学设计,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多年积淀的课堂教学功底,是一种直接、直观、有效的学习途径。在笔者所主持的名师工作室区域送学活动中,为了使示范课充分发挥其有效性、契合性、针对性的作用,青年教师可以提前要求送学教师根据自身所需开设示范课,即“点课”。点课可以根据靶向观课后发现的问题就课型点一个类型的课,也可以具体到某一课,骨干教师针对送学对象在靶向观课中的弱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给青年教师在教学理念、备课导向、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方面最直观、有效的指导和借鉴。
2. 同课异构
萧伯纳说:“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每人有两种思想。”“同课异构”则是在此理念下引发参与者智慧的碰撞,长善救失、取长补短,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方法。在区域送学活动中,根据青年教师成长的实际情况,在骨干教师开设示范课的同时开展同课异构活动,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在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强调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凸显对同一教材内容的不同处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从而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目的。
3. 总结提升
合理、有效的总结可以全面、系统地了解某一阶段以来区域送学活动情况,理性认知得与失,从而明确阶段送学的主题与方向,有效提升送学活动的实效性。通过总结,不仅帮助工作室主持人、骨干教师进行全面、理性的思考,更可以帮助青年教师将系列活动中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从而促进理论认知和教学实践的双重提升。
责任编辑:丁伟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