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猛
二战后,美国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霸主,苏联和日本先后试图追赶,但都在经济总量达到美国60%左右时遭到美国策略性打击,失去挑战者地位。2016年时中国GDP按汇率算刚好达到美国的60%,于是当时就有不少西方人士做出有关中美对决的“遐想”。
但在2017年底特朗普政府首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中国被定义为美国的“战略性竞争对手”。在英语语境中,竞争者并非敌人,报告虽表示要强化美国利益与领导地位,但也强调美国需要继续保持与中国合作。事实表明,所谓“修昔底德陷阱”式对抗,早已不符合当今大国关系的逻辑和全球治理模式的实质。
20世纪伟大的哲学家福柯曾对“治理术”做出深刻剖析:前现代的权力建构在暴力基础上,例如英国称霸世界的时代,是依靠强大的海军争夺海外殖民地,获取最大的资源与财富,并利用远征军维持欧洲大陆的均势平衡。而现代的权力构建在知识基础上,知识内化成人与社会的集体行动,从而不留死角地实现世界各国的协同。
当然,福柯所说的知识不同于我们日常所理解的显性知识,而是藏身于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的一些观点背后的“隐性知识”。福柯举过一个著名案例:大人经常吓唬小孩,说天黑后街上有吃小孩的魔鬼,所以不能出门。这条知识本身在大人看来是荒谬的,因为世上根本没有魔鬼,但小孩听到了内化为恐惧后却不会乱跑,这就是这个貌似荒谬的显性知识背后的“隐性知识”。
与福柯关注的“如何治理”不同,马克思主义学者更关心“谁在治理”。美国的治理实际是利用“设计的知识”实现的,通过掌握的话语权,推广对美国有利的价值观、意识形态甚至扭曲的社会科学理论,形成一套西方“规训”,再配合美国主导制定的全球规则,实现高效率的公共治理。
“世界是平的”只是小孩子的童话,美国治理下的世界是一个巨型金字塔,美国利用知识优势维护金字塔顶的利益。与大众观念相反的是,美国强大的军力并非用于打击竞争者,而仅是用于对付反抗这套治理术的“罗宾汉”们。美国与苏联对峙的44年中,没有一颗子弹射向对方。但美国射向苏联的知识炮弹从未停歇——原本属于社会主义国家专用的“民主”一词,被美国重新定义为一套形式上的选举制度。根据解密资料,1977年,布热津斯基曾系统地向卡特政府建议,以“人权”“自由”等理念在意识形态领域全面瓦解苏联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合法性。美国应对日本的挑战更是堪称知识策略的经典,先是夸大日本实力,助推其经济过热,继而通过《广场协议》和后续的金融危机,不仅让日本步入长期下行通道,还顺便打垮了日本苦心经营的东亚雁阵模式,现在日本的经济总量已不到美国的30%。
可见,大国间爆发全面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但大国对知识控制权的角逐将白热化。显性的是科技实力的竞争性发展,隐性并至关重要的是社会科学的竞争,谁能拥有话语权,提出更有合理性的发展理论和价值体系,谁就可能取得世界的认同,获得领导地位。因此,中国现在最需要做的是排除干扰,全力发展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自己的发展道路。▲
(作者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