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 玉林 537000)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这种疾病具有较高的多发率,并且随着这几年环境不断恶劣,使该病患者的例数呈直线上升的趋势[1]。若是不小心患上哮喘病且未能够得到直接高效的治疗以及控制,将会致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大大地降低。根据相关文献显示,支气管哮喘患者诱发过敏性鼻炎的概率高达75%左右[2]。过敏性鼻炎不但能够致使患者诱发支气管哮喘,同时还会加重患者的哮喘症状,所以,在给予哮喘患者进行医治的同时,还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进行防治过敏性鼻炎。本文通过研究分支气管哮喘并过敏性鼻炎的护理,现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接受支气管哮喘并过敏性鼻炎治疗的患者47例,并将其分组护理,24例患者纳进观察组(系统护理),另23例患者则是归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在观察组中,男11例,女13例;年龄26~60岁,平均(38.26±2.28)岁;病程1个月~4年,平均2.10±0.24年。在对照组中,男10例,女13例;年龄27~59岁,平均(38.35±2.34)岁;病程1个月~5年,平均2.26±0.35年。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可知其差距甚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系统护理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患者的哮喘病情发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必须及时给予其进行吸氧,并且确保气道始终维持通畅的状态,避免患者出现酸中毒现象。同时护理人员也可以协助患者将其体位变换成半卧位或坐位,从而使得患者的肺部能够进一步扩张,且为患者建立体位引流,从而能够利于患者的排痰。在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要时刻注意患者的情绪波动,同时对其实施一定的心理疏导,防止患者过度产生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详细分析患者的哮喘的具体情况,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患者出现心力衰竭以及呼吸骤停等病情十分严重的并发症出现,且有效控制哮喘发作的时长。
(2)通常情况下,采取支气管扩张剂给予进行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缺氧以及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患者在进行吸入治疗的过程中,在其咽喉位置以按压的方式实施喷药,并且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深吸气,通过闭口屏气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疗效。此外,在患者进行服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应用对应的护理措施给予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同时按时叮嘱患者进行服用且将治疗药物的具体使用方法告知患者,以免患者出现错服现象。
(3)若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出现哮喘持续的现象,这就表明患者此时的病情非常地危及,护理人员必须要以最快的速度给予患者进行吸氧,并且在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氨茶碱等治疗药物给予患者进行医治,从而能缓解对患者剧烈的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此外,若是患者在护理中出现意识模糊以及全身、呼吸衰竭等病情十分凶险的症状时,医护人员可以对其气管进行切开,从而为患者进行机械通气。
(4)探寻患者产生哮喘症状的根本性来源,对相关的过敏原进行评估分析,尽量使患者避开这些过敏原;叮嘱患者切勿与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接触,以此降低哮喘的发生率;指导患者和患者的陪同家属进行分辨疾病初期的症状表现以及体征,同时教会其对应的解决措施,并告知患者每次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以及必须要注意的事项等。由于寒冷能够致使患者引发过敏性鼻炎,因此,当温度骤变时,护理人员需要嘱咐患者衣着适宜增添,布料最好是保暖透汗为宜。患者必须要远离挥着是禁止摄入致敏原等。不养宠物,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枕头内的填充物最好是棉花,在饮食方面切勿食用海鲜以及牛奶等食物。
(5)护理人员可以每天为患者按摩,如鼻部的迎香穴以及印堂穴等,同时护理人员可以定期与患者进行太极拳和瑜伽等适度的锻炼。日常洗漱时,提醒患者先用冷水清洗鼻腔。
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效、有效、无效)和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率+满意率)作为本研究的观察指标进行分析。
患者的喘息、气急、胸闷等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患者的喘息、气急、胸闷等症状有显著改善为有效;患者病情未有好转的迹象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由表1数值显示,可知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于对照组(95.83%>59.57%),两组患者的比值差异甚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n(%)]
表2数值显示,可知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于对照组(100.00%>78.26%),两组患者的比值差异甚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n(%)]
支气管哮喘以及过敏性鼻炎是呼吸内科临床治疗中普遍见到的过敏性疾病,两种疾病除了表现的症状以及病变部位不一致之外,其在在病因学以及发病机制等内容基本是相似的,大部分的要么是先患上过敏性鼻炎再诱发支气管哮喘或者是两者共同病发。与健康人比较,过敏性鼻炎患者出现哮喘概率是其的4~20倍,而过敏性鼻炎患者会随着病情的发展渐渐形成哮喘病约为60%[3]。在临床中大部分的患者均是在过敏性鼻炎的基础上引发哮喘疾病的,因此,过敏性鼻炎可能是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主要病发因素。
为了能够进一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采用系统干预实施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该护理模式能够减轻支气管哮喘并发过敏性鼻炎患者症状,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患者住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对其实际的病情进行初步的评估,再根据评估的结果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在治疗中时刻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若是发现患者出现异常状况,如持续性哮喘,必须要及时给予患者实施对应的抢救措施,同时还需要对患者实施一定的健康宣教,增进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合理调患者的饮食,叮嘱其按时休息,并且经常开展适度的体能锻炼,如瑜伽、太极拳等[4]。此外,护理人员必须要给予患者进行创建一个干净卫生且安静的治疗环境,降低患者与过敏原的接触率以及摄入量,以此降低患者的复发率[5]。在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于对照组(95.83%>59.57%),两组患者的比值差异甚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于对照组(100.00%>78.26%),两组患者的比值差异甚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系统护理运用于支气管哮喘并过敏性鼻炎的护理中,效果明显,护理满意度高,此法值得推广使用。
[1] 马丽娜.护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并过敏性鼻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36):231-232.
[2] 王 岩.探讨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4):234.
[3] 张雪娟.分析综合护理在支气管哮喘伴过敏性鼻炎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7(S2):77-78.
[4] 刘 楠.对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06):141-142.
[5] 高 风.综合护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0):117-118.
[6] 钱朝翠,张妍蓓.个体化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4,18(05):453-455.
[7] 王玉花,陈 洁.健康教育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15,31(03):307-309.
[8] 余 强,王冬华,刘东玲.支气管哮喘患者延续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06):762-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