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治疗高危结肠癌临床疗效

2018-01-18 11:06:16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73期
关键词:结肠癌开腹根治术

陈 卫

(江苏省启东市中医院,江苏 南通 226200)

结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可能与饮食环境因素有关。结肠癌常采用开腹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但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且安全性较低,患者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较高等会缺点,这都导致传统开腹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以及推广受到了不小的阻碍。而近几年腔镜技术的进步较明显,有关利用腹腔镜行结肠癌根治术也日渐成熟,但结肠癌并发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脑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研究资料较少[1]。现随机选取我院就诊的高危结肠癌患者共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以及腹腔镜辅助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种手术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以及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4月收治的高危结肠癌患者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中:男10例,女5例;年龄48~82岁,平均60.5岁;对照组中:男9例,女6例,年龄45~80岁,平均61.5岁。70岁以上者共24例;合并糖尿病者11例,血糖控制较稳定;合并心肺慢性疾病者15例;8例患者曾有过其他腹部手术史。根据国际抗癌联盟和美国抗癌联合会的有关结肠癌的分期方法,可将30例结肠癌患者分为:Ⅱa期9例,Ⅱb期7例,Ⅲa期5例,Ⅲb期5例为,ⅢC期2例,Ⅳ期2例[2]。使用AJCC分期情况度两组患者的受教育程度、年龄等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对进行全身麻醉,并常规建立人工气腹(腹内压:12~15 mmHg),腹腔镜下清晰观察肿瘤区域,先从患者根部,对该区域的供应血管进行游离,后对肿瘤所在部位的结肠进行游离处理,对病灶区域中的可疑淋巴结进行清扫,并对结肠病灶的部位进行切除,使用肠吻合器对患者的肠端进行吻合。对照组行传统开腹手术[3]。

1.3 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记录(1)两组手术完成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淋巴结清扫量。(2)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腹腔引流管保留时间、禁食时间。(3)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频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

两组患者手术均完成,记录完成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可知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清扫淋巴结量较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调查表(±s)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调查表(±s)

组别 手术时间(min) 出血量(mL) 清扫淋巴结量(个)观察组 125.5±30.5 135.6±40.5 12.5±3.1对照组 169.5±25.5 215.5±35.5 14.5± 4.5 t 7.14 8.64 0.64 P<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

患者手术后,对术后的禁食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以及术后引流管的保留时间,根据分析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s)

组别 术后禁食时间(d) 下床活动时间(d) 引流管保留时间(d)观察组 2.2±1.1 2.3±1.2 4.2±2.1对照组 3.2±1.2 4.1±1.5 6.1±1.8 t 1.15 2.41 4.32 P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患者出院后对患者进行随访。手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共22例,发生率26.83%。观察组手术后5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3.3%;而对照组9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60.0%。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n,%)

3 讨 论

结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肿瘤性疾病,发病率高。并发高危因素的结肠癌病患曾经是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禁忌症。传统开腹手术有较多缺点,比如创伤大、手术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多。随着腔镜医疗技术逐渐成熟,现临床上多采用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可减少手术创伤,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结肠癌患者并发高危因素(高龄、糖尿病、脑梗、高血压)时,采用腹腔镜下行结肠癌根治术,可减小手术风险性、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传统开腹手术的相比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清扫量两组患者相比,无明显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就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而言,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情况均优于传统开腹手术,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上述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结肠癌患者并发各种高发因素时,利用腹腔镜辅助行结肠癌根治术,具有良好的临床研究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探讨[5]。

当结肠癌患者并发各种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高血压,进行传统开腹手术时,患者耐受力差,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随着腹腔镜相关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普及,其有利于手术后,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可能,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加强手术的安全性,进一步增加患者的生存几率[6]。

综上所述,对高危结肠癌患者,采取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进行治疗,有几率出现结肠癌这一严重并发症,但其具有手术风险小、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此次研究结果存在局限性,因为所选临床病例较少。因此,对于高危结肠癌患者,采取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仍旧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1] 陶 锋,吕杰青.腹腔镜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对比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08):1248-1250.

[2] 蒋 磊,王 巍,等.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5(08):871-873.

[3] 潘锋愕,杨逸峰.腹腔镜下结肠癌切除术治疗高危结肠癌的临床价值[J].海南医学,2015,25(11):1654-1656.

[4] 杨文柱.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的临床疗效与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5,14(07);1278-1280.

[5] 朱坚刚,付少华.25例胃肠道肿瘤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导刊,2016,13(11);1875-1876.

[6] 江 张,裘正军.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结肠癌的远期疗效比较[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5,59(03);211-215.

猜你喜欢
结肠癌开腹根治术
近端胃切除双通道重建及全胃切除术用于胃上部癌根治术的疗效
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术后辅助治疗
MicroRNA-381的表达下降促进结肠癌的增殖与侵袭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H形吻合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结肠癌切除术术后护理
1 323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避免中转开腹的治疗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结肠癌78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