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河
“过去一些村民宁愿把房子租给外来人员自己搬出去住,现在又都搬回来了。为什么?因为这里水清了,岸绿了,河美了!”
说起樱桃河的变化,闵行区吴泾镇镇长、镇级河长张文琦言语中透着喜悦。
樱桃河曾被流经区域的大学生们称为“马桶河”,以极言其水质之劣。今昔巨变的背后,是闵行区一系列落地生根创新的治河举措。
闵行水系发达,拥有包括黄浦江在内的1866条河湖、833个小微水体。随着近年快速开发,人口大量增加,水域面积下降、中小河道污染严重、河网水系不畅等问题成为深化社会治理和区域发展的短板和瓶颈。
三轮摸排过后,包括樱桃河在内的181条(段)中小河道列入整治清单。
河道出问题,根子在岸上。拆违清障成为治河突破口。
“违建几乎把河岸都遮住了。可要拆除却不容易,哪家的租金不是成千上万啊。”拆违之难,七宝镇二级河长王玮深有感触。
“硬骨头”怎么啃?借力河长制,闵行充分发挥地方党委政府的主体作用。区级河长高位推动,高密度、高频次现场调研;镇级河长细化任务,协调解决难点问题。铁腕治水,原来的“老大难”终被攻克,河道保护范围内120多万m2违建被拆除,不仅直接改善了水环境面貌,更为后续整治腾出了空间。
在吴中路2579号,深蓝色牌匾上“七宝镇河长制办公室”几个大字十分醒目。走进大厅,墙上河长制组织架构、每条河的河长制管理基本信息一目了然。
闵行区鼓励各街镇结合区域实际,探索河长履职模式。为明晰责任,七宝镇为每条河道制定了风险点清单、养护清单和考核清单,“三项清单”制度在水利部督导检查中获得肯定。河长、岸长、路长“三长联动”是七宝镇的又一创新举措,“三长”水陆联动,既能快速反应,又能水陆治本。
在区级层面,多部门联动也有明显动作。闵行区发改委、财政局、规土局等作为河长制成员单位,为水环境整治工作开辟绿色通道,在项目审批流程、资金保障、土地落实上给予大力支持;水务与环保、交通、公安、城管等部门建立联合执法协作机制,开展各类专项执法。2017年牵头各成员单位召开各类推进、协调会议100余次,大量难题得以化解。
闵行河长制工作是上海市的一个缩影。上海市水务局副局长、市河长办副主任刘晓涛表示,河长制工作平台的总牵头作用在上海得到良好体现。2017年上海市治河两大任务——河长制全覆盖、1864条段中小河道基本消除黑臭已全部完成。
华漕镇华漕港
闵行区水务局局长吉玉萍告诉记者,拆坝建桥、打通断头河,沟通水系、调活水体是闵行河道整治一项重点工作。
“过去到处圈地建房,把好好的河道都堵了。水流不畅,河道自净能力降低,断头河是河道黑臭的重要原因。”对断头河的成因和危害,吴泾镇水务管理站站长奚漕章这样解释。
让水动起来,先要确定“肠梗阻”的病灶点。经过全面摸排,闵行区共确定484处河道断头点,编制完成“打通断头河三年行动计划”,其中2017年要打通339条,任务艰巨。
实地开河、拆除坝基、架设桥涵,一系列疏通水系“经络”的“药方”开出来,扎实落地。
站在浦锦街道丰收村的宅河前,河面开阔,水清岸净,很难想象两年前这里还是垃圾成堆的臭水河。“丰收村拆掉了原来堵在河道上的坝,新建了49座桥,真正实现了水系互联互通。”闵行区水务局调研员康建权道出了变化原因。
工程措施完成后,闵行对多条河道实行24小时水质动态监测,采用曝气增氧、生态浮床、配置水生动植物等方式,逐步完善水生态系统,提高河道自净能力。
“预计到2017年年底,闵行可实现新增水面面积102万m2。”吉玉萍说出的数字让人眼前一亮。
梅陇镇后浜整治后
梅陇镇后浜整治前
丰收村沿河排放口公示牌(马颖卓/摄)
管住污染源,闵行从管住排污口上做文章。
闵行区水务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这样一组数据:完成建成区内550家污染源单位截污纳管工作,新建市政污水管道44km,实施近400万m2雨污分流改造,完成8000多户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全区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91.5%,原计划3年内关闭的78家沿河污染企业1年内全部完成调整。结合“美丽家园”“美丽乡村”建设,同步推进320万m2旧小区雨污分流改造、1.4万户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工程。
整治在一时,管理靠长效。在丰收村,与河长公示牌并排而立的沿河排放口公示牌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这是闵行精细化管理的新举措。对河道沿河涉及到的排放口逐个排摸,建立排放口清单,设置标识牌,绘制入河排放口位置图,公示排污口位置编号,张贴在河长公示牌旁,便于河长巡查和群众监督。
整治后的丰收村,一带碧水绕村庄。浦锦街道党工委书记、第一总河长孙培龙说:“水环境变好带来了‘三多’,来钓鱼的人多了,水鸟多了,从中心城区来我们乡下摄影的人多了。”
下一步上海全市将启动入河排污口监管工作,做到入河排污口设置有审批、整治依规划、排污状况有监控、排污总量不超标。
孙家宅河整治前
孙家宅河整治后
58岁的塘口村村民王永芳是一名民间河长,她笑称自己是河道“啄木鸟”,发现问题马上用手机拍照上传至浦锦民间女河长系统。
闵行区积极探索全民治河新模式。“水务啄木鸟”是水务部门专门聘请的河道监督志愿者,主要职责是给河道环境和河长工作“挑刺”。从3月起,浦锦民间女河长已开展220次河道调查,发现的问题全部得到解决。
颛桥镇东七号河
闵行区人大代表康正石的另一个身份是“河代表”。闵行区人大会同区河长办建立了人大代表定点联系机制,129名区人大代表一对一认领了129条段黑臭河道,“河代表”们对照河道治理目标,定期开展巡视监督。“我们在河道整治事前、事中、事后全程进行监督。自己的家园自己要关注、要爱护。”康正石说。
目前,闵行区各街镇河长制监督员、志愿者队伍总人数已达600余名。区河长办通过各级大联动平台、12345热线等收到各类涉河投诉5535件,全部在规定时间内解决。
广泛吸纳民意,让越来越多的上海市民变成了参与者。前一阶段由上海市水务局举办的“水美上海.河道蜕变”评选活动吸引了140万人次参与投票。因参与而关注,因关注而爱护,河湖保护的良性循环正在闵行、在上海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