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吉红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种全身多系统症状综合征, 表现复杂, 患者需早期诊断和接受治疗, 以改善预后[1-3]。本研究探讨了扶正泄浊保肾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 , 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中医组, 各46例。对照组男27例, 女19例;年龄49~75岁, 平均年龄(59.25±5.25)岁 ;体重 44~82 kg, 平均体重 (63.20±6.27)kg。中医组男26例, 女20例;年龄48~75岁, 平均年龄(59.13±5.29)岁;体重44~81 kg, 平均体重(63.10±5.97)kg。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利尿剂、血糖控制等治疗方案,并给予优质低蛋白饮食, 纠正酸中毒、控制血压和纠正电解质紊乱。
1.2.2 中医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扶正泄浊保肾汤治疗,方法如下。黄芪、党参各30 g;茯苓、丹参各20 g;生地、苏梗、陈皮各10 g;枸杞15 g;制大黄5 g。湿浊加砂仁、苍术;血虚加紫河车、首乌和当归;血瘀加红花;水湿加车前子;湿热加黄连和黄柏;热毒加忍冬藤和半枝莲。1剂/d,100 ml/次, 分2次服用。两组均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尿蛋白量、血肌酐监测值、尿素氮监测值、促红细胞生成素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主要症状消失, 血肌酐降低>30%;有效:主要症状缓解, 血肌酐降低20%~30%;无效:不满足有效和显效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中医组显效32例, 有效11例,无效3例, 总有效43例, 总有效率为93.48%;对照组显效22例, 有效14例, 无效10例, 总有效36例, 总有效率为78.26%。中医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量、血肌酐监测值、尿素氮监测值、促红细胞生成素比较 治疗前, 对照组尿蛋白量、血肌酐监测值、尿素氮监测值、促红细胞生成素分别为(2.01±0.52)g/24h、(114.55±19.92)μmol/L、(10.66±1.24)mmol/L、(66.24±2.72)mIU/ml;中医组尿蛋白量、血肌酐监测值、尿素氮监测值、促红细胞生成素分别为(2.05±0.53)g/24h、(114.79±19.91)μmol/L、(10.24±1.23)mmol/L、(67.81±3.12)mIU/ml;两组尿蛋白量、血肌酐监测值、尿素氮监测值、促红细胞生成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中医组尿蛋白量、尿素氮监测值、血肌酐监测值(0.34±0.11)g/24h、(70.24±15.59)μmol/L、(8.24±0.04)mmol/L 低于对照组的(1.62±0.46)g/24h、(97.91±16.94)μmol/L、(9.91±0.11)mmol/L, 促红细胞生成素(94.13±7.26)mIU/ml高于对照组的(84.53±5.42)mIU/m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用药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恶心、轻微呕吐各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中医组出现恶心、嗜睡各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尿素氮、血肌酐等为有机物和蛋白质代谢终末产物, 肾功能正常情况下, 这些小分子物质可通过肾小球滤过, 但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而言, 其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 可导致尿潴留而增加上述小分子物质水平, 进一步加重肾功能。另外, 贫血也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主要表现, 其中, 促红细胞生成素缺乏是贫血主要原因, 这和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导致钙磷代谢障碍和引发低钙高磷血症相关[4-6]。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中医扶正泄浊保肾汤治疗, 可发挥补血活血、健脾益肾、化湿理气和排毒泄浊之功, 促进尿素氮和血肌酐清除[7-10]。方中党参可扶正祛邪, 健脾益气;茯苓泄浊;丹参活血化瘀;枸杞熟地补肾益精;苏梗化浊和胃。经现代药理学证实, 扶正泄浊保肾汤中大黄可降低血脂水平,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促进尿素氮和肌酐代谢和排泄, 改善氮质血症, 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强机体免疫力。
本研究中, 对照组采用常规利尿剂、血糖控制等治疗方案;中医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扶正泄浊保肾汤治疗。结果显示, 中医组总有效率93.48%高于对照组的78.2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尿蛋白量、血肌酐监测值、尿素氮监测值、促红细胞生成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组尿蛋白量、尿素氮监测值、血肌酐监测值 (0.34±0.11) g/24h、(70.24±15.59)μmol/L、(8.24±0.04)mmol/L低于对照组的(1.62±0.46)g/24h、(97.91±16.94)μmol/L、(9.91±0.11)mmol/L, 促红细胞生成素(94.13±7.26)mIU/ml高于对照组的(84.53±5.42)mIU/ml,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用药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恶心、轻微呕吐各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中医组出现恶心、嗜睡各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扶正泄浊保肾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确切, 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 改善肾功能指标, 提升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 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安全可行。
[1] 赵莉, 苏衍进, 马居里, 等.自拟扶正泄浊保肾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CRF(2-4期)30例疗效观察.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5,36(4):55-56.
[2] 蔡春伟.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慢性肾衰临床疗效观察.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22):147-148.
[3] 朱海慧, 马居里, 严惠芳, 等.扶正泄浊保肾汤对腺嘌呤致CRF大鼠肾功能的影响.时珍国医国药, 2012, 23(3):181-184.
[4] 马居里, 耿翠翠, 朱海慧, 等.扶正泄浊保肾汤对肾功能衰竭大鼠肾组织smad4、smad7表达的影响.陕西中医, 2013, 34(2):242-244.
[5] 杨翠兰, 万正兰.扶正泄浊保肾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亚太传统医药, 2013, 9(10):146-147.
[6] 廖成荣, 李伟, 马居里.马居里教授运用扶正泄浊保肾汤加减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经验探析.光明中医, 2014, 29(2):234-235.
[7] 杨瑞霞.扶正泄浊保肾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光明中医, 2016, 31(24):3547-3549.
[8] 张清科.泄浊消癥汤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37例的影响.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 26(9):108-109.
[9] 魏文娟.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5期(非透析)的疗效观察.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7.
[10] 沙鑫, 孙伟.孙伟运用泄浊解毒法治疗慢性肾脏病阐微.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2):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