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彦 彭杰威 黄子奇 宋伟毅 梁华辉
半月板分布有本体感受器, 可感觉来自关节及周围肌肉的运动, 对膝关节稳定性的维持发挥重要作用, 而关节镜下半月板修整将半月板部分破坏而致功能受损。平衡测试及训练系统(Tecnobody PK254)主要应用于评定及训练患者运动控制、平衡能力, 提高本体感觉功能[1]。将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7月收治30例关节镜下半月板修整术后患者应用平衡测试及训练系统, 取得较好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7月收治30例关节镜下半月板修整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2]:符合半月板损伤诊断标准, 首次行膝关节镜下半月板修整;年龄18~40岁, 无严重的内科疾病;患者知情同意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3]:合并韧带、侧副韧带损伤者;并发病影响关节;合并重要脏器受损;精神病者。中止标准[4]:不配合康复计划;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特殊变化;严重合并疾病。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常规康复组和本体感觉加强组, 各30例。
1.2 治疗方法 手术:由同一高级职称的医师完成, 根据术中情况进行半月板修整。术后康复:术前:指导练习踝泵、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直腿抬高训练。学习扶拐行走。术后:两组分别实施12周的康复训练。前2周, 在康复师监督下所有患者在康复科进行康复训练。2周后常规康复训练组执行常规康复训练计划, 本体感觉加强组在其基础上接受Tecnobody PK254P平衡测试及训练系统, 2次/周, 平时依照康复训练计划表在家执行常规康复训练计划[5]。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6]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记录术前及术后4、8、12周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并录入Lysholm评分表。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测试:主要测试本体感觉的位置觉及运动觉, 其中评分越低代表本体感觉越准确, 亦于术前及术后4、8、12周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术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与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测试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随着手术结束时间延长, 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均有所好转, 本体感觉加强组术后4、8、12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与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测试评分明显优于常规康复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4、8、12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测试评分比较( ±s, 分)
表1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4、8、12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测试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常规康复组比较, aP>0.05, bP<0.05
指标 时间 常规康复组(n=30) 本体感觉加强组(n=30) t P 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 术前 59.67±2.32 60.15±2.71a 0.7370 0.2321术后4周 71.26±3.24 74.68±3.84b 3.7283 0.0002术后8周 76.94±4.51 79.91±4.93b 2.4346 0.0090术后12周 81.56±5.15 89.15±5.68b 5.4221 0.0000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测试 术前 10.59±2.35 10.74±2.15a 0.2579 0.3987术后4周 7.51±1.15 6.23±0.91b 4.7807 0.0000术后8周 6.84±1.02 4.56±0.78b 9.7255 0.0000术后12周 5.31±0.92 3.15±1.42b 6.9923 0.0000
具有传递负荷、吸收冲击、稳定关节、协调膝关节运动等重要功能的膝关节半月板, 分布有可感觉来自关节及周围肌肉运动的本体感受器, 可维持膝关节稳定性。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 尤其在半月板部分或全切除术后, 膝关节部分本体感受破坏, 致膝关节稳定性或生物力学性能发生改变,出现反复损伤[7]。因此, 对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的本体感觉针对性治疗有其重要意义。连续测定和记录身体作用于测力台表面垂直力位置来确定身体摆动轨迹的平衡测试系统,可精确地测量人体重心位置移动的面积和形态, 定量评定平衡功能, 判断平衡功能损害的程度和类型, 评价康复治疗效果。同时平衡功能测试仪本身也可以用作平衡功能训练以提高平衡能力。因此, 临床广泛应用于康复医学和运动医学领域。Tecnobody PK254可评定及训练患者运动控制能力、平衡能力, 是集静态与动态平衡测试和训练的康复训练系统,提高本体感觉功能。该系统通过将自身“感觉”肌肉运动知觉水平和实际发生的运动水平获得持续的视觉反馈, 通过图像引导有意识控制重心, 达到训练目的, 用于关节置换术后、运动损伤的康复锻炼, 具有优良效果[8]。
本研究中, 两组患者术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与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测试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体感觉加强组术后4、8、12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与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测试评分明显优于常规康复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研究结果与刘磊等[9]、张艳勤等[10]研究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 平衡测试及训练系统可有效提高关节镜下半月板修整术后患者的Lysholm评分及膝关节本体感觉功能。
[1] 胡柯嘉 , 冯德宏 , 王凌 , 等.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2(12):1457-1461.
[2] 李中正, 王玉聪, 方镇洙 .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部分切除成形术与附加缝合术疗效比较.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2):1055-1057.
[3] 李玉周, 胡英琪, 李国平.8周常规康复训练和本体感觉加强训练对半月板术后患者膝关节本体感觉和肌力影响的比较.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12, 31(11):962-966.
[4] 程桯, 温建民, 林新晓, 等.电针对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术后功能康复的临床研究.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13(2):26-28.
[5] 张坤, 杜远立.膝关节置换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1, 32(6):464-466.
[6] 陈旭, 刘玉杰, 李众利, 等 .局麻全关节镜下半月板囊肿的清理与缝合治疗.解放军医学杂志, 2013(17):530-532.
[7] 王利玲.膝关节镜下半月板修复术后不同频率肌力训练对功能康复的影响分析.中国处方药, 2016, 14(7):106-107.
[8] 梁燕嫦.早期康复护理对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修复术疗效的影响.当代护士旬刊, 2013(1):48-49.
[9] 刘磊, 袁伟宏, 袁卫华, 等.关节镜下半月板修整术后规范康复训练的效果观察.实用医药杂志, 2017, 34(6):519-520.
[10] 张艳勤, 宋敬珍, 杨素勉.关节镜下半月板修整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中国康复, 2009, 24(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