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唑酮治疗老年期痴呆睡眠障碍的临床探讨

2018-01-18 08:22:29金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13期
关键词:本院障碍情况

金超

目前, 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与自身的生活水平都出现了明显提高, 老年人的数量也出现了增多, 社会老龄化特点十分明显[1]。在老年人当中, 老年期痴呆是目前最为常见的一种精神类疾病, 患者一旦患上该病, 会出现十分明显的智力减退,且还会伴有较多的精神行为反应[2]。老年期痴呆患者的记忆功能会不断退化, 还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语言与视空间障碍等[3]。与此同时, 老年期痴呆患者还会出现情感状态方面的改变, 其人格也会出现较大变化[4]。在这类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当中, 睡眠障碍的表现十分明显, 患者的睡眠质量会不断下降, 这对于患者的正常生活等存在极为严重的影响[5]。针对此类患者出现的睡眠障碍问题, 本院为患者选择曲唑酮进行治疗, 收到较好的临床反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6年2月~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临床诊治的所有老年患者当中选择94例老年期痴呆患者开展分析, 所有患者均接受临床检查后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相关诊断内容。本次研究得到了本院的审批, 且患者与其家属均同意参与研究, 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癌症患者、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生活无法自理患者、意识模糊患者、其他因素导致睡眠障碍患者、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年龄<60周岁的患者。按照患者用药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与优化组, 每组47例。常规组男25例, 女22例;年龄61~78岁。优化组男26例, 女21例;年龄62~7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服用多虑平治疗, 1~3次/d, 初始服药剂量为25 mg, 之后逐渐增至150~300 mg/d。优化组患者则在晚间服用曲唑酮治疗, 1次/d, 服药剂量为50~100 mg。两组患者均需要接受1个月治疗[6]。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患者的治疗效果根据其睡眠情况的好转等将其分为无效、控制以及显效。无效:患者睡眠障碍情况无任何变化, 失眠十分明显, 睡眠时间未出现任何增加;控制:患者治疗后的睡眠情况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睡眠时间出现增加但是增加<3 h;显效: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后睡眠情况恢复正常, 睡眠时间>6 h, 且在睡醒之后精力较为充沛。总有效率=控制率+显效率。对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包括恶心、头晕、食欲不振反应等, 并作以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 常规组患者无效10例,控制18例, 显效19例;优化组患者无效2例, 控制21例,显效24例;优化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74%(45/47)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8.72%(37/4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14,P=0.013<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常规组患者中出现11例(23.40%)不良反应, 优化组患者中出现2例(4.26%)不良反应, 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31, P=0.007<0.05)。

3 讨论

老年期痴呆是目前临床当中十分常见的一种老年疾病,患者主要包括老年性痴呆、血管性痴呆等多种类型[7]。老年期痴呆患者在发病之后, 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情绪障碍、思维功能障碍以及记忆能力障碍、认知能力障碍等[8]。与此同时,患有该病的患者还很容易出现睡眠障碍症状, 患者的睡眠结构会变得较为混乱, 睡眠时间也会缩短[9]。睡眠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更会加重患者的行为症状等, 加快患者的衰退进程, 患者的家庭成员也会受到严重影响[10]。在此背景下, 为患者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案较为关键。

临床在此类患者的药物治疗当中, 一般会选择多虑平等药物, 这类药物虽然也有镇静催眠的效果, 但是副作用相对较多, 患者的认知功能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这样就给患者的治疗带来明显限制。本院在这类患者的药物治疗当中选择曲唑酮, 药物的有效成分在进入患者体内后, 会抑制5-羟色胺的再吸收, 也能有效阻断患者的H受体以及α-肾上腺素受体, 更可以对患者体内的组胺受体进行有效阻断, 这也是其产生治疗效果的主要原因之一[11-15]。曲唑酮与临床其他常规药物相比, 抗胆碱作用很弱, 耐受性较好, 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而言存在较好的应用效果, 患者服药之后, 除了睡眠障碍情况会得到较好改善, 部分患者存在的焦虑、抑郁等情况也会得到有效缓解, 这对于患者的治疗而言也十分关键。

在本次实验中, 两组患者入院之后均分别接受不同的药物治疗。在对比相关的临床指标之后可以看出,治疗后, 常规组患者无效10例, 控制18例, 显效19例;优化组患者无效2例, 控制21例, 显效24例;优化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74%(45/47)明显高于常规组的78.72%(37/4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114, P=0.013<0.05)。常规组患者中出现11例(23.40%)不良反应, 优化组患者中出现2例(4.26%)不良反应, 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231, P=0.007<0.05)。从此次研究的数据可以看出, 曲唑酮在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存在明显优势。

综上所述, 针对临床中患有老年痴呆且出现睡眠障碍的患者治疗药物选择来讲, 曲唑酮可以有效保证患者的临床疗效, 并且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该药物可作为此类患者临床治疗中的首选药物加以推广。

猜你喜欢
本院障碍情况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基层中医药(2020年5期)2020-09-11 06:32:02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数码世界(2019年12期)2019-12-01 00:48:21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新情况新举措
工会信息(2016年4期)2016-04-16 02:39:21
新情况新举措
工会信息(2016年1期)2016-04-16 02:38:49
文房四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