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中医“眩晕”病名的思考※

2018-01-18 05:26王新志
中医药通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眩晕主症外延

● 王 灿 王新志

病名是中医在长期临床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的重要概念,是中医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辨病是中医临床不可缺少的内容[1]。而“眩晕”作为以主要症状命名的疾病,其病名内涵欠清,外延过泛,不利于中医规范化、临床经验的总结和学术思想的交流。笔者在此谨以“眩晕”病名的欠缺之处发表一二拙见。

1 “眩晕”病名的历史沿革

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眩冒”。在《内经》认为,眩晕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多种因素有关,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灵枢·卫气》说:“上虚则眩。”《灵枢·大惑论》中说:“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

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2]说:“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至宋金元时期,对眩晕的概念、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宋代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3]最早提出了“眩晕”的名称:“夫寒者,乃天地杀厉之气……肾中之,多使挛急疼痛,昏不知人,挟风则眩晕,兼湿则肿痛。”宋代严用和《重订严氏济生方.眩晕门》[4]则最早把“眩晕”作为本病正名记载。《丹溪心法·头眩》[5]中强调:“无痰不作眩”,提出了痰水致眩学说。明清时期对于眩晕发病又有了新的认识。《景岳全书·眩运》[6]篇中指出:“眩运之证,虚者居其八九”,强调“无虚不作眩”。《医学正传·眩运》[7]言:“大抵人肥白而作眩者,治宜清痰降火为先而兼补气;人黑瘦而作眩者,治宜滋阴降火为要,而带抑肝之药”,认为治疗眩晕当分别针对不同体质及证候,辨证论治。

及至近现代,后世医家有关著作均沿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的记载以“眩晕”作为本病证的正名。

2 眩晕的内涵和外延

通过对“眩晕”病名历史沿革的分析,结合临床实践,目前将眩晕定义为: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常同时并见,故称为“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8]。眩晕的病因主要有情志、饮食、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方面,其病性有虚实两端。虚者为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空。病位在头窍,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本病病性以虚者居多,正如张景岳谓“虚者居其八九”,亦可见本虚标实之证,其常见病证有肝阳上亢、痰浊内蕴、瘀血内阻、气血亏虚、肾精不足五种,各证候之间不是完全独立的,常可相互转化或不同证候相兼出现。如脾胃虚弱,气血亏虚而生眩晕,而脾虚又可聚湿生痰,从而形成气血亏虚夹痰湿中阻之证;再如肾精不足,本属阴虚,肝肾同源,肝肾阴虚日久,阴虚阳亢,从而形成肾精不足兼肝阳上亢之证等。故眩晕的治疗,应在辨清各证候的基础上,分清标本缓急,分别采用平肝、熄风、潜阳、清火、化痰、祛瘀等法以治其标,补气养血、滋养肝肾等法以治其本。

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多发于中老年人。临床主症是头晕与目眩,常慢性起病,反复发作,逐渐加重,也可见急性起病者。本病反复发作,不仅可妨碍日常生活和工作,也可致患者情绪不佳,影响心理健康。眩晕轻症经休息或治疗可很快痊愈,重症可发展为中风、厥证或脱证而危及生命。

眩晕的范畴其实是比较广的,“头旋眼花”“眩运”“眩”“目眩”“眩冒”“头旋”等作为本病证的异名,多归属于眩晕病的诊断。可见,临床诊断眩晕,并未悉俱其头晕与目眩的主症,这大大增加了眩晕的范畴,但同时也使其外延过泛。

3 “眩晕”病名的再思考

眩晕作为临床常见病证,其诊断的外延过泛,很大可能会使其内涵模糊、混杂,从而出现病证不相符的诊断,这会大大降低下一步辨证选方的准确性。因此,应该进一步规范“眩晕”的病名,使用更加准确、更加细化的中医病名。通过对“眩晕”病名历史沿革的分析可知,“眩晕”病名的诊断更加偏重于“眩”,而只是兼顾“晕”,可临床诊疗中的很多患者往往只以头晕为主症,而无“眩”的表现,这时再以“眩晕”为诊断是否真的恰当?为了更加直观、清楚,我们为什么不直接以“头晕”为病名进行诊断呢?另外,在临床诊疗中,另有一些患者,他们既不“眩”也不“晕”,而以头昏、头懵等单一症状为主症,对于这些患者,我们往往也是作“眩晕”的诊断,这样真的合适吗?诚然,笔者认为是不恰当、不合适的。

任何学科都是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医病名学术也不例外[9]。我们不仅要从蕴藏前人丰富经验和理论的历代医籍中整理、挖掘中医病名,更要结合临床实际,承古拓今,合适者用之,不合适者改造之。笔者认为对于中医“眩晕”病名,我们可以予以保留,但对于不适合“眩晕”诊断的上述其他症状,我们完全可以以主症另立它名。

中医学的病名,有很多是以主症命名的,如眩晕、腹痛、咳嗽、呕吐、腹泻、心悸等,总结中医疾病的命名方法,以主症命名,毋庸置疑是占有一席之地的。若认为主症一概不能作为病名,而必须以疾病内在的病理本质作为病名,那是不符合中医学当前的客观实际的[10]。另外,主要症状是患者感觉到的主要痛苦,它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疾病的本质属性,所以,将头晕、头昏、头懵等作为新病名是完全可以的。

然而,如果只是简单地提出“头昏是以头部昏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这是不够科学、不够规范的。病名的确立必须要能对疾病的内涵与外延做出明确的规定,在这一点上西医病名的界定是比较清楚的,那么我们能否在西医病名命名的理论基础上寻求中医病名的突破呢?就眩晕和头晕来说,西医学目前对眩晕和头晕已有不同的表述,认为眩晕是人对空间定向的一种运动幻觉,出现自身或环境的旋转、摆动,常伴眼球震颤、躯体不稳和迷走神经激惹(症见恶心、呕吐、大汗、面色苍白);而头晕多表现为头重脚轻、头脑麻木,眼花,一般不伴眼球震颤、倾倒,发作时没有外界环境或自身旋转的运动觉。但眩晕和头晕在西医学中并不是作为病名独立存在的,而多作为临床疾病的伴随症状,所以从西医角度来寻求对中医“眩晕”病名的突破,是有一定难度的。

可见,新病名的确立是非常严格和严谨的,其内涵的清晰描述和外延的准确界定是新病名成立的关键,至于如何对以上所提的新病名作出内涵的描述和外延的界定,笔者对此思虑并不成熟, 期望能与诸位同道共同探讨。

4 总结

病名诊断是中医学术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规范中医病名,准确地确定每一病名的内涵与外延是中医学发展的迫切需要,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实践意义。对“眩晕”这样以主症命名的中医病名,有其自身的含义、使用特点和范畴,若不能对之进行明晰的界定,必然会影响学习者对它的准确把握。通过分析“眩晕”病名的历史沿革,结合临床实际,可以看出“眩晕”病名的内涵欠清、外延过泛,有很多不以眩晕为主症的疾病往往也作“眩晕”的诊断,这很不利于下一步的临床诊治。因此,笔者认为可以按照中医理论体系,在继承原有病名的基础上,联系临床诊疗实际,创新、细化、扩展中医病名,如将头晕、头昏、头懵等以主症命名法立为新病名,至于如何对这些新病名作出内涵的描述和外延的界定,则需要广大医林同道共同探讨,逐步试行。

猜你喜欢
眩晕主症外延
基于多种方法融合的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主症选择研究
寻常型银屑病主症量表反应度测评研究
不寐常见方证与药证辑要
应用于半导体工业的硅外延炉发展历程
平面低压降肖特基二极管外延氧化工艺
常规针刺加四关穴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33例临床观察
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2017年版)
入坑
突发性耳聋伴眩晕的临床特征探讨
爱情的内涵和外延(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