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峰
(清原满族自治县国营英额门林场,辽宁清原 113306)
森林对于环境的改善是十分明显的,同时林业的发展也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营林生产对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如何科学地进行营林生产,促进林业的不断发展,充分地对林业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处理好营林生产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当前林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林业发展方面投入了不少的人力和财力,营林生产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十分明显。营林生产的技术手段、装备、规划等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林业的产出附加值小,生产效益低,在资金投入方面相对不足,这也导致林业生产的研发受到影响,林业科技水平低,缺乏创新产品,导致我国林业整体的产出水平仍处在低位。
近年来,我国大规模推进城镇化建设,导致绿地面积逐年减少,我国森林蓄积率较低,人均森林占有面积较少,再加上林业管理不严,对于林业资源的无序开发利用,导致我国的林业资源不断减少,虽然每年都在不断进行营林生产,但发展的速度仍低于林业减少速度,导致我国的林业资源一直呈现加速减少的态势。
近些年营林生产的力度不断加大,但从总体来看,缺乏科学规划,营林生产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是苗种单一,导致营林形成不了生态群落,易受病虫害侵袭,成活率低,难以形成有效的利用林。二是营林生产的产品结构仍以初级产品为主,生产目标以木材为主,结构单一,整体产业缺乏延伸度,形成不了有规模的副业加工产业,缺乏市场竞争力,产出效益较低,对于林业经济的发展产生较大阻力,林业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我国的林业管理体制沿用多年,传统的管理方式及思维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在管理手段上往往过于宽泛,属于粗放式管理,经营体制相对僵化,导致林业的发展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林业的产出目标脱节于市场需求,难以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缺乏竞争力。体制的限制及手段的落后,影响了营林生产与市场的融合,制约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营林的发展过程中,环境问题已成为人类生存的头等大事,没有良好的生存环境,再好的经济发展也毫无意义。近年来的恶劣天气对人类提出了严重警告,雾霾、沙尘暴、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无疑都是自然环境恶化的结果。要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认识到森林对于人类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爱护树木,形成全民重视林业发展的势头,积极进行营林生产,减少采伐,确保林业资源不断补充,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要充分认识到科技在营林生产中的作用,不断加大资金投入,进行科技研发,用科技手段来进行现代化的营林生产,改变过去的粗放式生产模式,运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先进设备及技术进行生产,对林业资源形成有力的保护,同时促进林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与科研部门及大专院校建立合作平台,把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投入到生产实践中,发挥科技的力量。另外,要加大木材深加工的研发力度,促进林业产业链的延伸,提升林产品的附加值,提高林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发挥林业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作用。
要走出去,引进来,到世界发达国家进行考察学习,学习发达国家的林业管理经验,引进适合本地特色的管理方法及手段。结合实际情况,探索新时代的林业发展管理模式,改变传统落后的管理手段,完善林业的运行机制和体制,促进营林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林业的发展创造优良环境,使林业发展在市场经济中具备一定的自由度,管理空间更放大,充分发挥林业市场的主体作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营林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只靠投入是难以维持的,必须要提高自然的造血功能,也就是要提高市场竞争力,提高林业产品的经济效益。在营林生产中,要科学规划,努力创造适合林木生长规律的环境,丰富林业结构,改变树种单一的局面,同时要结合市场需求,丰富林木及林产品品种,加大对林产品的深加工力度,延长林产品的产业链,提高林业附加值。充分认识林地的资源优势,开展多种经营,实现林间套种,发展林农经济、林药经济及林业特产经济,开展农家乐、周末游等林业旅游项目,提升营林生产的自身效益。
在新的发展态势下,营林生产面临许多困难,同时也有许多机遇,林业工作者要认真分析,寻求解决之道,同时也要看到机遇,改变思路,用科学的发展视野面对林业的发展,在营林生产过程中要兼顾经济、社会、生态等多方效益,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促进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