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帅 蔡晓博 徐成钢
在恶性肿瘤疾病中, 直肠癌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 位于大肠部位, 严重危害着患者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此疾病致死率较高[1], 临床通常采取手术治疗, 可取得较佳效果, 但传统开腹手术可能会导致多种并发症发生, 对预后效果产生不利影响。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腹腔镜微创术应用越来越广泛, 在直肠癌治疗中优势明显。本文旨在探讨老年直肠癌予以腹腔镜微创术治疗的临床价值, 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8月21日~2017年2月11日收治的老年直肠癌患者62例, 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1例。对照组患者男女比19∶12, 平均年龄(67.05±3.21)岁, TNM分期:Ⅰ期10例, Ⅱ期12例,Ⅲ期9例。观察组患者男女比17∶14, 平均年龄(67.23±3.04)岁, TNM分期:Ⅰ期8例, Ⅱ期11例, Ⅲ期1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采取传统手术, 按照相关标准严格实施手术操作, 全身麻醉后, 做一切口于下腹部正中(绕脐),乙状结肠系膜予以分离后, 将系膜下血管结扎, 并实施淋巴结清扫、盆腔游离等操作, 直肠采用闭合器切断后, 吻合肠管(灌装吻合器), 最后将切口缝合, 完成手术。
1.2.2观察组 患者予以腹腔镜微创术, 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引导患者保持头低足高位(截石位), 略微右倾, 做一切口于脐孔上2.5 cm位置, 保证切口长度为1 cm, 之后建立气腹, 将腹腔镜镜头(30°)置入, 操作孔分别作于两端麦氏点, 置入分离钳, 主操作孔作于右锁骨中线与髂前上棘水平线相交位置, 长度约为10 mm, 查探腹腔, 了解粘连、肿瘤大小及浸润等情况, 之后以肛缘、肿瘤下缘距离为标准, 选择低位切除或经腹会阴联合切除, 分离肠系膜, 清扫淋巴结。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操作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操作时间为(176.78±4.23)min, 失血量为(247.08±7.95)ml, 住院时间为(14.39±2.66)d,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4.16±1.15)h;观察组患者操作时间为(138.67±5.17)min, 失血量为(178.59±6.20)ml, 住院时间为(7.11±1.83)d, 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2.05±0.67)h, 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出现吻合口瘘2例、粘连性肠梗阻4例、感染2例, 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81%;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感染、1例吻合口出血, 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4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直肠癌通常与生活习惯、病史、遗传等因素有一定关系,近几年来, 其发病、死亡率均逐渐增高, 传统开腹手术创伤性较大, 可出现感染、肠梗阻等多种并发症,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普及, 其在直肠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3], 具有创伤小、预后佳等优势。针对老年患者而言, 其身体素质相对较低, 手术耐受性不佳, 出现危险事件风险更高, 而腹腔镜的使用则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提高其手术耐受性,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老年或体质较弱者中尤为适用。
相比传统开腹手术, 腹腔镜术式创伤更小, 利于术后尽快恢复, 同时还能够减少手术疼痛感, 避免不良应激。腹腔镜微创技术在良性或恶性肿瘤疾病中[4,5], 应用效果较佳,能够通过腹腔镜对病灶进行多角度、深层次观察, 直接评估其病变程度,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避免盲目性操作, 体现了手术的灵活性。此技术不需要借助吻合器, 采取体外吻合处理, 能够减少手术费用, 且术野开阔, 可促使病灶彻底清除,穿刺孔使用抗癌药物冲洗, 以防种植转移现象发生。另外,腹腔冲洗采取蒸馏水进行, 可大大降低腹腔种植转移风险。输尿管附近的解剖操作以双极电凝进行, 取代超声刀, 能够避免损伤输尿管, 且能减少手术费用, 同时, 此技术可达到无瘤手术要求。腹腔镜微创手术在老年直肠癌治疗中, 具有创伤小、外形美观、预后佳等优势[6-10]。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操作时间、失血量、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45%, 对照组为25.81%,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腹腔镜技术的使用在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方面优势明显, 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更佳, 预后效果的提高也缩短了住院时间, 主要是由于此技术相比传统手术处理的器官更少, 对肠道器官干扰更少, 另外, 传统术式操作时间较长, 还会增加凝血因子消耗, 无法对出血量进行有效控制。腹腔镜技术可起到一定生理功能保护作用, 加之不会对腹腔造成过多干扰, 其肠梗阻、感染等事件发生风险更低。
综上所述, 老年直肠癌予以腹腔镜微创术治疗, 临床价值较高, 可有效控制病情, 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少, 值得应用。
[1] 邱枫, 王今.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手术近期疗效对比.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13, 34(5):689-692.
[2] 顾梅, 龚荣花, 尹恩静, 等 .腹腔镜直肠癌术中低体温相关因素及其护理进展.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10):878-880.
[3] 葛磊, 王海江, 赵泽亮, 等 .腹腔镜中下段直肠癌根治手术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中华医学杂志, 2012, 92(2):98-101.
[4] 张岩, 韩俊, 张伟国, 等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医学与哲学, 2017, 38(14):28-30.
[5] 张逖, 张建都, 王泰岳, 等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156例疗效观察.山东医药, 2013, 53(23):81-82.
[6] 宋娟, 曾冬竹, 牟文莲.腹腔镜微创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疗效.中国老年学, 2013, 33(16):3998-3999.
[7] 李文第.腹腔镜微创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疗效研究.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 37(2):232-233.
[8] 贾建华.浅义腹腔镜微创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国保健营养, 2016, 26(27):156.
[9] 邓少博.腹腔镜微创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疗效观察.中国实用医药, 2017, 12(13):68-69.
[10] 王曼.腹腔镜微创术治疗老年直肠癌患者的疗效评价.今日健康, 2016, 15(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