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董波教授为第二批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辽宁省名中医,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三十年,具有扎实的中西医基础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吾师遵从“阴阳者,天地之道也……治病必求于本”“治病之要诀,在明白气血”理论,强调治病重在调和气血、阴阳。胸痹心痛病机为本虚标实,气血失和产生痰瘀,痹阻心脉,发为胸痹心痛,随疾病发展,致阴阳失和,对此,吾师立“和法”,提出“和气血、和阴阳”,拟养心通脉膏应用于临床,疗效确切,现综述如下。
《素问·调经论》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五脏之道,皆出于精髓,以行气血,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指出人的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若气血失和,诸病乃生。气血失和,指气血偏盛偏衰或气机紊乱造成气血流通不畅。阴阳失和,乃因阴阳偏盛偏衰或阴阳俱损致其对立制约关系失衡。《灵枢·百病始生篇》说:“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裹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说明气机紊乱是痰瘀形成的决定因素[1]。痰瘀相互搏结,停积于内,又会阻滞气机,痰瘀、气机二者可互为因果。胸痹心痛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心阳、心气不足,血行不畅,则气机紊乱,而使痰瘀形成;痰瘀阻滞经络,痹阻心脉,胸阳不振,心失濡养,发为胸痹心痛病。
2.1 和法古代源流 和法是中医主要治法之一,其治法精神源于《黄帝内经》[2]。《素问·生气通天论》中云“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此处“不和”是病理,“和之”是治法[3],道出疾病的根本在于阴阳失和,治疗应调和阴阳。《伤寒论》汲取《黄帝内经》中关于“和”的治法精神,并用于临床,虽然不少条文中未明言以“和”治之,但后世认为属和法或是和法方剂。金·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论述:“伤寒邪气在表者,必渍形以为汗,邪气在里者,必荡涤以为利,其于不外不内,半表半里,既非发汗之所宜,又非吐下之所对,是当和解则可矣,小柴胡为和解表里之剂也”,此后医家都沿用此种说法[4]。
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有云[5]:“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和之为义广矣,亦犹土兼四气,其于补泻温凉之用,无所不及,务在调平元气,不失中和之为贵也”,论述“和之为广义”、采取多种兼治法,目的使机体恢复“中和”。
清代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提出“和”为中医学治疗八法之一,指出“伤寒在表者可汗,在里者可下,其在半表半里者,唯有和之一法焉。仲景用小柴胡汤加减是已”,对“和”的概念仍局限于和解少阳。文中“有清而和者,有温而和者,有消而和者,有补而和者,有燥而和者,有润而和者,有兼表而和者,有兼攻而和者。和之义则一,而和之法变化无穷焉”亦是对和解少阳之法的随证变化运用[6]。
清代戴北山在《广温热论》中指出:“寒热并用之谓和,补泻合剂之谓和,表里双解之谓和,平其亢厉之谓和”不再将和法局限于和解少阳,其认为“和法者,双方并治”,自此扩大和法的应用。
2.2 现代学者对“和法”的研究 现代医家对于“和法”的研究较多,并未形成一致的见解。对于“和法”理解大概有以下几方面:①和法是中医治法总则,诸法统称[7];②和法是一种以治疗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相对立关系性质的病因共同引起的病机较复杂病症的治疗方法[8];③和法是纠正人体失和状态的微调法[2];④和法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治法组成的复合法[9];⑤和法是治疗少阳经证或半表半里证的一种治法[10]。
2.3 吾师对“和”的理解 吾师基于《内经》理论,对于“和”的理解有调和、和缓、和谐之意。调和,指调整失去平衡的气血脏腑阴阳,如《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而和之,是谓圣度”。和缓,指用药适当,攻伐有度,勿伤其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气有高下,病有远近,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和谐,指机体功能的正常状态,如《灵枢·本脏》云“血和”“卫气和”“志意和”“寒温和”等等。
吾师纵观历代医家对“和法”理解,认为“和法”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和法”是总的治疗原则,或温清消补、或表里双解、或寒热并用、或攻补兼施、或诸法并用等,目的均为了使气血、脏腑、阴阳偏盛偏衰趋于平衡,机体恢复“和”的状态。狭义“和法”为八法之一的和法,是指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在临床应用中,吾师辨证论治,和而有据,灵活运用和法治疗疾病。
2.4 “和气血、和阴阳”治疗胸痹心痛 胸痹心痛的发生与气血不和关系密切,随着病情发展可致阴阳失和,对此,吾师治疗上立“和法”,提出“和气血、和阴阳”,拟养心通脉膏应用于临床,疗效确切。胸痹心痛病机为正虚邪实,治疗应标本兼顾,补益气血阴阳、化痰祛瘀,吾师主张补益不可“呆补”,要行气活血以输布气血阴阳,诸法并用,以求气血充盈、流通顺畅,阴阳充足、归于平衡,恢复机体“和”的自然状态,因此吾师立“和法”治疗胸痹心痛。“和气血、和阴阳”包含4层意义:①补益气血阴阳,以恢复气血阴阳充足;②行气活血,使气血阴阳得以输布周身,以防补益太过而滋腻留邪;③化痰祛瘀,祛除体内邪实,使气血流通顺畅;④用药和缓,攻伐有度,勿伤其正。
养心通脉膏由党参、黄芪、当归、白芍、阿胶、玉竹、黄精、肉桂、菟丝子、酸枣仁、陈皮、川芎、丹参、红花、法半夏等28种药物组成。方中党参、黄芪、当归、白芍、阿胶、玉竹、黄精、肉桂、菟丝子等补益气血阴阳,其中黄芪补气同时兼顾升阳,炙甘草补益心气,“助参芪成气虚之功”,菟丝子等补肾阳以振奋心阳,再加肉桂补火助阳、引火归原,以鼓舞气血生长,当归、白芍、阿胶等滋阴又养血以助心行血,黄精则气阴双补,玉竹养心阴、清心热,配伍酸枣仁等助养心安神之力。陈皮、川芎等行气活血,使补益的气血阴阳得以疏布、濡养周身,《本草汇言》有云:“芎穷·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虽入血分,又能去一切风,调一切气”。丹参、红花、法半夏等化瘀祛痰,《本草便读》有云:“丹参,功同四物,能祛瘀以生新,善疗风而散结,性平和而走血……为调理血分之首药”,丹参活血化瘀兼有生新之效。全方消补兼施,标本兼顾,共奏“和气血、和阴阳”之效。
董波教授运用和法治疗胸痹心痛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吾师拟养心通脉膏,综合运用补益、行气、化瘀、祛痰等“和气血、和阴阳”,治疗胸痹心痛,应用于临床,疗效确切。
[1] 曹升荣.论痰瘀合而致病[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10):151-153.
[2] 何新慧,张苇航,朱娇玉.和法析要[J].中国医药学报,2004,19(3):160-161.
[3] 孙榕.《内经》和法特点初探[J].时针国医国药,2009,20(1):249-250.
[4] 赵瑞宝.“和”法源流浅析[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10(5):7-8.
[5] 明·张景岳,著.李玉清等校注.景岳全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650.
[6] 郭鹏,孔伟.和法的概念及其实质浅论[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30(6):437-438.
[7] 徐宜兵.诸法并重“和”为总则[J].吉林中医药,1996(3):2-3.
[8] 孔伟.和法源流考[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8(5):5-6.
[9] 巢因慈.论和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13(6):327-328.
[10] 时乐,吴晓琦,李云.浅论和法的内涵与外延[J].新疆中医药,2003,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