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禁伐过渡期内东北林业企业经济问题研究

2018-01-18 07:14王传艳吕佳豫谷笑笑
北方经贸 2018年1期
关键词:林业局林区管护

王传艳,吕佳豫,谷笑笑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150036)

九十年代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国有林区出现的“两危”问题经逐步调整或有序改善,2015年全面禁伐使林业企业面临着新一轮的经济困难:企业债务加重,财务紧张,人员安置压力大。在此新旧危机的转折点上,林业企业存在着经济危困有回返的可能,因此,加快化解林业企业经济问题迫在眉睫。

一、林业企业现状

(一)债务繁重

从九十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国有林场就呈现出经济危机,资产负债率始终高于50%的警戒线,2017年全面禁伐过渡期内,缺少有效收入来源,企业不能自给自足,补贴不足以维系企业的正常运转,导致债务加重。

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重点国有林区共有金融机构债务209.9亿元,由于天保工程二期木材产量进一步调减和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停伐,造成重点国有林区的森工企业无力偿还的债务达133.1亿元。另外,企业负担的公益型、管理型、福利型的社会职能,在改革转型期难以完全及时剥离,仍需企业承担。

(二)财务紧张

据调研统计,汪清林业局全面停伐后,2016年全年的天保资金补助以及森林管护和培育在内的林业补贴收入为2亿元,林业局内部的全年各项支出为2.4亿元,全年的资金的缺口为4000万元。露水河林业局资金缺口5.05亿元。黄泥河林业局贷款总额在1.6亿元,资金缺口4000万元。据调查,一些林业局资金周转紧张,靠着借贷还贷,或申请定期结付贷款利息来维持生计。

另外,国家资金实际到位率不高,企业经济效益差,[1]造成财务紧张。以黄泥河林业局修建管护站为例:2017年东北三省遇特大洪水,对一些基础设施的修护过程中,建立一个基础森林管护站需要15万元的建设资金,而到达林业局的补贴资金是5万元。

(三)人员安置压力大

改革推进之际,关于森工企业下属木材加工等落后产业接连破产,如何安置相关下岗职工问题尤为突出。

改革以后,落后产业的淘汰出现了剩余人员的安置问题:由于地方政府无力接纳林业局下属企业下岗职工,职工在地方得不到编制,转而由企业负责。从开发初期的大企业小社会发展到今天的小企业大社会,从靠木材利润来负担政府到企业自身发展困难,林区职工人数与企业承受能力的严重失调,直接影响职工就业和生活质量。[2]

另外,基于2015年重点国有林区718户样本数据调查结果,重点国有林区的人均年收入水平如下。

表1 林区人均年收入表[3]

虽然收入情况不同,但人均年收入介于10001元与20000元之间的家庭占比最大,占42.1%。[3]相较于2015年农、林、牧、渔业行业平均工资31947元明显偏低。林业职工工资水平虽然逐年上涨,但上涨幅度较小(涨幅100-200元/月),与全国所有行业平均工资水平距离拉大,由职工的收入也可以反映出改革之际林业企业面临经济困难。

二、原因分析

(一)产业结构单一

在全面禁伐以前,林业企业是集营林、采运、林产品加工于一体的发展模式,全面禁伐后,缺少有效的原料供给,支柱产业面临破产,林业企业进入资金周转困难的窘境。

长期以来,国有林区以木材经营为主要目的,截至2015年,重点国有林区累计提供商品材近11亿立方米,据报道,全国二分之一的商品材来自国有林区,而国有林中,一半以上是天然林。某林业企业描述原料采购成本与天然林禁伐之间的关系:“受天然林禁伐、限伐政策影响,导致本地木质原料供应量持续下降,迫使公司不断扩大收购半径,木质原料收购成本维持高位,原料成本高企。”而改革全面启动之后,林业企业的原料供给更加紧张。

地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应是地域经济多元化、产业结构高度化,地域城镇化模式。同样,林业经济的发展也需要符合这个模式。北欧的芬兰林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尽管林业产业结构向高度化递进,林业产值的绝对量在增长,但以林木为原料的产业链在整个国民总产值中的份额却在下降,由1960年的15%,降至1983年的9%左右,其实质是单一经济向多元经济的转变。与此相对照,东北国有林区单一的林业经济结构和林业产业的低构化,与林区地域城镇化是极不协调的。[4]

(二)自主创收的积极性不高

东北国有林区是以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发展起来的,林区管理体制政企合一,政企分开困难较大,与林区单一的林业经济结构也是紧密相关的。单一的林业经济结构,使得政府在经济上过分依赖于林业企业,而企业一旦经济状况欠佳时,也寄希望于政府庇护。[4]

(三)历史遗留问题

在国有林区的改革推进之际,越是历史久远的林业局改革遗留的问题越是突出。其中“人”的问题尤为突出:越是建造年份早的林业局,离职退休人员越多,工资支出也就越多;下属被淘汰的落后产业多,人员的安置问题就会更多;政企分开以前,国有森工企业肩负着林区社会全部政社性职能,文教卫生、公检法司、公共事业等,转型交接的空隙,社会职能要承担,主要收入来源大幅度减少,所以林业企业负担的资金压力就会更大。

三、对策及建议

(一)林区职工自主创业

如何的妥善安置待业职工的就业问题是发展现代林区经济的前提。最根本的解决方案就是自主创收、自食其力,鼓励剩余劳动力自主创业。仿效发达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方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发展林下经济,包括林下种植,林下养殖,以及林下采集等多种的林下经营模式,进行农业生产经营、个体工商业经营等,增加林区职工收入,改善民生。

(二)林业企业加快生产模式转型

基于维护生态效益的总目标,实现森林资源的绿色可持续经营、林业企业的生产方向转型,实现由单一提供木材产品向主要提供生态产品转变,由注重利用林木资源向综合利用林地资源转变。

1.发展服务业。发展特色经济林、旅游、野生动植物驯养繁育等绿色低碳产业。如:敦化老白山旅游、大砬子森林公园等,林业企业就其所辖的非天然保护林林区在生态建设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旅游开发。

2.组织科技创新。在已有的科研基础上围绕生态建设、森林经营与保护、林木良种培育等七大领域,组织林业科技工程技术研究,吸收人才,做一方科研主力军。以露水河红松种子园为例:种子园进行林木遗传育种为核心的红松基因改良研究,与东北林业大学等单位共同协作攻关,形成可实践性的研究成果。

3.发展林下生态经济。在林业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中注重林下生态经济的发展。扩大林禽、林药、林菌、林菜等的生产规模,规范其生产方式,做好林下绿色产品的深加工,形成特色产业链。

4.发展对外经济。依靠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边境贸易,充分利用俄罗斯的森林资源和其他生物资源,扩展企业的产业发展渠道。

(三)注重因地制宜获取政策支持

财政部通知中将育林基金征收标准降为零,通过增加中央财政均衡性转移支付、中央财政林业补助资金、地方财政加大预算保障力度。企业应根据改革前后对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管理工作的投入,因地制宜获取财政部对天然林保护工程包括森林抚育管护方面的补贴。

以汪清林业局为例:与其他的林业局不同的是汪清林业局承担了虎豹公园和国家森林公园建设任务,停伐之后林业局在维系基本运营支出显出疲态。据有关数据统计,由于建设公园占据原有的红松等承包林基地等造成的收入减少幅度在50%以上,所以在项目在建设初期,申请财政补贴时对项目建设方面的描述应更加具体化,对基础设施等建设方面的申请更加细致化。

以和龙林业局为例:和龙林业局地处中朝边境,所辖林场有69公里的边境线,森林管护站也承担着国家边防任务,所以边境管护在管护人员、管护设施、管护资金方面,应系统评估,综合考虑,申请对相关人员、政策、资金的支持与补助,进而解决林业经济困难问题。

总之,一方面,在生态建设的基础上,思考如何进行生产模式的根本转变,进行科技创新解放人力。另一方面,应深入思考如何提高林业企业的企业竞争力,为企业补充新鲜血液,真正地做到自食其力,进而推动整个东北地区经济的发展,为国家的林业经济技术改革作出贡献。

[1]王兰会,邹静韵.林业职工工资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级面板数据[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2] 刘厚根.森工企业林业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12(1).

[3] 朱洪革,胡士磊.重点国有林区职工家庭贫困类型及影响因素研究[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7(1).

[4] 黄和亮,张 静,谢永添.东北国有林区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林业经济问题,1992(2).

猜你喜欢
林业局林区管护
安徽省进一步加强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后期管护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分布对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及比例的影响
省林业局举行系列活动庆祝建党100周年
寒冷天气 咋管护羔羊
谈如何做好海伦市天然商品林管护工作
浅谈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新形势下林业党建工作的策略
张学勤:我为林区建设“鼓与呼”
试述大杨树林业局森林资源经营管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