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瑞华
在2011版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实施建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閱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在这样的背景和环境下,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和价值被广泛重视,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也应运而生。目前,整本书阅读教学是指以师生共读同一本书为载体,以整本书为教学内容,有计划地开展读书活动,在学生的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分享过程中,用适当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学生发展语言、锻炼思维、丰富体验、完善自我,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一、激趣课:激发阅读兴趣,引发阅读期待
激趣课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其对即将开始的阅读之旅充满期待。在学生还未接触到书时,阅读指导就应开始。而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则需要根据具体书本的特点进行设计。
赏读法。学生阅读前,教师精心挑选几个精彩片段,绘声绘色地读给学生听,引起他们探究书本内容的兴趣。比如,在《时代广场的蟋蟀》这本书的导读课上,教师可以朗读书中的一个片段,问学生:“你觉得这段话中描绘的声音是一种怎样的声音?”“听到这儿,你想知道什么?”简单介绍主人公蟋蟀柴斯特后,又陆续展示出描写另外三个主要人物的片段,再让学生根据这几段文字说出这些人物给自己留下的初步印象。至此,学生们对音乐天才柴斯特和塔克老鼠、亨利猫、小男孩玛利欧之间发生的事已充满了好奇,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阅读。
猜读法。猜读法是指在阅读前,对书本的相关内容进行大胆的猜想。如在《想赢的男孩》的导读课上,可以告诉学生书的主人公是个男孩,书名是《xxxx的男孩》,接着让学生猜这会是个怎样的男孩,在学生把自己能想到的形容“男孩”的词语都用上去后,教师再公布答案,即使没有一个人猜对,也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再让学生猜测,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拆读法。拆读法即先不看书本,而由教师带领学生了解书本正文之外的其他部分,获取与书本相关的重要信息。一般来说,一本书的封面、书脊、封底、前后勒口,不管是图案、文字、颜色还是背景设计都有深刻的含义。在阅读前,指导学生关注这部分内容,从而了解书的作者、故事背景、内容大概、文学价值等,帮助学生接下来能更好地理解作品。
二、推进课:关注阅读进程,引领深入思考
联系具体内容,解读人物特征。以《电车上的陌生人》的阅读推进课为例,在初读结束后,让学生联系具体内容对书中人物进行评价,填写人物特征分析表。课堂上,学生针对“这本书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电车上的陌生人指的是谁?”“他们为碧翠丝做了什么?”“他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几个问题,依次说出各自的观点,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在交流人物特征时,由于学生的理解常受限于自己所关注的某一个情节,导致认识不够全面和准确。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整本书的内容去理解和体会,让学生明白不能仅仅从某个特定场合来评价人物,而要学会着眼整本书的内容客观地解读人物。
关注重要章节,深入理解主题。学生的阅读不能放任自流,精读阶段更需要教师始终关注学生的阅读进程和理解程度,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读得更深入、理解得更全面。在学生精读的过程中,教师布置一定的阅读任务。比如,挑选自己认为重要的章节深入阅读和思考,“聚焦人物”“聚焦情节”“主题理解”等各种根据书本内容设计的学习单,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以文字或图画的形式呈现出来。以此帮助学生将零散的信息重新进行排列组合,形成新的更深层次的认识,从而建立整本书的基本框架和整体认识。
三、分享课:交流阅读收获,引导提升自我
带领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入书本的主题,促进自我成长。比如,读完《想赢的男孩》后,让学生讨论:“你认为辛可夫赢了吗?为什么?”让学生认识到所谓的赢不仅仅是结果的输赢,在比赛的过程中获得内心的成长则是另一种胜利,从而让学生学会正确看待输赢。把书本所体现的积极的、向上的思想价值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和生命中,使之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情感上的升华,教师还可以在阅读的交流、分享结束后,让学生写阅读的体会和感想,让他们结合生活实际把自己的领悟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真正实现文学作品和生命体验的碰撞和结合。
引导学生走进语言本身,习得写作方法和技巧,提升写作能力。书籍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而整本书阅读则承载着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这一重要任务。在阅读中,体会每本书的写作特点,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感受不同的语言风格和特点,学习习作技巧,增强表达能力。比如,在课上指导学生体会《电车上的陌生人》中,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和学生一起欣赏《草原上的小木屋》中生动、有趣的语句,比较《时代广场的蟋蟀》中塔克老鼠和亨利猫的不同特点,感受《想赢的男孩》中作者话语中包含的特殊情感。(作者单位: 江西省萍乡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