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萍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钧瓷“窑变”的细致鉴赏,从钧瓷“窑变”的造型、纹路、釉色、流画和光泽等角度入手探究出钧瓷“窑变”的艺术美,进一步总结出钧瓷的艺术价值和影响。
关键词:窑变;钧瓷;艺术价值
禹州的钧瓷,是我国五大名瓷之一,以其“人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变幻而著称。钧瓷之名,得之于禹州历史上曾经是我国第一个奴隶王朝——夏朝的都城,大禹之子启曾在这里的钧台宴会天下诸侯,举行盛大的开国典礼。由此而得名的钧瓷,它始于唐,盛于宋,又经历了元、明、清直到今天,在这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它始终闪耀着绚丽夺目的光彩,为世人所青睐,特别是宋代以来,钧瓷一直被皇家定为御用珍品,只能皇家使用,不许民间收藏,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之盛誉,“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雅堂无钧瓷,不可自夸富”,钧瓷其观赏价值之高,艺术魅力之大,征服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
1 钧瓷发展概况
1.1 钧瓷的概念定义
钧瓷,属宋代五大名窑之列的钧窑珍品,產于河南禹州市神垕镇,因禹州古称“钧州”而得名,与汝、官、哥、定诸窑齐名。
钧窑属北方青瓷系统,钧窑瓷器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种乳浊釉,釉内还含有少量的铜,不同于耀州窑,也不同于汝窑,烧出的釉色青中带红,有如蓝天中的晚霞。青色也不同于一般的青瓷,虽然色泽深浅不一,但多近于蓝色,是一种蓝色乳光釉,是青瓷工艺的一个创造和突破。
钧瓷,始于唐朝,盛于北宋。由于钧瓷的种种奇妙及难烧制,加上宋代规定钧瓷只供官廷享用,民间不准收藏以保持垄断地位。于是自宋以来,钧瓷逐渐演变成为拥有身份与地位的象征。钧瓷之所以名贵,主要在于它的来之不易,尤其烧结达到理想艺术效果偏难。
一件钧瓷从采料、粉碎到设计、注浆、修刻、旋坯、对接、定型、上釉直至缎烧,需经过几十道工序,且有“十窑九不成”之说;制瓷者还得不惜工本,其胎骨釉料据称用禹州特产的孔雀岩、玛瑙石、虎皮王、豆腐石等,历经夏日暴晒、秋雨浸润、春暖转化后,再用当地颍河水和泥制釉。瓷泥、釉料待钧瓷艺人揉搓拍打、精雕细刻,浸蘸点做、成型人窑,就是即使放在同窑位烧的产品,也会出现各异效果,所谓“钧不成双”便指这一因素。
1.2 钧瓷的发展历史
钧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素有“黄金有价钧无价”和“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美誉。钧窑创烧于唐,兴盛于宋,复烧于金元,延至明清仍继续仿制,历经千年而盛烧不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钧窑系。宋“靖康之变”后,宋室南迁,官钧窑停烧,钧瓷一时受挫。到金、元时代,钧瓷有了新的发展,各地争相仿制,风靡一时,钧窑播火全国。元末明初,因战乱和灾荒,钧窑生产渐衰。明、清时期,制瓷中心南移,北方诸名窑衰退,钧窑也基本停烧。清朝晚期,钧瓷复苏。民国年间,因战乱、灾荒频繁,钧瓷生产举步维艰。至民国三十一年后,因大旱和政局混乱,艺人外流,钧瓷生产趋于停产状态。
1.3 钧瓷的发展现状
钧瓷作为一种古老的艺术,经历了久远的辉煌,既有官窑的盛誉,人主宫廷,又得平民的厚爱,家传为宝。而如今,“昔日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不仅得到广大民众青睐,而且走向世界。钧瓷生产工艺与水平都得到了划时代地提升,不断地作为国礼现身世界。
2 钧瓷的“窑变”以及“窑变”的艺术美
2.1 窑变的定义
众所周知,陶瓷是火的艺术,而钧瓷经火产生“窑变”,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妙的景观之一。“窑变”之独特艺术美,则是其它产瓷区的品种无法替代的。为什么称“窑变”呢?“窑变”表面是指在各种器型的胎体上施同一种釉料、人同一窑内经高温还原焰煅烧过程中,呈现千变万化之釉色。最早应用铜红釉的钧瓷艺人在釉料中添加适量的铜还原剂精心控制烧造,使“进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瓷器釉面展现出预想不到之艺术效果。另据研究资料披露:“所有的钧窑系釉都是液一液分相釉,蓝钧釉的乳光蓝色和官钧紫红色窑变釉中的蓝色斑纹,都是釉中分相液滴引起的光散射效应”。分析传统钧瓷技艺,笔者感觉它十分讲究做足土、火、工“文章”。土,即钧瓷原料的选择,讲究的是泥、釉的特质,考虑到原料的或粗或细、或纯或杂。火,即钧瓷的烧成,讲究火的艺术——窑变特征。烧窑时温度与气候的微妙变化,都会给钧釉的呈色带来很大影响。工,即指做工之精细,手上的功夫。讲究器型线条的流畅、体积的饱满、雕刻的严整、表面的处理等等。一般地说,钧瓷名艺人的作品,往往在细微之处呈现功力非凡,也正因为有了上述的土、火、工三位一体,方才变幻出五彩斑斓釉色,质、色、型俱佳的古代钧瓷珍品。
“人窑一色,出窑万彩”、“千钧万变,意境无穷”、“钧瓷无对,窑变无双”等,都是对钧瓷色彩变化多端、巧夺天工的概括。这是钧瓷不同于其他瓷种的主要特征,也是钧瓷在陶瓷史上最突出的贡献。钧瓷的窑变打破了陶瓷史上青白瓷一统天下的格局,开创了瓷器釉色斑斓多彩的新局面。而窑变的产生正是钧瓷工艺发展过程中创新求变的结果。钧瓷的色彩与一般的彩瓷色彩不同,钧瓷的整个制作过程与青瓷工艺基本一致,但在釉的配方中创造性地加入了铜、磷等元素,改变了青瓷那种单纯的显色传统,使釉层呈现出乳光和红色。神奇的窑变效果是钧瓷的艺术魅力所在,也是长期以来钧瓷艺人追求的最高目标。
2.2 “窑变”的艺术美
2.2.1 “窑变”的造型美
钧瓷成品可分陈设与日用两大类,包括:鼎、炉、尊、瓶、罐、盆和碗、茶具、酒具;还见人物与动物品种。在陈设品中,有不少是仿青铜器造型,但为适应钧釉丰厚且流动的特点,增加钧瓷的艺术魅力,钧瓷艺人们又在原有基础上加以创新,从而促使了作品整体造型古雅大方,装饰简练,楞角突起,线条明朗;圆、扁、方、长、曲、直、缩、张、起、伏合适,虚、实得当。例如,钧窑经典造型——出戟尊,选用十二根粗线条做装饰,内中每三根实断意连的竖线条为一组,增加了器物的起伏度,促进釉色的浓淡变化,使釉面更显丰富多彩。
2.2.2 “窑变”的纹路美
由于钧瓷的釉料特殊性,促成釉层在锻烧过程间呈现开裂、熔化、流动、沉积、结晶、拉丝等多种变化,让其表面既色彩万变、又展示纵横成趣的美丽纹路。如:釉里有针尖似的点点明星、立体感般的色点、兔毛般的彩线、冰冻似的细长裂纹,蚯蚓走泥般的留迹等。古往今来的钧瓷鉴赏家赋予这些纹路以蚯蚓泥纹、羽片纹、鱼子纹、绳网纹、金锁链等各种形象有趣的名称。
2.2.3 “窑变”的釉色美
钧瓷的釉层明显丰厚、千姿百态,目的乃是为了在锻烧过程中增强乳浊度及流动性,促使釉色变化多端,但不脱离其独创的窑变花釉,即紫、红两色的基本特色,相传一旦失紫、红两基色,将被视为次品级之下。若再细视紫和红色,能发现浓淡不同的变化区分。紫色系列具有较浓的玫瑰紫、葡萄紫,浓淡相间的丁香紫、茄皮紫,紫色较浅的天兰、天青、鱼肚白等诸种色彩;红色系列则有较深的朱砂红,深浅相间的鸡血红、胭脂红、火焰红等色彩。此外,还见红、紫兼色的釉色有红里显紫、紫里显蓝、蓝里显青、青里显白、白里显红以及五彩渗化的釉色相映生辉,引入人胜。
2.2.4 “窑变”的流画美
丰厚的釉料在高温锻烧过程中熔融流动、互相渗化并在相应器型上,构成了一幅幅神奇且维妙维肖的图画,此类图画可随着观众丰富想象力变化,反映出人物故事、动物图案、绝妙奇景。比如:高山云雾、峡谷飞瀑、翠竹遍野、满天星辰、凤凰展翅等。古人巧借“千钧万变,意境无穷”词句,热情颂扬钧瓷窑变釉色之多姿多彩。
2.2.5 “窑变”的光泽美
虽然钧瓷没有唐三彩那么装饰华丽,光彩夺目,却华而不俗、光不刺目。相反,经高温还原焰烧成的乳光釉色,光泽显示温润如玉,给人别样轻松、舒适之感觉,似乎耐人寻味,长久余韵未尽。
3 钧瓷的艺术价值与影响
3.1 钧瓷的艺术价值
古人曾用“夕阳紫翠忽成岚”等诗句来形容钧瓷釉色灵活、变化微妙之美。钧窑瓷器不但釉色绚丽多彩,周身还布满珍珠点、兔丝纹、鱼子纹、蟹爪痕和曲折迂回的蚯蚓走泥纹等生动美妙的窑变流纹。加之其釉质乳光晶莹,肥厚玉润,达到了类翠似玉赛玛瑙的美丽程度,形成了钧釉无可比拟的独有特色,确有巧夺天工之美,在我国陶瓷工艺美术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2 钧瓷的影响
宋代钧瓷的釉料配方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青瓷那种单纯的以铁的氧化物作呈色剂的传统,采用了以铜、铁、磷、锡等多种元素,分别配釉,分层挂釉,加上独特的窑变工艺,即火的艺术,使钧瓷的釉层结构变得复杂。经过用光学仪器观察的结果显示,钧红釉系多层结构,大约分为四层:靠近胎体的一二层与天青釉的结构相同,天蓝釉的上部界面出现起伏很大的波浪形,并有许多气泡;第三层则是不连接交错的紫红层;第四层为表面层,是比较整齐均匀的铜氧化层,即淡蓝色层。这样的釉面结构,对各种光波有选择性地吸收和反射,使釉层含蕴光莹,犹如宝石。釉层里的氣泡对光线的搅动作用,使釉中的流纹变幻无穷,形如流云,灿若晚霞,具有引入人胜的艺术魅力。
钧窑瓷器丰富多彩的铜红窑变釉的成功烧制,彻底改变了以往青釉类瓷器一览无余的单色格局,极大地丰富了陶瓷装饰的内容,并为以后中国陶瓷装饰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在中国青瓷发展的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钧瓷独特的艺术风格,历来为国内外各界人士所赞赏。钧瓷的经济价值更为同行业所重视。钧瓷的名贵在于其独特的窑变釉色,其釉色是自然形成,非人工描绘,每一件钧瓷的釉色都是唯一的,独一无二的,即“钧瓷无双”。钧瓷以其神、奇、妙、绝四大特色而名冠天下:神——以其玄妙独有的“窑变”艺术,创造出绚丽缤纷,千变万化的钧瓷神韵来。一种釉,一经烧制即呈现出色彩斑斓、乳光交融、变幻无穷且特点各异的产品来,故称“人窑一色,出窑万彩”,是人意不可为的纯天然形成,恰似“月夜望星空,晖晕自然成”;奇——似琴如铃的开片声,优雅骇俗,寓动于静,伴以纵横交错的冰裂纹络,使其莹润釉质更加透活欲滴,视如碎裂,而指感光滑的釉面上呈现出珍珠点、蟹爪痕、蚯蚓走泥纹等奇妙的艺术效果,古语曾云“官钧瓷器玉为泥”,好似“创过冰河玉凝透,碧莹浅底网捕鱼”;妙——浑活莹润的钧瓷极富艺术灵犀,它能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即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光线给你以新的发现、新的感受、灵动透活、别具神韵似“指纹”般独一无二的窑变自身特色更是奇妙、迷离,因为你拥有任意一件钧瓷,你就拥有了世界上空前绝后的“唯一”,诗云“钧瓷无双,窑变无对”;绝——因“窑变”聚色成形,而形成景观者为绝,看似暮沉霞飞、紫翠生烟、寒鸦归林、仙山琼阁等意境万千的钧瓷景观画卷等。有诗赞钧瓷:“出窑一幅元人画,落叶寒林返暮鸦”;“晚茫霞微潭影静,残阳一抹淡流霞”;“烟光凌空星满天,夕阳紫翠忽呈岚”……凡具有这些景观的钧瓷作品都被列为绝代珍品而流芳百世,钧瓷以其浑然天成的“窑变”和端庄典雅、艳丽绝伦的艺术特色倍受世人的推崇和渴求。
钧瓷作为中国古老的瓷器,它不仅代表了中国的瓷器水平,更蕴含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虽然它曾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出现过断代,但是经过现代科技的重新加工,融入了现代的审美元素,它在中国乃至世界都被推崇,俨然成为了中国对外的国礼!
钧瓷凭其“窑变”特征的问世,不仅在中国陶瓷发展史册留下了绚丽的一页,并且钧窑的铜红釉和窑变花釉,对以后国际上著名的景德镇铜红釉和窑变影响极大。综观钧瓷的发展,无论是釉色之变,还是造型之变、营销之变,无不体现出与时俱进、创新求变的精神,这是钧瓷发展的动力,是钧瓷文化精神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