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提升创新型商科人才第二课堂活动效率的思考

2018-01-17 01:52夏黎
青年时代 2018年29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创新型校企合作

夏黎

摘 要:校企合作与第二课堂育人模式是有效提升应用型商科人才实践创新能力的途径。本文针对目前校企合作和第二课堂育人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了基于校企合作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目标定位,并探索了增强第二课堂活动内容的实用性、趣味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校企合作;第二课堂;创新型;商科人才

近年来,校企合作已成为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积极动力。这种育人模式能将高校和企业的资源进行更合理的配置,对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作用。而第二课堂则是学生第一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是旨在拓展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一种新型课堂。探索基于校企合作育人背景下的第二课堂活动平台的构建,对提高应用型商科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有着积极意义。

一、校企合作背景下第二课堂构建中的问题

校企合作与第二课堂育人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利用校企合作开辟第二课堂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针对企业的用人需求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动力,一方面让企业有合适的人可用,有充分的人才储备,另一方面通过训练让学生具备更优势的就业竞争能力、有更多向上发展的机会。这是实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

但是,通过梳理研究目前大多数应用型高校的校企合作实践、第二课堂活动的运作,发现两者均存在着一些共性的问题。

首先,校企合作中第二课堂的管理机制不规范。缺少专门的教师管理团队。大部分学校的第二课堂活动没有组建专门的消防和企业方共同指导的教师团队,没有系统的第二课堂教学计划,也缺乏企业真实的任务驱动,往往存在“重形式,轻实质”、“教学与应用脱节”、“高调组织,低度参与”,收效不大等问题。[1]

其次,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不明显。第二课堂以活动服务学生,锻炼学生,多数情况下学生参加第二课堂的动机是凭个人兴趣或者为了入党或者获得评优机会。

学校对第二课堂学生的管理更多的是依赖行政功命令、教师的主导。在校企合作第二课堂活动中,学生是服从者的角色,往往不清楚为什么参与某个企业项目或者活动,也不知道要达到什么标准才算过关、遇到困难马上就退缩。教学资源不够丰富性、活动的趣味性不足往往导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相对于第一课堂的教學,学生心中没有一定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意识,因此学生参与第二课堂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及创造力都没有很好地被激发出来。

再次,参加企业项目和第二课堂活动的过程中,多数情况下活动的内容是社团组织的娱乐性活动,或者企业参观、技能大赛等形式,学生学习的科研性导向不强,忽略科研创新在第二课堂中的重要地位,科研成果不明显。

二、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商科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定位

商科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最核心的要求就在于能够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论来综合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并能够通过不断地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创造性地发现并解决新问题。[2]

利用第二课堂的载体,达到提升商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维度定位:

1.传输创新性知识:基于校企合作的资源,大量引进企业真实的信息和遇到的难题,以行业企业用人的岗位标准去引导学生不断地接受理论之外的新知识和新技术,学着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锻炼自身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树立创新意识:在校企合作中以任务为导向、成果为激励,拓展全球化的视野、锻炼自己对信息提取的敏感度,在运用知识的实践中去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创造欲。

3.培养创新素养:通过第二课堂平台组织校园文化讲座、开设职业规划课程,进行心理辅导、整合校内校外资源,融合专业技能大赛,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根据个人特长和天赋选择喜爱的项目和活动,发挥独立思考、不怕失败的坚韧精神。

4.磨炼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应该包括洞察力、想象力、概括能力、发散性思维、逻辑性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这些软实力的培育,必须依托校企合作和第二课堂的功能去驱动。

三、构建基于校企合作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

1.载体上以校企合作实践平台为基础整合校内外资源设计第二课堂教学内容。将第二课堂活动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并依托校企资源、技术、导师,整合开拓新媒体渠道,引入企业文化、市场信息、项目信息等,利用网络终端、信息门户系统、手机APP 客户端来推动第二课堂的活动。这样,在第一课堂之外,随时可以实现 “第二课堂”活动的课表预览、课程简介公告、课程预报名、课程现场二维码签到等,还可以方便对参与第二课堂活动过程做记录,为完善第二课堂考评机制做铺垫。

2.形式上立足企业需求和学生特点分层培养。应用型商科人才第二课堂的内容设计要围绕前面提到的培养定位分层实施。对于大一新生,重在通过企业参观、门店见习、赞助竞销等形式,吸引学生关注市场现状,初步接触职业现状,激发他们参与第二课堂的积极性,为后期学习和实践做好规划打下基础。对于大二大三学生,重在引导树立创新意识、培育创新素养。以创新创业大赛、企业讲座、暑期实践、精准扶贫等项目为载体,融合企业运营中真实的项目任务,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创造性科研、激励对企业有价值的创新成果。在大四阶段,可以在前期培育的基础上,推荐创新意识较强、创新热情高、有创业潜在需求的学生进入优质企业实习,并指派专业教师跟踪扶持。

3.机制上完善校企多元评价和激励。首先应规范第二课堂成绩单的考核方法与评价指标,将德育测评融合进来,与学生评优创先、奖学金评定关联起来。这样能极大地激励学生广泛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切实落实第二课堂学习的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行为价值导向。其次,对于负责第二课堂活动教师,要打造企业和专业教师“双导师”专业化队伍,并制定“第二课堂教师指导管理办法”,鼓励“导师”指导学术社团,带领学生参与科研课题、参加学术竞赛,将指导活动效果、参赛获奖结果计入工作量,激励更多专业教师组织高质量的“第二课堂”活动。再次,应构建学校、企业、社会各方在内的多维的考评机制,促进第二课堂实践的公平公开评价。

四、校企合作背景下提升第二课堂效率的突破点

1.发挥第二课堂的德育功能,提升思想素质。促进思想政治、法律意识、职业道德教育与第二课堂活动耦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经济法、商法、职业基本素养为主要内容,通过讲座、辩论、征文等形式设计思想素质类第二课堂活动, 充分把握学生思想实际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寓教育于活动中, 注入思想教育的元素,提升学生思想素质。

2.实现网络化教育形式,增强参与度。在互联网+时代,第二课堂的活动可以突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打造多元化的媒体平台,例如通过学校官方微信、微博、第二课堂活动空间等平台,把活动的影响覆盖到从参与前的准备到参与和参与后的整个过程,实现全程影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爱好来寻找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并参与其间。在虚拟化的空间里,学生更容易平等对话、畅所欲言。教师则更容易通过学生的言论,及时了解到学生的需求、感兴趣的热点,这样可以增强第二课堂活动引导性、提高了学生参与活动的互动性和娱乐性。

3.完善第二课堂活动运作的保障机制,强化管理。要实现第二课堂创新人才的育人目标,需要从组织、经费和制度方面积极完善其运行和管理机制。打破学校教务部门、学工( 部) 处、校团委和各二级教学单位的隔阂,促成合力,统一思想。为校企合作基础上实施第二课堂活动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学校应和企业协商,共同划拨专项资金用于鼓励学生实习、专业实践、科技创新、技能大赛、创业孵化等活动,为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经费物质保障。另外,学校通过力推实践和创新学分的办法,将“第二课堂成绩单”与各项学生的评优评奖挂钩,从制度上保障了实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施行和良好收效。

4.以产学研融合的形式提升第二课堂的培养效果。产学院相融合是校企合作的高级形式。在第二课堂的打造中,需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让学生有机会参与企业生产、研发、推广等等环节的创新。拓展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参与科研、积极创业的意识。在协同创新的趋势下,这是最能体现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窗口,也是检验校企合作成果的最佳形式。

五、结语

基于校企合作提升第二课堂的效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探索,要根据院校的区域特点和学科优势,根据学生的思想状态去思考校企资源的开发、第二课堂活动的设计、评价机制的合理性和寻找开展第二课堂有效形式的突破点。

参考文献:

[1]李书启.民办高校第二課堂教育研究[J].文学教育,2012(6).

[2]陈妮娜.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的第二课堂育人平台构建[J].教育现代化[J].2016 年 8 月第 21 期15-16.

[3]赵岩. 论高校“第二课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4)76-77

[4]李飞 ,隋新,曹雪玲,王莹.论第二课堂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关系[J].科技创新导报,2017(35).

[5]罗海燕,冯建.网络化背景下高校第二课堂作用机制发挥面临的挑战与变革[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 年4 月.

[6]李祥印,祝晓斐.基于高校第二课堂建设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济南大学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 年第03 期.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创新型校企合作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第二课堂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高等教育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
西子湖畔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