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

2018-01-17 08:45李宁
锋绘 2018年6期
关键词:就业困难对策

李宁

摘要: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不仅有社会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本文从大学生自身,企业和社会三个大方面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从而总结出相关的结论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可行方法。

关键词:就业;大学生;困难;对策

1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自1999年大学生开始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加之当前世界金融的不稳定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仅为107万人,截止2010年,全国毕业生总数突破了600万人,达到了631万人,是200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六倍之多。2015年则达到了749万人,短短五年时间,有增长了100多万人。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820万人,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堪称史上最难就业季。根据人社部的毕业生数据,如果加上中职毕业生和17年尚未就业的学生数量,2018年待就业的加在一起约有惊人的1600多万人。这个数字是庞大的,部分学校盲目扩招导致的毕业生人数与就业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日益凸显,我国高校的大学生面临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0-2017年的毕业生人数按照2%-5%的同比增长率逐年增长,近7年间累计毕业生人数达到5706万人。而201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上升至820万人,再创近10年毕业生人数新高值。

为促进毕业生就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部长尹蔚民列举了五方面具体措施。一是努力开发就业岗位,就业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协同推进,特别是新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多措并举,妥善做好下岗职工分流安置。三是继续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创业引领计划等。四是大力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就业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五是积极推进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为就业者提供高效的便捷的服务。

2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2.1 高校的专业设置不合理,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高校的专业设置不合理,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也是造成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过去,高校实行的是计划招生,毕业后会统一分配工作,大学生不存在就业问题。但在越来越市场化的今天,这种招生体制已经逐渐不再适合社会的需求,甚至有些专业设置,更不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导致大量的大学生学无所用,而企业也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

2.2 就业人数增加与市场需求有限

大学扩招导致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下导致下岗工人增加;農民进城务工;国外经济不景气,大量海归回国找工作。而市场需求总是有限的,供大于求,便会导致大学生就业日益困难。

2.3 毕业生的期望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矛盾

毕业生的期望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矛盾普遍存在于现在的社会。一方面表现在刚毕业的大学生自己的理想工作状态与用人单位实际情况之间存在矛盾。许多大学生刚毕业,对社会认识不足,认为自己是社会精英,眼高手低,实际有的为企业创收甚至不如普通工人,不能胜任理想的职位。而另一方面,大学生对工资期望与用人单位的实际待遇之间有差别,有统计显示,大学生的工资期望一般都高于用人单位所提供的实际待遇。

由于高校毕业生给自己定位的不恰当,大学毕业生往往出现找工作容易,找到理想工作难的情况。甚至有些大学生,宁愿在家待业,也不愿意随便找工作。我们应做好大学生就业的指导工作,帮助他们做好职业规划,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就业观,培训他们,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

2.4 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过高

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旺旺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另外,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材标准,追求高学历,相当多的用人单位存在着重学历而轻实践的倾向。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消费,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一些用人单位不从实际出发,对本单位的用人标准盲目提高,追求人才高消费,追求高学历,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事情,一定要由本科生做,本科生可以做的事情,一定要由硕士生做。这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造成了人才的浪费,给毕业生就业带来了难度。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训机制,希望进一个人才,就马上发挥作用,给单位创造价值,因此,非常看重工作经验,认为应届毕业生只有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缺少动手能力,不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不愿意把时间和资源花费在对毕业生的培训上。

3 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分析

3.1 高校要完善专业设置,加强就业指导

首先高校要以市场为导向,并对市场进行有效引导。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快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时间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才能使高等学校更好地履行其社会服务职能。

其次,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

3.2 就业市场体系应不断完善

我国应完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管理体制,以市场为导向,完善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就业之间的联系,促进高校之间、校企之间、高校和政府等的合作,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发挥积极作用。同时,还需要调整大学的专业机构和课程设置,让大学就业和社会需求相适应,科学的指导大学生就业。

国家也应该建立就业信息预警机制,平衡市场就业供需。同时,国家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社会服务体系,加强对就业市场的管理和监控,对提供虚假信息,坑害欺骗广大大学毕业生的招聘和用人单位及个人予以惩罚;对各类招聘会予以正确的引导和规范,提高招聘会的质量,以满足各类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从而为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提供方便。

3.3 毕业生应从自身出发,更正自身观点

毕业生个人要改变思维定势,积极调整就业心态。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认识正确的就业形势,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积极调整就业心态。在社会每个行业之中,总会有一个适合个人发展的地方。做到正确认识自我和社会需求的关系,要有到艰苦地方就业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主动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在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同时,为国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3.4 用人单位要樹立科学的录用观念

用人单位应主动消除就业歧视,企业在竞争过程中应树立有计划地人才储备观,同时杜绝学历高消费,避免造成人才浪费。并从企业长期效益出发,对刚毕业的大学生进行技能培训,树立长远规划,和人才储备观念,既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同时又促进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为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5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也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是创业能力。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趋势。

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

总之,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国家的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应届毕业生、高校、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参与,积极应对。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就业难”的问题将在发展中逐步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将继续持续、高速发展,高校将走上良性循环的发展之路,为国家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大学毕业生将成为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丁建峰.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J].科技视界,2015.

[2]何仕.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研究[J].福建师范大学,2014.

[3]罗映梅.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2013.

[4]中商官网http://www.chnci.com/

[5]李香漪.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探索[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就业困难对策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选择困难症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