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观的生存论阐释

2018-01-17 08:45王智慧
锋绘 2018年6期
关键词:人生观

王智慧

摘要:现有的人生观理论带有视觉中心主义的烙印,这种人生观教育很难使人安身立命。后现代的现象学和中国古代的身体哲学能够更好地阐释人生,这就开释了人生的生存论本性。人生的发展不光是目的,还有全面的体验;人生的态度不仅要执着,还要坐忘;单有人生价值不足以立命,有意义的人生才值得活。

关键词:人生论;人生观;视觉中心主义

长期以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思想教育的基本内容,殊不知这个“观”本身使思想教育陷入视觉中心主义的窠臼,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是思想教育打上了形而上学的烙印。三“观”本身都带有生存论的性质,是人的生存实践使三“观”得以生成,但现有内容难以开启思想教育的生存本性。世界观决定人生观是学界定论,但从生存论来看,世界得以展开的前提恰是人生,不存在一个先验的世界观从外部决定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是人的生存世界和生活世界,世界是人生的时空维度,三“观”同时生成,相互作用,纠缠在一起,难解难分。没有超越于人生之外的世界,价值是人生与世界的关联。限于论题需要,本文拟对人生观的生存本性进行阐释,以期为思想教育的深化抛砖引玉。

1 人生的反思与反身

现行的关于人生的思想被命名为人生观,这个命名本身就是视觉中心主义的结果,这个“观”带有视觉隐喻的性质,只有眼睛才能“观”。这种视觉中心主义的确立者是柏拉图。古希腊人认为,眼睛在五官中居于优先地位,但肉体之眼的感官性质又不能达到理性客观地把握外部世界,于是,两种眼睛的观点得以诞生,这就是肉体之眼与心灵之眼,肉体之眼观看外物的形式,易受主观欲望的控制,容易偏离理性,而心灵之眼则观看外物的本质,抛开欲望的纠缠,达到理性的认知,这个心灵之眼本来不存在,是借肉体之眼而进行的幻化,由此使眼睛与理性建立联系,确立了视觉中心主义的传统。正是借助于肉体之眼与心灵之眼的对立,柏拉图进行了现实世界与理念世界的划分,进而造成一系列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的确立,而且是理念支配现实,主观支配客观,主体控制客体。由于心灵之眼能够观察到事物的本质,由此开启了西方哲学的本质主义传统,现象不可靠,是复杂多变的,而本质是唯一的、恒定的,从此视觉思维方式成为主导性思维方式,听觉、味觉、嗅觉、触觉都弱化了,尽管味觉、嗅觉、触觉与外物直接接触,但太感性、太主观,距离理性太远,不可靠,听觉居于中间,也不可靠。眼睛与外物之间有一定的距离,需要借助于光,眼睛看到的并非外物本身,而只是外物的反光,当光消失后人的眼睛什么也看不见,于是,西方哲学出现了一系列的光隐喻,理论一词的希腊文原义即是“发光”,思辨即旁观之义,启蒙运动(en-lightmen)就是使光照进外物,眼睛得以看见。

正是在视觉中心主义的指导下,人们关于人生的思想被命名为人生观,这个“观”是肉眼所看不到的,要靠心灵之眼,远离本人,超然于本人之外来反观,眼睛游离于本人之外才能看清本人,遥远地把握,这种反观的结果又经过理性的形而上的反思,即形成对人生的理性认识,此即人生观。一句话,人生观是心灵之眼反思与肉体之眼的反观相结合的结果。

从反思到反身经历了一个过程。从古希腊认识你自己到近代启蒙运动是第一阶段,即在认识活动中把自身对象化,而在笛卡尔的哲学中,反思获得中心地位,反思即对自我的沉思,标志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打破了古代主客不分的状态,把反思无限推进。反思的第二阶段是从反思到反身,库恩的范式理论对理性主义反思活动的非社会性前提进行质疑,认为反思是在一个特定社会中进行的,宣称理解是人的存在方式。反身性表明,认识与实践,主体与客体,社会性与理性之间存在一种循环与渗透的关系,而且反思只能以特定情境为背景才能进行,理性的有效性收到限制。此即反身的出场。这与中国身体哲学一致。中国古代哲学讲究反身而诚,以此获得关于自身的真理,但这种诚是认识与实践相互决定的,认识推进实践,行为有提升认识,这种诚还是主体与情境相互作用的,主体影响情境,情境又翻过开影响主体,主体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这种诚存在自我加强的性质,优者更优,劣者更烈。迭代永无休止,意味着关于人生之诚没有止境,人们能得到的只是一定情境下的人生真理。

2 人生的目的与体验

现有的人生观理论把人生观的基本内容分为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此三者打上了视觉中心主义的烙印,需要从生存论的角度开释其意蕴。人生目的这个词本身就是视觉隐喻。在五种感官中,视觉处于中心,听觉居中,其他是非距离性感官。视觉对应于空间,空间的特性是广延性,听觉对应于时间,时间的特性是绵延性。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百闻不如一见,可见视觉的优先性,视觉因追求形式秩序而构成理性精神。奥古斯丁说:“求知的工器在器官上首要是眼睛,因为圣经上称之为‘目欲……‘看本是眼睛的专职,但对于其他器官,如我们要认识什么,也同样用‘看字。”五种感觉参数中,只有视觉参数能直接数字化,其他都是间接数字化的。嗅觉和味觉长期被忽略或被贬抑,就是因为它们不能被数字化。

人生目的的‘目即人的眼睛,‘的则是外物,目与的之间有距离,或近或远。人生有诸多方面的发展,但却以距离为隐喻,即以空间为隐喻来设定理想和方向。而实际上,距离只是人的发展的一个向度,甚至不是主要的向度。听觉之远和近、粗和细、厚重與柔和也是听发展的维度,触觉亦能感知外在事物,或粗糙,或细腻,或尖刻或敦厚,都不一样。人的触觉十分微妙,有相当大的发展余地。嗅觉也一样,花香要嗅,鱼腥也要嗅,在嗅中人能感受人间百味。味觉一直不被重视,但味觉能体验到酸甜苦辣,人生百态。中医的望闻问切就是不同于视觉中心主义的身体现象学。中国文化中的“鸟鸣山更幽”突出的是听觉,“暗香浮动月黄昏”突出嗅觉,中国博大的饮食文化突出的是味觉,美味佳肴总是中国人所渴望的。

人的发展是多尺度的全面发展,视觉只是一个维度,视觉中心主义的人生目的是单向度的,生存论角度的人生发展需要五官的体验全面发展,而非单一的目的。后现代正在开创人的发展的新时代,它将突破视觉中心主义,展现人的发展的更宽广的境域。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视觉中心主义霸权的反抗,“我们要提醒自己,教育本身并无目的。只是人,即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教育这个抽象概念并无目的。所以,他们的目的是无穷的变异,随着不同的儿童而不同,随着儿童的生长和教育者经验的增长而变化”在此基础上,杜威提出了教育三命题: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其旨趣无非是摆脱目的的宰制而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3 人生的执着与坐忘

现行的人生观理论在关于人生态度的论述中总是强调认真、务实、乐观、进取,此四者可用佛家一语来概括:执着。其意思是稳稳地拿住,执着作为一个概念来自印度教,意味对某一事物坚持不放,追求不舍,不能超脱而释然。执着是一种坚守的可贵品格,但过分的执念往往是一种悲剧。故佛家又提出破执着的主张。执着的过分从而产生迷执,而迷执是烦恼的根源,故要破执。破执不是放弃一切,而是要以退为进,以守为攻。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三国中司马懿与诸葛亮对决的方法就是坚守不出,以静制动,最终把诸葛克死五丈原。预先取之必先予之的舍得方法深的精要。舍得最早出自易经,舍得就是一种人生哲学,舍与得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人生不过是一舍一得的往复而已。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列宁给我们做出了表率,而且做出了理论论证。列宁认为,正当的妥协是必要的,并且给妥协下了一个定义:“为了同别的政党达成协议而在某些要求上让步,放弃一部分自己的要求,这在政治上称为妥协。”他指出:“十月革命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一些‘左派的革命人士,他们为了反对第二国际领袖们的妥协叛卖政策,提出了‘不向任何势力妥协的主张。他们认为,凡是妥协的都属于机会主义。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恩格斯也通过反对布朗基主义者“不在中间站停留,不作妥协”的说法,主张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1918年苏德《布列斯特合约》就是妥协的结果。列宁指出;“在布尔什维主义全部历史中,无论在十月革命前或十月革命后,都充满着实行机动、通融、妥协的事实。”退一步海阔天空,生活处处有妥协和让步,市场经济条件下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就是一个妥协的过程,各让一步达成交易,实现双赢,各取所得。

与执着相对的、更为彻底的是道家的坐忘。《庄子大宗师》云:“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在《逍遥游》中提出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理念。坐忘正是达到圣人、神人的通道。坐是停下来、静下来,忘是超越世俗现实规则和名利之后的无挂碍状态。心斋是通达坐忘的方法,心斋是抛弃感官欲望,用虚无之心对待万物。

4 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人生价值分为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此乃人生价值论的基本看法。人既要满足自我又要满足社会,在满足社会中满足自我,以满足自我为立足点来满足社会。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问题在于价值是否是人的最高追求?价值能否让人安身立命?这就要追寻人生意义问题。价值与意义直接相关。

价值的发生根据是人的非自足性,即人经常处于匮乏状态和由内向外的释放状态。这就需要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价值存在的另一根据即生活资料的稀缺性。从价值形式来看,一是物质价值,一是精神价值。意义产生于价值实现之中,由匮乏状态的解除而产生的愉悦之感即为意义,意义是价值在主体方面的实现。价值只是意义的前提,由价值到意义需要主体的意义构造,意义可以大于、小于、等于价值,此埋下了价值与意义背离的根基。

人是一个物质性存在,也是一个精神性存在,在古代社会,物质生产极度匮乏,人类超乎寻常地挖掘自己的心智力量,创造了大量精神产品,即使是物质性的采集狩猎活动都打上了精神色彩,自己生产,自己消费,自己享用自己的劳动,劳动是辛苦的,但生活充满乐趣。价值与意义天然合一。进入近代以后,劳动与资本发生分离,劳动产品只有与生产者分离才能实现其价值,这就是劳动的异化,劳动者不消费自己的产品,消费者不消费自己的劳动,消费者消费的是物,而非劳动者的人性光辉,此埋下了意义失落的祸根,而且现代物质生产的大发展并未催生人的精神与之匹配,相反,道德、审美、宗教伴随物质商品的积累而进一步式微。

意义失落的外在表现是人与自然的疏离、人与人的疏离、身与心的疏离,这些疏离使人的亲缘性丧失。人与自然有本己的亲缘性,然而在现代城市化运动中,人远离了大自然,生活工作在水泥和钢筋的樊笼之中。人与人之间是买与卖的关系,肉身很近但心理距离很远,双方的利益博弈关系是双方心力交瘁。人劳心伤神而肉体得不到锻炼,身心关系恶化,心理疾病激增。

意义失落的内在表现是精神生产的式微,精神活动的生产者与享用者具有原始的統一性,精神生产本来意义上是为自己的,不是用来交换。首先被创造者享用,然后才能被他人理解,创造精神价值的过程也就是体悟意义的过程,物质产品是一次性消费,而精神产品则具有累积效应,不因消费而减少,反而增多,意义无穷。正是精神生产的式微才造成意义的失落。

人类走出意义失落的路径只能是发展精神生产,弥合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裂缝,体现人的存在的亲缘性。这将是一个新时代的开辟——精神生产时代的到来。

参考文献

[1]奥古斯丁.忏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219.

[2](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18-119.

[3]列宁全集(第3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63.

[4]列宁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24-225.

猜你喜欢
人生观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将疫情当作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契机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人生观(一)
外婆的荔枝,如何影响了林纾的人生观
试析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学科的德育渗透
数学课堂思想教育初探
从一分钱到一元钱的思考
心理学视阈下的高职大学生人生观教育教学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