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农林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问题及对策
——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

2018-01-17 03:16缪爱英高智谋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全日制农业大学专业学位

缪爱英,高智谋

(1.安徽农业大学 档案馆,安徽 合肥 230036;2.安徽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一种新的学位类型,最早起源于欧美,1991年起我国开始实行专业学位教育制度,其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1]。农林类专业硕士学位具有农业技术和农村发展领域的职业背景,在培养内容和培养目标上侧重于应用,主要为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满足不同层次、类型的人才需求,教育部决定自2009 年开始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2]。随着近年来全日制农林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的大幅度提高,全日制农林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在高等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3]。然而,由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专硕)培养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学硕)培养有很大的不同,而不少院校由于种种原因实际上按现有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这就导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过程和产品都出现既不像专硕又不像学硕的“两不像”现象。为了明确全日制农林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和问题,并在基础上探讨相关对策以改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作者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开展了此项调研。

1 全日制农林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概况

自2009年起浙江大学等院校开始招收全日制农林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其后招生专业范围逐年扩大,招生比例大幅度提高。安徽农业大学从2010年开始招生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至2016年,已连续招收了7届共1428人,其中775人已毕业并取得学位,653人在读。6年间,专硕招生人数增长了9倍,专硕占硕士研究生招生总人数的比例从5.11%增长至34.55%;专硕毕业人数从2012年的33人增加至2016年的227人(表1,图1,表2)。专硕招生专业在2010年11个的基础上增加了风景园林、兽医、食品工程和金融等4个专业,达到现在的15个,分别隶属于农学、植保、园艺、林学与园林等10个学院(表3)。从表1、图1还可以看出,在过去的6年内,安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总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至2016年比2010年增加了312人,基本上增加的都是专硕,其中尤以园林和金融等专业增长最快,而学硕招生人数基本没有明显变动。这与教育部研究生招生培养要求和社会需求是相一致的。目前,安徽农业大学专硕招生数已达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数的34.55%,但距教育部专硕与学硕之比为1:1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因此预计未来安徽农业大学专硕占硕士研究生招生数还将继续攀高。

表1 安徽农业大学2010~2016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及其比例

图1 安徽农业大学2010~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

专 业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林 业3652127林业工程00226农村与区域发展923305265农业机械化6721108农业信息化06141216农业资源利用5781324食品加工与安全05342123兽医1153520养殖04587园艺66132018植物保护1561110作物2671413专硕总计3376180219227

由上述统计资料可知,安徽农业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经过6年的发展,招生专业和规模不断扩大,已经为社会培养了一批高层次复合型的农林应用型技术人才,其中有不少毕业生已成为农业技术推广、农村发展等领域的骨干力量。与此同时,学校在过去6年的专硕培养过程中,不断完善培养制度,改进管理水平,努力提升教育质量,积累了不少全日制专硕培养的经验。但是,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专硕培养过程中很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因此,分析培养中出现的问题,寻求改进的对策,对进一步改进专硕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表3 安徽农业大学2012~2016年农林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情况

注:表中数字分子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分母为所在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招生总数。

2 全日制农林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2.1 招生方面的问题

招生考试是选拔优秀学生的重要途径,直接关系到录取学生的相关基础和培养潜能的优劣。鉴于专硕在培养目标上注重应用能力培养的特点,在招生考试上应注意考查动手能力。但目前专硕的入学考试科目设置基本上与学硕一致,没有凸显专硕对应用能力的要求。此外,生源不足,质量不高(学习成绩较差和跨专业报考的考生较多),而且大多数学生还不是主动报考的,这些因素都对专硕培养质量有严重影响。

2.2 课程设置方面的问题

2015年以前大多数院校农林类专硕培养所采用的培养计划沿用教育部颁发的农业技术推广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缺乏专业特色,未突出应用特点,理论课多,案例课少或无,与学硕的课程体系无太大差异。加上由于有些专业专硕招生人数少,专业课安排困难,无法单独开课,常常不得不与学硕合班上课。这样一来,专硕的课程学习就缺乏针对性,起不到为未来研究及工作打下专业基础的作用。从2016级起,安徽农业大学专硕开始采用调整后的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在突出专业特色和应用特点有所改进,但理论课多,案例课少的不足以及部分专业因专硕人数太少不能正常开课的现象仍然存在。

2.3 实践教学环节的问题

实践教学是专硕培养的重要环节。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全日制专硕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以锻炼提高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适应社会就业需求[2]。为了保障这一重要环节的实施质量,各专业专硕培养方案中都专门列出“实践环节”,特别强调“研究生根据选题在实习基地从事不少于1年的实践研究”。但据调查,在专硕的实际培养过程中,由于现有签约的实习基地紧缺,或者由于经费、课题任务等原因,有些导师不愿意或无法安排学生下基地实践。另一方面,专硕培养时间比学硕少1年,而专硕的培养环节却有增无减,加上后期要应付紧张的论文撰写、毕业答辩以及面试择业等诸多事宜,时间着实紧张,更使实践教学难以落实到位。

2.4 学位论文方面的问题

根据专硕的培养目标,专硕论文选题应偏重于应用研究,论文形式可以是应用基础或应用研究,也可以是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项目管理、案例分析等[4]。但据调查,安徽农业大学大多数专硕的论文选题、撰写和答辩与学硕无明显区别,选题多偏重于基础研究,论文形式比较单一,多为学术型,调研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项目管理、案例分析等类型很少。由于专硕一般基础较差,培养时间短,实验内容少,因而论文份量和质量与学硕相比一般较少较差。

2.5 指导老师方面的问题

按照教育部要求,全日制专硕教育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即每位专硕应有校内、校外两名合作指导,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培养计划制定、课程学习、基地实践、论文选题、试验设计、论文撰写和答辩等整个培养环节的指导工作,以推动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的结合,强化专硕应用能力的培养[4]。但在目前实际培养过程中,“双导师制”并未充分发挥效用。调查发现,安徽农业大学专硕校外兼职导师的遴选和认定尚在进行之中,大多数专硕生没有配备校外导师;另一部分专硕虽然在学位论文上署名有校外导师,但其中有不少是挂名的,没有实际参与指导。

此外,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有相当比例的导师对专硕的培养不是足够重视。究其原因,这些导师认为,专硕生基础差,报考动机复杂,学习动力不足,不少是仅仅为了拿文凭;加上培养时间又比学硕少1年,干不了多少事情。而另一方面,不少专硕生读研期间的实际表现确实也是如此,这就更加固化了这种印象。在这种情况下,专硕的培养就成为了师生双方共同“应付”的过程。于是,与学硕生相比,导师安排给专硕生的课题小而易,结果是专硕的学位论文份量少、质量差。这也是目前社会上对专硕评价低于学硕的原因之一。

3 提高全日制农林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对策

3.1 创新专硕招生机制

在专硕招生考试科目设置及面试环节应注意考查动手能力,以凸显专硕对应用能力的要求。同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招生宣传,引导更多本科生主导报考,建立优质生源基地,以保障专硕招生质量。

3.2 优化专硕课程体系

安徽农业大学去年按照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文件要求,着手对包括专硕在内的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修订,并从2016级起开始采用新修订的培养方案,新修订的专硕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在突出专业特色和应用特点有所改进,但仍然存在理论课多、案例课少,部分专业因专硕人数太少不能正常开课等不足。因此,尚需要进一步坚持以实际应用和职业需求为导向、综合能力和应用知识能力提高为核心,通过压缩理论课、增加实验课和案例课等途径,优化专硕课程体系。此外,在教学方式上,应减少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重视案例教学和实践研究。通过现场研究、模拟训练、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研究、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3.3 强化专硕实践教学

首先,要寻求与专硕培养相关的企业,通过校企合作途径,签约或共建一批合乎专硕实践锻炼需要(包括食宿、工作、学习、指导、安全需要)的实习基地,确保学生专业实践的顺利进行。其次,要根据专业特点,通过培养方案规定各专业实践教学的时间,并确保落实到位。安徽农业大学2016年新修订的农林类专硕培养方案指出,“研究生根据选题在实习基地从事不少于1年的实践研究”,对专硕从事实践时间做了明确规定;下一步各相关培养学院、导师和学生要努力克服专硕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不折不扣地执行。最后,学校和实习基地要紧密合作,加强对实践实习过程的指导和管理,保障专硕实践教学能够扎扎实实付诸实施,取得预期成效。

3.4 强化学位论文过程管理

针对专硕学位论文“学硕化”、形式单一的问题,要坚持专硕论文选题的实践性导向,尽可能选择应用研究、调查研究、产品开发、规划设计、案例分析等方面的课题,使论文形式多样化,并突出专硕偏重于应用能力培养的特点。同时,注意研制专硕多种类型论文撰写规范及相应评价标准体系,供学生、导师及评阅专家参考,以保障专硕学位论文质量的合理评价。其次,导师和学生要共同制定好培养计划,合理安排专硕培养时间,将实践实习与学位论文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保障学生有足够时间完成学位论文试验和写作;导师要加强对学位论文的技术指导和过程管理,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努力提升专硕学位论文的质量和水准。

3.5 激发“双导师”引领作用

为了强化对专硕应用能力的培养,教育部要求每位专硕生应安排校内、校外两名导师,校内、校外导师分别擅长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互配合进行专硕指导可相得益彰。因此,学校要根据专硕培养需要,尽快遴选聘用一批校外兼职导师。学生一旦录取入学即应在确定校内导师的同时落实校外导师,以确保“双导师制”落实到位,发挥引领作用。校内导师要摒弃“专硕基础差不好带”的偏见,重视专硕培养,在选题、安排课题任务以及具体指导等方面应与学硕一样对待,一视同仁,在科研团队内营造专硕学硕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学校还可以通过优秀论文评比,对优秀专硕学位论文作者及导师进行适当表彰奖励,对激发导师引领作用和专硕生的科研热情将起到意想不到的促进作用。

[1] 熊 娟, 邓才彬. 近六年来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综述[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6, 32 (4): 14-18.

[2]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 教研(2009)1号, 2009-03-17.

[3] 张帆, 叶恭银, 袁熙贤. 全日制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以浙江大学为例[J].科技通报, 2015, 31(2): 247-251.

[4]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博士、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Z]. 学位[2010]49号, 2010.

猜你喜欢
全日制农业大学专业学位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被国内外数据库收录情况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医患沟通的认知及培养需求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通知教育中心
案例教学在全日制硕士《可信云计算》课程中的应用
德国巴符州将增建全日制学校
중국인 학습자의 한국어 발음에서나타나는 오류 분석 연구―홑받침 발음오류를 중심으로
中国海洋大学专业学位教育
——MTA教育中心
土木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现状与对策——以广大为例
对外科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进行规范化培养的实践性探索
浅谈全日制专业硕士面临的困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