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吕梦琪,姜熠昕,赵晨宇
(吉林农业大学招生就业工作处,吉林长春130118)
MOOC(慕课)是“互联网 +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体现,是基于互联网的大规模授课形式。使用互联网而非面对面授课,展示大量的学习资源,通过自主学习和答疑的模式实现教学,是MOOC教学的主要模式。在国际以及国内很多高校的各个专业都有MOOC应用的身影,不仅为本校学生的学习提供平台,也使高校教学资源得到广泛应用。
高等农业院校是我国专业高校的一个分类,以培养农业人才为主要目标,同时也设立其他相关专业,如农业信息技术专业等。高等农业院校与其他综合类的高等院校一样,将教学资源进行社会性共享,主要表现为各个专业的MOOC教学的广泛开展,例如,在互联网MOOC平台上分享教学资源,每个专业都设立负责MOOC教学的专业教师等。高等农业院校MOOC教学的应用范围主要在于校外教育以及成人教育,这为全社会,尤其是农业领域的科技以及文化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也取得了很大成就。
高等农业院校MOOC教学在广泛开展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一些问题,一是校内教师和学生对MOOC资源应用效率不高,很多MOOC资源实际上都是教师日常上课的视频,教案也是教师教学中应用的,这些资源直接被校内学生掌握,无需通过MOOC教学领会;二是学科之间并没有建立起MOOC教学上的联系,在农业院校中很多学科之间有明显的连带关系,例如农业信息技术与农业经济学等,但是,这些学科的关系在MOOC中没有体现,使得学习者只能分门学习,不能做到融会贯通;三是MOOC教学中的指导环节松散有缺失,学习者的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反馈,延误学习的最佳时机,从而使MOOC教学的有效性降低。
基于以上问题,如何使MOOC教学成为高等农业院校日常教学的“利器”,使其真正为学生和教师掌握,使MOOC的优势发挥出来,成为农业院校MOOC教学发展的关键。
MOOC教学的起点是课程设置,以往在MOOC平台上的课程是零散的,而要建立混合教学模式,就必须将学校教学的课程设置与MOOC联合起来,在学校课堂教学中,课程设置是基于各学科、各专业课程的安排而定的,而在MOOC教学理论中,课程设置应重视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因此,建立混合教学,首要是基于学习者特征分析建立课程目标。学习需要分析包括不同层次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确定解决该问题的必要途径,分析现有的资源条件和制约因素,明确设计教学方案以解决该问题的可行性。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包括教学中重点以及可能遇到的难点问题的分析等,从而制定出合理的课堂学习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等。在设定目标之后,应根据本校掌握的MOOC资源,进行课程应用相关者分析,包括应用MOOC的学生、学习内容、使用MOOC的方式等,在广泛调查之后设定具体的学习任务、设置相应的系统工具,开启小组协作模式、任务完成和评价模式等工具。MOOC混合教学的课程设置,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基础能力培养课堂教学设计;注重学习能力培养的在线学习设计;注重科研能力培养的创新项目设计;注重课程整体性的课程群建设。
针对课程的难点和重点设计微课教学案例(包含背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总结等),录制微课,便于学生利用碎片时间通过微课学习巩固课程的重点难点内容。通过简单易懂的方式将学习者引入课前导学阶段。此阶段在线上慕课平台进行,包括浅学和深学两部分。教学设计者根据学情向学生推送项目任务书、项目描述及相关音视频等资料,学生根据音视频资料进行浅学;在此基础上,学习者根据教师下发的任务单进行一定的深度学习与自主学习,拓宽学习内容、激发学习兴趣,使项目问题变得更加清晰。学习者完成课前导学测试并通过慕课学习平台将结果反馈给教师。同时,学习者将课前导学过程中的学习体会、遇到的疑问记录下来,以便教师在课中研学阶段进行针对性、个性化的指导。课中研学:在课前导学基础上,此阶段主要是针对重要知识、技能,容易出错的问题、疑难杂症问题等进行深入探讨并最终解决问题,此阶段在面对面课堂上实施。教学实施者首先对当堂知识的重难点内容作精炼讲解。其次,对课前导学阶段疑难杂症等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答。此阶段以学生小组为单位进行协作与探究学习,教师加以适当点拨,提高学习效果。最后,在课堂学习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汇报成果,对尚存疑问进行交流、反思,并完成课堂达标测评等内容。
构建立体化教学资源和教学平台,采用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结合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结合现代教学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及实践能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在线上平台提供教学视频、知识点 PPT、行业发展的最新进展报道、课前预习要点、课后复习重点等学习资源,学生课外首先自主完成对线上资源的学习,而在课堂上短短的教学时间内,教师则对课程重点内容、学生反映的难点内容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惑,促使学生更好地带着问题学习,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将授课内容移到课外,学生通过在线视频学习重点知识,通过课堂时间完成疑点知识的解答及知识的消化吸收,这样的教学模式使课堂内容安排和时间分配发生了改变,明确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协作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极大地提升教学效果。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很好地结合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和慕课模式的互补优势,对提升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问题分析和理解能力及实际设计能力等都具有显著效果。
MOOC混合教学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于其是否能够使教学成果有效提高,这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验证,因此,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还应该包括教学评价这一部分。首先,应设定随堂教学评价,在实施过程中对计划本身进行不断地修改完善,保证整个计划有效有序的开展,达到预定的目标。其次,在完成课程学习任务期间或者结束后,对学习活动的过程及结果进行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以检验学习效果,为修改教学设计方案提供依据,便于后期的实施。
混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在高等农业院校中取得了良好的反响,校内学生应用MOOC的比例明显提高,校外学习者在MOOC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学习效果有所提升,校内外的同学和学习者达成了良好的合作学习和深度交流;从教师层面看,混合教学模式给教师的教学增加压力,同时也促进教师对学科和课程进行深度研究,尤其是在教学资源搜集和整理以及答疑方面,在混合教学的模式下,教师的教学行为有明显的进步,大多数教师都能够主动搜集资源,为学生答疑,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整个学校的教学氛围更加和谐;从学校教学层面看,混合教学模式是农业院校对新型教学模式的大胆尝试和创新,有利于学校教学整体的发展和进步。
MOOC的高等农业院校混合教学的应用,使“互联网+教育”在农业院校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明显提升,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受益于此,混合教学模式值得在农业院校进行广泛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