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课堂”到田边

2018-01-17 18:45:33
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6期
关键词:农技员虾池虾稻

2月5日,潜江市渔洋镇跃进村,成片的虾稻共作田里覆着一层薄冰。一批来自镇、村的农技骨干围在村民黄国祥田边“会诊”。“来了!来了!”上午9点半,市水产局总工程师陶忠虎匆匆赶来。

黄国祥拉着陶忠虎进了田:“前几天下雪,虾池结了5cm厚的冰,不知道虾子是死是活?”“老黄,别急,我看这虾都活得了。”陶忠虎猫着腰,围着田埂转了好几圈后说,看环境,田是按市里虾稻共作标准开挖,池深达1.5m,冰下仍有水,虾子冻不死;看措施,老黄按市里防灾通知已在冰面开洞,虾池通了气。“节后补种些水草。到了3月,每亩再下100kg腐熟猪粪。水稻最好用机插,不易倒,稻好虾才肥……”他说。

黄国祥的问题解决了,陶忠虎转身向大家道出今天的活动主题——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争做合格的“三农”工作者。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陶忠虎对此有着深切感受:“我们当农技员是为了什么?不是看着农民赚钱眼红,也不是摆架子、秀样子甚至伸手捞票子,只有接地气、解难题,我们这支队伍才有战斗力、生命力。”“陶工说得对,我们不仅要人在基层,更要心在基层,做好技术服务,帮助村民增收致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镇水产技术员赵恒民说,2008年大雪,由于技术力量薄弱、防护措施不及时等原因,潜江虾农几乎家家户户歉收。今年大雪到来前,市水产部门统一指挥,指导农民为虾池加水、投肥,保证小龙虾安全越冬。

作为一名基层农技员,赵恒民关注的是,农技员队伍尚显单薄,以现有的人员配置和技术水平,如何更好地适应全市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

2017年,潜江虾稻共作面积超过65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六成以上,而受编制等因素制约,市级农技人员仅4人,镇级农技员数量也有限。

“我们可不是孤军作战哩!”陶忠虎说,服务“三农”的科技工作队伍会不断壮大,只要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有识之士,无论是高校里的专家,还是农村“土专家”,都是“农技员”。

“今天我们示范解决问题,回头你就可以帮助其他人解决同样的问题。”陶忠虎拍了拍黄国祥说。

2016年,跃进村还是市里的重点贫困村,全村345户就有121户贫困户。2017年,整村推进发展虾稻共作,实现全村脱贫,黄国祥的13亩虾稻田一年收入6万余元。

“您放心,我以后就是村里的技术‘传声筒’。不仅学技术,还要更好地学习十九大精神,党的政策好,我们的日子会越过越好!”黄国祥说。

猜你喜欢
农技员虾池虾稻
2022年度全国十佳农民|赵常洪:虾稻共作闯出新天地
2亩虾池,一年赚80万!造造成功,这个养虾人震惊了业界
当代水产(2021年7期)2021-11-04 08:17:34
农技员带头——中化碧邦助力 共建美丽乡村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0-14 07:46:42
虾稻共作养殖注意事项
当代水产(2019年10期)2019-12-18 05:29:32
潜江市:优质粮食工程助推虾稻产业发展
◆湖北潜江将打造虾稻千亿特色产业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制度对农技员技术推广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
新农业(2019年16期)2019-01-05 16:41:28
南美白对虾淡化及养殖技术试验的思考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今日农业(2018年2期)2018-03-09 04:56:18
产业调整给予基层农技员的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