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蟹宝宝”在陕西省黄龙县这座陕北高原小县城里落了户,不仅长得身强体壮,还把全国河蟹大赛“金蟹奖”的奖杯带回了新家。
黄龙县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南端,处于陕北黄土高原和渭北旱塬的过渡地带,得益于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和连续多年的退耕还林、绿化造林,黄龙的林草覆盖率达到了92%,森林覆盖率87%。
在引进大闸蟹之前,黄龙的百姓靠种植玉米、养鸡鸭为生,不仅致富无门,连脱贫也是老大难。2013年,上海海洋大学的教授正在研究把大闸蟹引入内陆的课题,恰巧遇上了积极寻求旅游突破发展的黄龙县县委书记任高飞,双方一拍即合。当年,经过专家教授的实地考察,黄龙依靠水源丰富、气候适宜成为了“蟹宝宝”的新家。
“蟹宝宝”刚来黄龙,“监护人”的落实便是第一个难题。以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既对养蟹充满了好奇,又不敢接这个“烫手山芋”。随着当地政府投资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提供饲料,联系上海海洋大学派出教授前来指导,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心动。2014年中秋节前,大闸蟹试养喜获成功。黄龙百姓这下安了心,不少人成了大闸蟹养殖户。
2015年年初,黄龙县副县长黄利荣带领部分乡镇和部门的负责人,组团前往上海海洋大学进行为期4天的实地考察学习,签订了关于发展大闸蟹养殖项目的水产养殖科技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上海海洋大学在蟹苗供应、技术支持和项目扶持等方面提供专家支援和技术服务,并逐步将黄龙县发展为其校外大闸蟹养殖的教学实验基地和人才培训基地。
如今的黄龙县大闸蟹已远近闻名,个个青壳白肚,黄毛金爪,个大肉鲜。
隆冬时节的黄龙,大闸蟹卖得火热。目前,黄龙全县年生产商品蟹12万只左右,产值超过600万元。“我们在黄龙指导养殖户养殖的大闸蟹品质好,它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较高,增加了它的可食性,味道更甘甜。”上海海洋大学教授成永旭告诉笔者。
陕北高原上的人们,不仅吃上了自家门口产的大闸蟹,还借着大闸蟹一举脱贫。据成永旭介绍,为了更好地推动大闸蟹的发展,黄龙大闸蟹已经注册了品牌,还凭借养殖大闸蟹走上了一条特色养殖促旅游、特色养殖助力脱贫的道路。“大闸蟹在陕西很受欢迎,在我们指导下的养殖户,一亩纯收入5000元还是很轻松的。”虽然黄龙大闸蟹养殖取得了成功,但成永旭表示,当地“计划养殖上限是500亩左右,这个量对生态平衡也有益。”
“我们还和当地‘结对子’,校地之间加强合作。我每年都会和研究生一起到黄龙蹲点,就水草养护、投饵喂料等细节给出建议,不断提升那儿大闸蟹的品质。”成永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