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中心问题——长文短教的有效策略

2018-01-16 11:09杭咏雪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长文短教题眼中心

杭咏雪

【摘要】本文论述用“中心问题”来引领学生学习,不仅能使学生整体感知、深入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重点,还能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把握课文的特点,设计出引领全文教学的“中心问题”,从而实现长文短教。

【关键词】中心问题 长文短教 中心 结构 题眼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9A-0115-02

语文新教材长课文多,但课时总量少,因此,探究长文短教的有效策略显得非常重要。新课程的“长文短教”,着眼点应该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情感熏陶和语言文字的学习要有机结合,同时要考虑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

通过实践研究,笔者认为,在众多的策略中,巧设中心问题是非常有效的,即找准文章的切入点,设计引领全文、甚至引领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问题,用中心问题来引领学生学习。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整体感知、深入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重点,还能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中心问题的引领下,学生能很快与文本、作者融为一体,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实现长文短教。那么,如何找到文章的切入点、设计出中心问题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三个切入点很实用,适合大多数课文。

一、把握文章中心设计中心问题,实现长文短教

有些长课文中心非常明显,在教学时可直奔中心,先让学生找到文章中心,根据文章中心设计中心问题,引领学生学习全文。

苏教版十二册第九课《真情的回报》一文挺长,但故事情节很简单,六年级的学生应该很容易读懂。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揭示了课文中心,在学生初读课文说出故事情节后,笔者让学生默读找到课文的中心,根据课文中心提炼出两个引领全文的中心问题:1. 小男孩的真情体现在哪儿?他的真情得到了哪些回报?2. 除了小男孩,还有谁付出了真情,他又得到了什么回报?

学生带着问题再读课文,并将重点部分划出来。当学生充分地读过课文后,笔者先让他们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一起交流思考这两个问题。在交流的过程中,师生一起分析课文重点内容,真正懂得“诚实的劳动,换来的是难忘的关怀与爱意”。通过两个中心问题的分析,学生很自然地揭示出文章主旨:只有付出,才会有回报。最后,学生朗读全文,对课文有了一个完整的感知。

这样一篇长课文的教学,其实是四个层次的读:一读,初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二读,读出故事中心;三读,读懂真情与回报;四读,朗读全文。

《詹天佑》也是一篇中心明显的长文,课文第一句话就揭示了中心: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同样,教师抓住中心就能设计中心问题:课文哪些地方写出他的杰出?哪些地方写出他的爱国呢?学生通过充分的读书,就会从“接受任务”“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几个方面去感受他的“杰出”和“爱国”。

把握文章中心设计中心问题,引领学生实实在在地进行读书活动,能使长文变短,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阅读课文。

二、把握文章结构特点设计中心问题,实现长文短教

有的文章几段内容的结构相似,教师应遵循学生的阅读规律,在阅读方法的讲解与阅读方法的传授中尽量渗透特定学法,并突出教学步骤,显示学习过程,从而使长课文的教学由平淡变得有趣味。

苏教版十二册第十课《莫泊桑拜师》是一篇挺长的课文。这么长的课文,从内容上看也不是特别生动,该如何教?笔者仔细研究发现,课文其实分成三大块,就是莫泊桑三次向福楼拜请教时的对话,其中主要写了福楼拜的话。根据这个结构特点,笔者设计了引领全文的中心问题:莫泊桑几次向福楼拜请教?福楼拜每次都说什么?每次说的话中哪句话最关键?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

接下来组织全班学生一起交流,把交流重点放在第一次拜师上。交流主要有两個环节:首先抓住福楼拜说的话中最关键的一句话,然后让学生分角色读人物语言。学生积极参与分角色朗读(在分角色朗读时教师需提醒学生注意人物身份),进一步理解其他语句。然后,总结这一块内容的学法,指导学生运用学法讨论第二、第三次拜师。如此举一反三,既减少了重复劳动,又使学生逐步从“学会”过渡到“会学”。三次“拜师”讨论结束后笔者提问:“读到这儿,你觉得莫泊桑是个怎样的学生,福楼拜是怎样的老师?”这个问题的提出显得水到渠成,莫泊桑的勤学、福楼拜的善教给学生留下很深的印象。

长长的一篇课文分成三大块进行讨论,文章好像一下子变短了,福楼拜的话不仅是指导莫泊桑写作,而且也是指导学生写作方法。

可见,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把握文章的重点难点,设计中心问题,由“扶”到“放”地引领学生学习课文,不仅能让学生学到阅读的方法,也能让学生有更多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使一篇较长的课文在一节课中基本学完。

三、把握文章题眼设计中心问题,实现长文短教

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学生读一篇文章,首先接触的是题目。有些文章,看题目便知道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思路。只要抓住了主旨与思路,教师就可以更好地驾驭教材,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这样的文章,我们就可以从文章的题眼切入设计中心问题,从而让学生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苏教版十册第十二课《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我们一读题目就知道题目概括了整篇课文的主要内容,“题眼”就是“发愤”这个词。对此,笔者以“题眼”为切入点,提出中心问题: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他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在中心问题的引领下,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地朗读课文。由对“司马迁为什么要发愤写《史记》”这个问题的思考,学生读出那是司马迁自己的志向,也是司马迁父亲临终前的嘱托,更是飞来横祸后唯一的精神寄托;由对“他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这个问题的思考,学生仿佛看到了司马迁忍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在漫长的十三年里发愤写《史记》的一个个情境。

虽然课文很长,但是通过中心问题的引领,学生在一节课内就读懂了司马迁的内心,读出了他的品质,一位历史伟人的形象因此矗立在学生心中。

面对长篇幅的课文,教师要找准切入点,巧妙地设计中心问题,引领学生整体性地感知、体悟文本,实现长文短教。

猜你喜欢
长文短教题眼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长文短教,让语文课堂教学更高效
长文短教,让阅读教学更高效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高考数学题中“题眼”的理解与破解
物质推断题的推断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