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产权属性下企业现金持有影响因素分析

2018-01-16 12:30姜丽艳
会计之友 2018年24期

姜丽艳

【摘 要】 在会计领域,税收规避一直是学者们的研究焦点,通常认为税收规避产生的经济后果主要有两个,一是提高股东财富,二是增加企业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这两个后果都会通过现金持有水平体现出来,并且不同的企业产权属性具有不同的内部治理机制,对税收规避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的相关性也会带来影响。对税收规避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相关性的研究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基于此,文章以税收规避为视角,选取2012—2017年期间国内A股市场上市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产权属性下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影响要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 差异性产权属性; 企业现金持有水平; 税收规避

【中图分类号】 F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18)24-0143-06

一、引言

目前关于税收规避对企业财务影响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对于税收规避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相关性的研究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将企业产权属性差异因素作为二者相关性的调节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加深企业对于企业治理机制建设的重视程度。

二、研究综述

在税收规避方面,Chen[1]研究发现,若企业针对管理者制定的激励制度不能够有效执行,那么管理者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会进行避税行为,进一步引发代理冲突,使企业利益受损,而完善的企业内部治理机制能够有效缓解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冲突。Wilson[2]发现,税收规避能够节约企业资金,提高税后自由现金流,自由现金流的增多由容易引发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及大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问题,为企业管理者进行资金转移及非效率投资提供了方便,最终使股东利益受损。Kim[3]发现,税收规避粉饰了企业财务信息,为管理者机会主义提供了方便,会做出转移企业资金的行为,进而会引发企业股价暴跌,而良好的外部治理能够有效规避这种行为的发生。刘行[4]认为,税收规避能够引发代理冲突,使得管理者为了自利做出投资一些低收益项目的行为,而通过提升企业治理能够有效缓解这些问题。王静[5]研究发现,当企业治理机制比较完善时,能够降低管理者进行避税寻租的可能性,企业治理机制越高,这种相关性越显著。

在现金持有水平方面,Faulkender[6]认为,企业股权集中度越高,则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越低;企业资产负债率越高,则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越高;Harford[7]认为,机会主义会使得管理者转移企业资产,从而导致企业现金持有水平降低,强化公司治理机制能够缓解这种问题。杨兴全[8]研究发现,企业机构持股越高,则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越高;而企业资产负债率越高,则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越低;吴荷青[9]认为,企业中国家持股比例越高,则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越高,两权合一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姜毅[10]研究发现,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表现出倒“U”型关系。

三、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关于税收规避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相关性的分析,理论界有大量的研究成果,税收规避给公司带来了多种财务影响,最为显著的影响是降低企业税负水平[11],提高税后自由现金流,自由现金流的增多由容易引发股东与管理者之间及大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问题,在机会主义的推动下,为企业管理者进行资金转移及非效率投资提供了方便,进而使得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下降[12]。管理者为了税收规避不被发现,往往会隐藏企业内部财务状况的真实性,提升企业的财务不透明性。提高避税寻租的可能性,更多的是在为自己寻求更多的利益。税收规避表面上是在帮助企业节约税负,提升税后自由现金流,但由于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税收规避更多的是为管理者自己创造更多的利益,使得现金持有水平不升反降[13]。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1。

H1:避税程度越高,则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越低,即税收规避与现金持有水平之间具有负相关性。

代理问题的存在,管理者为满足了自己的财富欲望,进行避税寻租行为,損害了股东的利益,而完善的企业内部治理能够有效抑制企业管理层的避税寻租行为[14],因此可以认为,企业内部治理水平不同,对于税收规避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相关性的影响程度也不同[15]。关于企业内部治理水平,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存在显著的差异,对于非国有企业,代理问题主要存在于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冲突,而国有企业代理问题既有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代理冲突,又有大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16]。非国有企业委托人对企业管理者约束能力较强,而国有企业委托人对企业管理者约束能力较弱[17]。非国有企业的出资人就是委托人,而国有企业出资人属于人民,无法有效对管理者进行约束,委托主体不明确,代理主体也不明确,这些原因的存在造成了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水平薄弱,进而作用于税收规避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相关性的影响[18]。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2。

H2:相比于非国有企业而言,国有企业中税收规避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之间表现出更为显著的负相关性。

四、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12—2017年期间国内A股市场上市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按以下方式筛选样本:(1)剔除ST、*ST等出现经营异常的企业;(2)剔除金融、保险类等财务核算方法特殊的企业;(3)剔除数据信息缺失的样本。通过筛选,共得到8 030个有效样本数据。数据来源于国泰君安、WIND库、新浪财经等数据库。

(二)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本文将现金持有水平进行量化后定义为被解释变量,符号为Ln CA,计算公式为Ln(Ca/Ne),因为该指标受资产规模影响显著,其次,Ca代表期末现金,Ne代表期末总资产与Ca的差值[19]。

2.解释变量。本文将避税程度变量定义为解释变量,符号为RATEDEV,由于避税具有隐蔽性,对避税程度的衡量暂无统一的定论,本文在总结前人对避税程度衡量方式的基础上,选取(名义税率-实际税率)作为避税程度的衡量指标[20]。

3.控制变量。本文借鉴先前学者研究的方法,选取公司规模(SIZE)、净营运资本(NWNE)、资本支出(CPNE)、資产负债率(DEAS)、研发支出(RDSA)、股利支付(DIDE)、经营现金流量(CFNS)、成长机会(MB)等为控制变量[21]。

各主要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三)模型构建

针对本文的研究,结合Opler(1999)的研究思路,构建如下模型:

Ln CA=β0+β1RATEDEV+β2SIZE+β3NWNE+

β4CPNE+β5DEAS+β6RDSA+β7DIDE+β8CFNS+

β9MB+β10YEAR+β11IND

五、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分析

表2为对各主要变量进行的描述性分析,由Ln CA变量的均值、中值可知,我国上市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尚有一半的规模达不到平均水平,这一结果与当前我国上市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分布特征相吻合;由DEAS变量的均值可知,我国上市企业保持着合理的财务结构水平;由RATEDEV变量的均值可知,我国上市企业普遍存在避税行为;由SIZE、Ln CA、MB变量的标准差可知,我国上市企业在企业规模、现金持有、成长机会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由CPNE、RDSA的标准差可知,我国上市企业在资本支出、研发费用方面表现出较小的差异[22]。

(二)相关性分析

各主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如表3所示,通过Pearson相关性检验可知,RATEDEV与Ln CA之间表现出负相关性,初步对假设1进行了验证。同时,SIZE、DEAS与Ln CA之间表现出负相关性,NWNE、RDSA、CPNE、CFNS、MB、DIDE均值Ln CA之间表现出正相关性,以上分析结果基本与预期相符。进一步分析可知变量间相关系数都不大于0.5,这能够排除相关性对实证结果的影响[23]。

(三)回归分析

对假设1的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由RATEDEV变量的回归系数可知,该值在0.05的水平上具有负的显著性,假设1得到证明,即我国上市企业避税程度越高,则现金持有水平越低,分析结果与预期相符,这是由于避税方式比较隐蔽、不易察觉,使得企业内部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得到隐蔽,提升了企业的财务不透明性,降低了机会成本,提高了避税寻租的可能性,为企业管理者进行资金转移及非效率投资提供了方便,进而使得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下降。进一步对企业控制变量进行分析可知,DIDE、MB、RDSA、CFNS、NWNE与Ln CA之间具有正相关性,与预期相同;CPNE、DEAS与Ln CA之间具有负相关性,也与预期相同,很好地体现出了我国上市企业的融资优序理论[24]。另外,由R2的值可知本模型对回归结果的解释力度很强。

为了分析企业产权属性对避税程度与现金持有水平相关性的影响程度,本文将企业分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进行如表5所示的回归分析,在国有属性组中,RATEDEV与Ln CA在0.01的水平上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性,在非国有属性组中,虽然RATEDEV与Ln CA之间的回归系数为负,但是并不显著,由此证明了假设2的正确性。这可能是由于我国企业内部治理机制不健全,使得企业内部财务状况的真实性得到隐蔽,提升了企业的财务不透明性,降低了机会成本,提高了避税寻租的可能性,为企业管理者进行资金转移及非效率投资提供了方便,进而使得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下降,而非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机制相对完善一些,对企业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起到抑制作用,最终使得RATEDEV与Ln CA之间的回归系数为负,但是并不显著。另外,由R2的值可知本模型对回归结果的解释力度很强。

(四)稳健性分析

为了增强本文实证结果的可信度,下面将避税程度的衡量方式改为会税差异BTD再一次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6所示。

由表6可知,BTD与Ln CA之间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性,说明避税程度越高,企业持有的现金水平越低,与前述验证结果一致,由R2的值可知本模型对回归结果的解释力度很强。

由表7可知,在国有企业组中,BTD与Ln CA之间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性,在非国有企业组中,BTD与Ln CA之间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说明避税程度越高,企业持有的现金水平越低,与前述验证结果一致,由R2的值可知本模型对回归结果的解释力度很强。

六、结论与建议

本文基于税收规避的视角,选取2012—2017年期间国内A股市场上市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对不同产权属性下企业现金持有水平影响要素分析,对于税收规避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相关性的研究有助于提升企业价值。研究发现,避税程度越高,则企业现金持有水平越低,即税收规避与现金持有水平之间具有负相关性。相比于非国有企业而言,国有企业中税收规避与企业现金持有水平之间表现出更为显著的负相关性。对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以下三点建议:(1)企业在进行避税行为时,应该对避税的收益和成本进行权衡;(2)对企业公司治理机制要进行完善,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3)为了减少我国税收的流失,应加强税务部门的稽查力度,为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推进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YUNHAO CHEN,SHAWN HUANG,JOHN WANG.Corporate Tax Avoidance and Firm Opacity[D].Unpublished Working Paper University of Missouri,2011:33-36.

[2] WILSON R J.An examination of corporate tax shelter participants[J].The Accounting Review,2009,84(3):969-999.

[3] KIM C S,MAUER D C,SHERMAN A E.The Determinants of Corporate Liquidity:Theory and Evidence[J].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1998,33(3):335-359.

[4] 刘行.企业的避税活动会影响投资效率吗?[J].会计研究,2013(6):47-53.

[5] 王静.代理成本、避税程度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J].财会通讯,2014(21):40-43.

[6] FAULKENDER M,WANG R.Corporate financial policy and the value of cash[J].Journal ofFinance,2006,61(4):1957-1990.

[7] HARFORD J,MANSI S A,MAXWELL W F.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Firm Cash Holdings in the U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8,87(3):535-555.

[8] 杨兴全.企业现金持有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南开管理评论,2007(6):47-54.

[9] 吴荷青,沈金洲.高管变更与现金持有价值[J].南方经济,2009(7):70-80.

[10] 姜毅.投资者保护、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持有量[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2):58-63.

[11] 南晓莉,杨智伟.多元化经营、代理冲突与公司现金持有水平[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38(1):112-114.

[12] 胡泓媛.政治关联与现金持有价值——来自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财会通讯,2015(24):9-12.

[13] CRABTREE A D,KUBICK T R.Corporate tax avoidance and the timeliness of annual earnings announcements[J].Review of Quantitative Finance and Accounting,2014,42(1):27-29.

[14] LANIS R,RICHARDSON G.The effect of board of director composition on corporate tax aggressiveness[J].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Public Policy,2010,30(1):26-29.

[15] XUDONG CHEN,NA HU,XUE WANG,et al.Tax avoidance and firm value:evidence from China[J].Nankai Business Review International, 2014,5(1):46-49.

[16] 陈北国,杨孝安.企业避税活动对投资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会月刊,2015(12):22-24.

[17] IFTEKHAR HASAN,CHUN KEUNG (STAN) HOI,QIANG WU.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The effect of corporate tax avoidance on the cost of bank loan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4,113(1):109-130.

[18] 蔡宏标,饶品贵.机构投资者、税收征管与企业避税[J].会计研究,2015(10):12-15.

[19] JEONG-BON KIM,YINGHUA LI,LIANDONG ZHANG.Corporate tax avoidance and stock price crash risk:Firm-level analysis[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11,100(3):639-662.

[20] 张玲,朱婷婷.税收征管、企业避税与企业投资效率[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5(2):36-38.

[21] 杨小平,谢海娟,常启军.政府干预与现金持有价值——基于地方财政压力的视角[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11):28-31.

[22] 郝东洋,张天西.税收规避、公司治理與管理者机会主义行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3):18-22.

[23] BADERTSCHER,et al.The separation of ownership and control and corporate tax avoidance[J].Brad A.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13,56(2):228-250.

[24] JAYANT R KALE,YEE CHENG LOON.Product market power and stock market liquidity[J].Journal of Financial Markets,2011,14(2):376-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