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所谓的海外文学写作,常常被称作离散文学,这其实是一个超越中国范围的世界性现象。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世界移民的日益增加,离散文学成为20世纪以来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此中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异域异质的生存对作家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如拉什迪所言,“传统上,一位充分意义上的移民要遭受三重分裂:他丧失他的地方,他进入一种陌生的语言,他发现自己处身于社会行为和准则与他自身不同甚至构成伤害的人群之中”。离散文学常被描述为所谓的“流亡文学”,对于作家而言,流亡最核心的意指是失去了母语的存在土壤,却依然必须把母语视为不可或缺的精神纽带。布罗茨基对此有一段著名的论述:“我们称之为‘流亡的状态首先是一个语言事件,即他被推离了母语,他又在向他的母语退却。开始,母语可以说是他的剑,然后却变成了他的盾牌、他的密封舱。他在流亡中与语言的那种隐私的、亲密的关系就变成了命运,甚至在此之前,它已变成一种迷恋或一种责任。”北島描述的“对着镜子说汉语”的情境,为我们理解流亡这一为严峻语言事件提供了绝佳的注脚。
本期邀请二位青年学者林培源、杨汤琛参与讨论。林培源同时也是知名青年作家,现为清华大学、美国杜克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海外求学经验使他得以更真切理解海外经验与写作的内在关联。他的文章以随笔体来谈论学术问题,文章视野开阔、纵横捭阖:从布罗茨基、拉什迪、奈保尔、约瑟夫·康拉德和亨利·詹姆斯等著名的离散文学案例出发,以英语文学的离散谱系为参照,再回溯鲁迅、郁达夫、老舍、张爱玲等著名现代作家的海外经验与写作,顺流而下讨论了马来作家黄锦树“重写郁达夫”的系列小说和移居加拿大的华文作家薛忆沩的小说,从中辨析海外华文文学关于“中国性”和“国际性”的辩论与辩证。文章还对当前争论颇多的“华语语系文学”概念作出辨析和评价。相比之下,华南农业大学的杨汤琛教授则集中火力,对于身处海外的汉语诗人“作为异乡与故土之间的悬置者,不自觉拥有了内面与外部的双重视野,其诗歌言说亦由此发生了嬗变与扭曲、分裂与生长,与国内迭起纷呈的诗歌场构成了互涉、互融、互为镜像的诗歌景观”进行深入辨析,展示了诗歌“朝内的风景和文本的内部旅行”。
事实上,海外经验对于写作的影响在不同作家身上各有不同。以纯正英语写作而为美国文学界所接受并重新回译为汉语的哈金与坚守华语写作主要受众一直在国内的严歌苓各有各的路数。同样,去国而又返国的北岛、多多、张枣、王家新与一直在海外坚守、阐述“中文性”写作并为国际诗坛所广泛接受的杨炼也有不同的海外文学经验。某种意义上,作为语言事件的“流亡”确实把写作者逼入了险境甚至绝境,但它也必赋予写作者以反身观山中云雾的独特意识和宏阔视野。而海外文学经验最终也将成为丰富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元素,成为当代文学内部相互鉴照的力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