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退役军人相关网络舆情的思考

2018-01-16 01:32杨学娟
今传媒 2018年9期
关键词:退役军人网络舆情

杨学娟

摘要:退役军人事务部组建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近期出现了多次影响较大涉及退役军人的网络舆情,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舆情应对和引导工作。网络舆情是一柄“双刃剑”,考验着相关部门的应急处置、舆论引导能力。

关键词:退役军人;网络舆情;应对引导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 - 8122 (2018) 09 - 0037 -0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组建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党中央和习主席对全军官兵、退役军人和广大军属的关心厚爱,引发了全民关注热议。2018年两会公布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以来,网络上关于退役军人事务部和退役军人的舆论热度持续不减。特别是4月16日,退役军人事务部挂牌以来,陆续发生了几次相关热点事件,引发了网络舆情波动。习主席强调,“要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到所有工作都有利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推动改革发展,有利于增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1]在互联网成为舆论斗争主战场的时代,提高退役军人相关网络舆情的处置引导能力,推动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事业发展,是退役军人工作部门必须面对的一场考验。

一、退役军人相关网络舆情现状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截至2018年2月底,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12.8亿户,累计流量达到68.9亿G,手机上网用户数已经超过12亿。腾讯公司公布的业务数据显示,微信公众号月活跃账号数量350万个,月活跃粉丝近8亿。网络将人们裹挟进入人人可参与的“自媒体”时代,舆论形势更加错综复杂。网络舆论涉及退役军人话题,是社会发展、改革深入、国防和军队建设不断加强的必然。当前,涉及退役军人的网络舆情,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关于退役军人的正面话题深受欢迎,传播迅速。2018年3月29日,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发布国防短片《老兵》,同日,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播放了该片,引发一轮舆情高峰。截至4月5日,该短片视频播放量破亿次,相关话题的新闻报道量达687篇,微博442条,微信文章253篇,搜索引擎百度指数显示,关键词“老兵”的搜索量上升[2]。2018年5月,以5·14川航航班备降事件中紧急备降成功的转业军人,四川航空机长刘传建为代表的多名优秀退役军人,因见义勇为,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典型事迹,也在网络和微信上被大量转发、广泛传播,不仅有效宣传了退役军人群体的正面形象,更向社会持续传递了向善向上的正能量。

二是关于退役军人的负面话题不断出现,危害性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断章取义曲解正面报道,2018年两会期间,主流媒体微信公众号刊发两会代表、国防经济学家郝万禄关于退役军人事务部开展工作设想的访谈文章,被某些自媒体断章取义歪曲解读为国家即将取消退役安置,在社会上和军队中造成非常消极的影响;无中生有编造谣言,退役军人事务部刚刚挂牌两天,关于部长在内部会议上的讲话以及写给全国5700万退役军人的一封信,在网络上大肆传播,事后得知纯属捏造;放大炒作争议话题,5月25日,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法兴,4月在集团党建工作会议上的一些不当言论,被上传到网络持续炒作、放大发酵,引发大量偏激舆论,不乏恶意人身攻击。

二、退役军人相关网络舆情的影响分析

习主席深刻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强调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一分为二的观点看,网络舆情是一柄双刃剑,虽然会对退役军人工作产生一定消极影响,但引导处置得当,将从长远上促进工作的发展。

一是网络负面舆情的消极作用。从当前发生的多起有关退役军人负面舆情看:

1.影响社会和谐。在有关退役军人的负面舆情中,许多网民言论缺乏理性,往往偏离事实本身,且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和误导性,渲染地方对退役军人的歧视,煽动现役军人情绪,不利于军民团结、军地和谐。同时,极易引发网络暴力行为。

2.干扰工作秩序。在地方机构改革进行的关键时期,退役军人事务部组建工作和各项业务工作同时进行。在人员尚未配备完整之际,又需要投入人力精力查证不实信息、协调有关部门发声、联络媒体辟谣等工作,以应对处置负面舆情,客观上干扰了政府部门正常工作运转。

3.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某些境外势力利用负面舆情,放大和歪曲退役军人相关话题,蛊惑部分不明真相的网民滋生事端,蓄意抹黑退役军人群体、抹黑退役军人工作部门,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二是网络舆情的正面促进作用。退役军人群体和退役军人事务部受关注度高,退役军人背后牵涉更多家庭成员、社会各个领域,影响面巨大。要善于把正面话题做成舆论热点、宣传亮点、受众焦点,把党的宣传工作规律和网络舆论传播规律结合起来,把宣传党和国家关于退役军人工作政策、方针、指示和反映广大退役军人的需求心声结合起来,把党和政府“想说想做的”和退役军人“想听想要的”结合起来,形成吸引人、教育人、感染人、激励人的正面导向,形成有力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舆情态势。线上舆情影响线下风向,正面舆情占据主导地位,势必有力促进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事业发展,势必有力助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势必有效巩固军民团结一家亲的鱼水深情。

三、应对引导退役军人网络舆情的思考

退役军人相关网络舆情关系退役军人群体稳定,关系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开展。网络舆情传播速度快、波及广、影响大。套用著名的“蝴蝶效应”理论,一个不起眼的话题,一句看似普通的言论,如果不及时加以引导处置,可能引发一场舆论“风暴”,陷入舆论“旋涡”,造成无法预见的危害。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区分不同类型的舆论形态,有针对性地做好舆情应对处置。

1.对于正面舆情,大力宣传助推,积极营造有利于退役軍人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退役军人工作部门可设立新闻发言人,设立专门的舆情研判分析职能,针对社会广泛关心关注的方面主动发声、先声夺人;要充分发挥退役军人工作军地协作、多部门协调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军地主流媒体、部门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作用,借助官方声音和主流媒体的权威性、融媒体资源、庞大的受众群,形成正面舆情传播的强大合力。2018年4月16日,退役军人事务部挂牌成立,当天上午组建成立的消息即通过《解放军报》微信公号“军报记者”、《中国退役军人》杂志微信公号发布;5月3日,为回应社会关注,退役军人事务部相继在“中国政府网”、微信公众号“军报记者”、“中国退役军人”公开办公地址,迅速得到大量转发传播。政府部门主动迅速地公开信息,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退役军人的热烈关注。

2.对于负面舆情,及时澄清反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人民军队、退役军人良好形象。对于网络负面信息,首先要建立健全网络突发事件舆情快速反应机制,在负面事件发生后迅速完成各方舆情收集分析,为及时准确做出形势研判提供依据;其次,要在第一时间追溯信息源头,查明事实真相,并通过权威渠道发布,阻断不实信息传播发酵的路径,将可能出现的舆情影响置于可控范围内。2018年4月18日,网络流传“退役军人事务部部长写给5700万退役军人的信”,时隔一天,退役军人事务部便发布了官方声明。5月26日,针对周法兴不当言论事件,再次在主流媒体发声,以评论文章《坚决落实最高领导人指示精神,满腔热忱为退役军人服务》正面回应网民。6月11日,该部就流传的“在退役军人事务部的支持和指导下,即将组建‘国家退役军人发展基金工作委员会”相关传言再次进行官方辟谣。官方信息的发布传播,有效遏制了负面舆情的蔓延滋长。

3.对于中性舆情,引导凝聚共识,努力形成做好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的舆论合力。“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上的一种特殊反映,是干部群众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趋势以及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在网上的集中反映。”[3]舆情不仅有正面、负面之分,还包括大部分中性舆情,同样需要引起重視。以“中国退役军人”微信公号发布针对周法兴言论的官方回应文章后舆情分析为例,自5月26日晚21:00发布,截至27日下午13:30,总阅读量17300余次,评论200条,其中正面、负面评论各占15%,其余大部分为中性评论,主要内容为对退役军人事务部持有期待、提出意见建议。对于中性舆情,要在全面收集、准确研判基础上,仔细甄别、有针对性地引导。要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团结稳定鼓劲的方针,争取和转化中性舆情,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强大正面舆论合力,推动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194 - 195.

[2]邓睿.“《老兵》播放量破亿了!舆论回声源自共同记忆”[ EB/OL].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金台点兵工作室,2018年4月12日,http://original.hub-pd. com/c/2018-04-12/732820. shtml.

[3]姜胜洪,网络舆情的内涵及主要特点[J].理论界,2010(3):151 - 152.

猜你喜欢
退役军人网络舆情
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一瞥
美国退役军人事务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关于建设退役军人管理保障机构的若干思考
浅析退役军人的就业创业现状、困境与对策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主动出击,借退役士兵培训之东风,创交通职业培训新局面
美军退役军人转文职制度对我军的启示
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舆情管理中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平安校园建设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