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理莲
中西方对于生命教育的差异是:中国人重视的是生命的“物质教育”,而西方人重视的是生命的“精神教育”。
所以中国人在教育孩子时,会特别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因为这关系到孩子未来是否可以找个好工作,是否能有好的物质生活。而西方人在教育孩子时,更注重孩子的个体发展。他們会帮助孩子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以此丰富和升华自己的生命,享受精神上的愉悦。至于孩子未来会过成什么样,哪怕是去流浪,只要是孩子的选择,他们都不会干预。
物质生活决定生命质量,这是中国人的生命教育观;精神层次决定生命质量,这是西方人的生命教育观。所以中国人忌讳谈论死亡,内心对此十分恐惧;而西方人认为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存在形式,内心对此是惋惜和祝福的态度。就像中国人的丧葬文化,有钱人死了会用珍宝陪葬,祭祀时会烧钱烧衣烧房子;而西方人偏爱赠送鲜花。
中国人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西方人说:“儿女是上帝交给父母托管的产业,所有权在上帝那里。”一个把子女的生命当作是附属,一个把子女的生命当成是独立的个体,不同的“父母观”决定了儿女对待生命态度的不同。
中西方对生命孕育时的态度也不同。在怀孕前3个月,中国兴保胎,而在西方几乎没有保胎一说。他们认为,前期是胚胎自然的优胜劣汰过程,要遵循大自然的生存规律。而中国兴堕胎,西方又禁止堕胎,认为胎儿也有生命权。
对于中西方的生命教育,没有谁好谁坏,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或许,“向死而生”才是最好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