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乙茹 四川大学
乳制品是人类优质的营养来源,富含有优质蛋白、维生素A、钙等营养物质,推荐一般人群每日奶及奶制品应摄入300克[1]。而且我国乳制品的需求日益增大:2017年我国乳制品产量将近3 000万吨,累计增长超过4%。预计2018年我国乳制品产量将超过3 000万吨,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5.5%[2]。因此,乳制品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可缺少,日益重要。
由于具有pH中性、营养丰富的特点,乳制品尤其是生牛乳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较为理想的条件,若不适当处理,将导致快速的腐败变质。一般而言,乳制品可以分为液体乳、乳粉、其他乳制品[3]。不同的乳制品使用的杀菌方法也不一致,以达到最优的营养和卫生要求目标。关于牛乳质量控制的传统措施是在低于7~10 ℃的环境下冷冻直至加热,根据加热的差异将其方式分为巴氏消毒、ESL、UHT和灭菌。
牛乳及乳制品中含有多种微生物。有国内研究发现,从155份原料乳样品分离纯化得到嗜冷菌分离物16株,经微生物分类学性状特点鉴定,确定为假单胞菌10株,微球菌4株,产碱杆菌2株[4]。国外文献报道较多。在新鲜的原乳当中有嗜盐菌、假单胞菌、乳杆菌、链球菌、梭菌属、乳酸乳球菌、串珠球菌,等等。而经过了冷冻之后,样品当中含有更多的微生物,国家和处理方式的不同也会影响检测出的种类和数量。如澳大利亚优势菌种有荧光假单胞菌、蜡状芽孢杆菌、芽孢杆菌、微杆菌,美国主要有假单胞菌、克雷伯菌、大肠杆菌。
巴氏杀菌法由于无法灭活需氧嗜冷菌孢子,其主要的腐败机制是菌体的繁殖以及相关酶的产生。而UHT和灭菌处理的奶制品的腐败机制主要是因为肽酶和脂酶的作用:在冷冻储藏期间,有稳定的酪蛋白、耐热肽酶与不耐热肽酶。经过UHT处理,不耐热的肽酶被消除。随着常温下储藏的时间延长,剩余的酶与酪蛋白特定的位点结合,将其进行水解,随后已分解的物质进行聚集和沉淀,即可见到肉眼所见的沉淀。脂肪酶将水解脂肪,释放脂肪酸、单甘油酯、双甘油酯以及甘油。但由于研究较少,难以知道脂肪酸的种类。而水解变化将会让产品呈现腐臭、肥皂感、苦涩等不良风味。
嗜冷微生物来源广泛,主要污染属于外源性污染。空气、器械、操作人员等都是可能途径。通常通过几大环节进行控制。
主要是通过隔离、清洁以及持证上岗等方式进行。相应企业需要履行HACCP、GMP等标准进行整个生产销售过程。
第一,众多文献表示,一般情况下,原料储存时间不宜超过24小时。第二,相比热处理,冷消毒如采用化学消毒能有效抑制嗜冷菌和胞外酶,但是应当注意使用剂量。运用食品级壳聚糖利用其分子上的正电荷和细菌膜上的负电荷作用,进行抗菌防腐也有很好的作用。1.00%浓度的壳聚糖溶液可以达到80%以上的嗜冷菌生长抑制率。
除了抗菌,利用如二氧化氯进行冷消毒对于酶也有较好的灭活作用。另外,重金属离子(如Zn2+、Hg2+、u2+等)也可抑制某些脂肪酶的活性。
综合考虑检测方法的各个方面,选择最优方案,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检测技术是质量控制的要点。
常见有3M纸片法、氨肽酶活性法、ATP发光法、FISH、QCM、PCR-ELISA、RT-PCR等。下面讨论一下各方法的优劣。ATP生物发光耗时短,仅花费10~20分钟,3M法成本较低,但是耗时很长,需要10天左右。其他方法如FISH、QCM、RT-PCR耗时均在两小时左右,花费较高,而且只能用于单一的研究对象,在应用时应该综合考虑各因素[5]。
乳制品作为膳食当中必不可少的食物,有着强大的消费群体,它的营养和卫生问题受到广泛重视。基于现有的乳制品生产模式,嗜冷菌以及其产生的酶对乳制品的腐败变质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探究乳制品腐败机制,防止外源性污染,创新检测方法,除去导致腐败的微生物和酶等方面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将会延长乳制品货架期,保证供给,同时一定程度提升国民健康,降低经济压力。
[1]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201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中商产业研究院.2018-2023年中国乳制品行业发展前景调查及投融资战略研究报告[R].2017.
[3]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公布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的公告(2016年第23号)[Z].2016.
[4]吴石金,何光华,万常诘,等.原料乳嗜冷菌分离株微生物学特征研究[J].中国乳品工业,2005(8).
[5]李琳,冷凝,杜明,等.嗜冷菌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中国乳品工业,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