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溯源及对医学的影响

2018-01-16 23:29文/王
中国医学人文 2018年9期
关键词:医者儒学孔子

文/王 德

作者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大约20年前,75位诺贝尔奖得主齐聚巴黎开会,会后发表了一个宣言,最后的一句话写道: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那就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以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To survive, man must go back twenty-five centuries to learn the wisdom of Confucius)。

为什么千年之前的这一思想学说能得到现代学术大师的如此青睐和重视?追根溯源,或可见一斑。作为医者,儒学对于中国医学的深远影响,亦不可不知。

儒学起源及核心思想

春秋时期,诸侯纷争,周室王权衰落,周朝长期维系的礼乐等级制度也随之摇摇欲坠。在孔子所处的春秋中期,经过连年战乱,各诸侯国国力空虚,不得不暂停征战,调养生息。

未来的社会将何去何从,在社会剧烈变革下如何看待人性?这成为当时诸子百家积极思考和辩论的焦点。

与其他诸家相比,儒家尤其关注伦理道德,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孔子所提出的“仁政”,也是基于人性中的“仁”。仁,被认为是儒家思想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称:“知(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论语》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还提出“仁义礼”:“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西汉董仲舒补充了“信”,形成了“仁义礼智信”的儒学五常之道。

“仁”是儒学的核心思想,在《论语》中出现了一百多次,孔子认为“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就是说,“仁”是为人行事的根本,如果没有内心的仁爱,即使是在古人眼里十分尊贵的礼、乐也会变成表面化的空壳,失去原本的内涵。

在现代,孔子的这些思想看起来也许不足为奇,那是因为仁义的价值观早已深入人心。但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的贵族阶层享有特权,古希腊思想家公开宣称“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中国的儒学思想家却开始对人性进行思考,并提出了很多有进步意义的观点,这无疑是难能可贵的,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比如,“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这里的“人”,并不特指某一阶层,而是指所有的人。

对人性的尊重,体现在儒学思想的方方面面。孔子打破了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入学的传统,提倡“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可以通过教化而“志于仁”。他的弟子中,有贵族出身的孟懿子和南宫适,有贫贱出身的冉壅,有商人出身的子贡,还有梁父大盗颜涿聚。即使是外邦,若能做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孔子认为也应当平等相待,“不可弃也”。

儒学反映了人性中的真、善、美,在西方也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对世界历史的发展和走向有深远的影响。不少深入了解儒学的西方思想家对孔子的赞美之词溢于言表:“无冕皇帝”“哲学上的华盛顿”。欧洲启蒙运动思想家伏尔泰十分尊崇孔子,在家里挂拜孔子的画像,并借用孔子“仁政”“民本”等观点,提出自由平等的思想,作为抨击封建神权的思想武器。

儒学对医学的深远影响

儒学的“仁”与医学的“仁”天然相通,在古代,不少习儒的文人出于种种原因弃儒攻医,如仕途受挫、自己或亲人染病、或是原本就志在从医,他们不仅取得了斐然的医学成就,并且将行医看作是在仕途之外践行“仁”这一儒学最高境界的首要途径。

西汉政治家贾谊曾坦言:“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

儒学对医者的影响

在很多医家论著中都能读到儒家思想,像孙思邈“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杨泉“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刘勉“富者我不贪其财,贫者我不厌其求”……

金元四大家之中的朱丹溪,曾师从朱熹弟子学习儒学,对于程朱理学的尊“天理”、抑“人欲”和格物致知深以为然,性格也从急躁变得温和、讲道理。朱丹溪的父亲、母亲、妻子接二连三病逝令他“心胆摧裂,痛不可追”,受到恩师的点拨“子聪明异常人,其肯游艺于医乎”,他慨然曰:“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虽不仕于时,犹仕也”,于是便放弃科举,专心学医。在行医期间,朱丹溪也是本着仁心对待每一位病人。有一次下大雨有病人需要紧急出诊,仆人问能不能等雨小点儿再走,朱丹溪回应说“疾者度刻如岁,而欲自逸耶”,冒雨赶到病人家中,不顾全身湿透,直奔患者。

同为金元四大家的张从正自幼从父学医,虽然无志科举,却也十分推崇儒学,认为“医家奥旨,非儒不能明。”,著有医书《儒门事亲》,取名的用意是:儒者能明事理,事亲的人应当了解医道。

儒学对医者的影响如此深远,以至于明代外科学家陈实功提出“先知儒理,然后方知医理”,认为医者,仁在先,方有能。

在宋代,由于官方的重视和医生地位的提高,文人之中学医之风甚浓,甚至到了“无儒不通医,凡医皆能述儒”的程度,像大文豪苏轼,对医学也颇有钻研,著有《苏学士方》。

辛弃疾在《定风波·静夜思》中提到了二十多味中药,也是具备一定的医学知识:“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镂织流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惊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老菊花荒。”

宋代还设立太医局,开启了体制化的医疗教育,使一大批儒生名正言顺地投入医生行业。

儒医在宋代之后也是蔚然成风,据《新安医藉考》统计:自宋至清近800医家中,由士、儒而习医者占70%,既使30%家传医者亦能勤学,形成崇儒习俗,以儒学加强自身修养,用儒学观点研究发展医学。

儒学对医学发展的影响

儒学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孔子是一个很好学的人,自谓“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从十七岁起,多次问礼于老子,还拜访师襄、苌弘习乐,留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治学名言。

孔子对待学习的态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秉承儒学的治学精神,有志于医的儒生往往更能深明医理、学以致用,取得更高的医学成就。

西晋医学家、史学家皇甫谧四十多岁因患风痹症,开始攻读医书,发现以前的针灸著作有很多表达不清楚、产生歧义的地方。他结合《灵枢》《素问》和《名堂孔穴针灸治要》等书,在自己身上亲自尝试,对人体腧穴的名称、部位以及取穴的方法等都进行了细致的考订,共厘定了人体的穴位349个,其中双穴300个,单穴49个,比《黄帝内经》增加了一倍多,著述了我国第一部针灸学的著作——《针灸甲乙经》。直到今天,中医针灸临床中大部分穴位的取位都仍然在参照《针灸甲乙经》中的标准进行,没有大的变动。

宋代是儒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与以往儒学侧重考文究古不同,程朱理学强调“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出自《大学》,是儒家对于读书人从修身、学习,到实现政治抱负的具体指导“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的首两目。原文为:“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因为格物致知在文中仅提过这一次,没有其它解释,所以对它的含义存在诸多争议,朱熹的观点对宋代及以后的儒学影响较大:“格,至也。物,犹事也。穷推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意思是:穷究事物道理,致使知性通达至极。

在程朱理学的影响下,宋代及之后的儒医不仅仅满足于遵循古方,开始注重中医理论中的辩证施治,探究病理机制,各家学派竞相立说,出现了中医史上的金元之盛,以至明清,凡著书立说、留名于世的医家,十之八九皆是儒医。

儒学,扎根于中国古老人文,滋养了中华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与中国医学的发展密不可分。诚如诺贝尔获奖大师感言,现代医学、现代医者若要丰硕发展,也不能不重视儒家文化的熏陶和浸润。

猜你喜欢
医者儒学孔子
“儒学在西部暨丝绸之路的传播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银川召开
孔子的一生
孔子的一生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试论扬雄《法言》对儒学的发展
周礼与儒学的机理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儒学交流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