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良清,茹丽先
(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山东 济南 250011;2.齐鲁工业大学 山东科学院校医院,山东 济南 250300)
糖尿病并脑血管病变属中医“消渴”、“中风”范畴,是糖尿病常见的血管并发症,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发病率明显升高[1]。尤可为第3批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从全国名老中医邵念方教授,为山东省五级师承带教老师,从事心脑血管疾病诊治工作30余年,临证经验丰富。现将其治疗糖尿病并脑血管病变经验总结如下。
对“消渴”的论述,最早见于《内经》。《灵枢·本脏》曰:“脾脆则善病消瘅易伤”,《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脾病者,身重善饥”,最早提出了脾虚与消瘅的关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脾脉微小为消瘅”,《素问·奇病论》曰:“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者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进一步阐述了脾虚致消的病因病机[2]。后世医家对此做了更完善的阐释,如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曰:“消渴病,其为病之肇端,皆膏粱肥甘之变……皆富贵人病之而贫贱者少有也”,说明饮食不节可致消渴。赵献可《医贯·消渴论》曰:“脾胃既虚,则不能敷布津液故渴”,张锡纯明确指出:“消渴一证,皆起于中焦而及于上下”,其病机为“元气不升,大气下陷,脾不散精”。
尤可认为脾虚不仅是糖尿病的始发因素,更是决定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且贯穿于发病全过程,是糖尿病的基本病机。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导致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变。中风是其变证,治病必求于本,临床治疗消渴并中风,应尤重健脾。尤可临床多用茯苓、白术、党参、山药、鸡内金等,疗效较佳。
尤可认为脾胃作为中焦气机升降的枢纽,在调整脏腑气机平衡中起主导作用。《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提示气机的升降运动,推动事物发展变化,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一旦气机升降失司,导致阴阳失衡,则百病由生。《素问·调经论》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进一步阐明气机升降逆乱,是消渴并中风发病的重要病理环节[3]。李东垣《脾胃论》强调:“百病皆由脾胃伤而生也”,认为脾胃气机的升降,对于维持人体正常功能起重要作用。脾胃居中焦,是交通上下的枢纽。脾主生清,胃气和降。脾胃气机的升降,斡旋气机上下,使上者下之,下者上之,以致升降相济[4]。 如朱丹溪《格致余论》曰:“脾具坤静之德,而有乾健之运。故能使心肺之阳降,肾肝之阴升,而成天地之交泰,是为无病之人”。周学海《读医随笔》认为:“内伤之病,多病于升降,以升降主里也”。因此,调理中焦气机升降是调畅五脏气机的关键。
尤可指出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升降枢机不利,以致清气不升、浊阴不降,气机郁滞中焦,水谷运化失司,形成风、火、痰、瘀等,壅塞清窍,闭阻经脉,多致卒然昏仆、口舌歪斜、言语謇涩、半身不遂。故《素问·调经论》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宋代严用和《济生方》曰:“若内因七情而得之者,法当调气,不当治风;外因六淫而得之者,亦先当调气,然后依所感之气,随证治之,此良法也。”提出调畅气机是治疗中风的重要方法。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谈到:“若不达升降浮沉之理而一概施治,其愈者幸也”,故曰:“升降乃治法之大机”。故尤可教授临床治疗消渴并中风时,用药时常选用僵蚕、蝉蜕、姜黄、厚朴、桔梗、大黄等,注重调畅气机,使之升降有序,清阳上升以开窍,浊阴下降以通腑[5]。
尤可认为痰、瘀与消渴并中风有密切的关系[6]。《素问·奇病论》曰:“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转为消渴。”《素问·通评虚实论》曰:“仆击、偏枯……甘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指出过食膏粱厚味,酿生痰浊,易致消渴中风。清代唐容川《血证论》曰:“血瘀发渴者,以津液之生,其根出于肾水,有血瘀者,水津因不能随气上布”的记载,提出了瘀血致消的机制。《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本草新编》曰:“中风未有不成痰瘀者也。”均阐明了中风与瘀血的关系。
临证过程中,尤可认为消渴并中风的发生,与嗜食肥甘厚味、情绪不畅、烦劳过度、年老体弱等因素密切相关。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现代人多高热量饮食,活动量少,脾胃损伤,致运化失司,津失输布,痰浊内生;血行不畅,以生瘀血。痰瘀互结,气血运行不畅,脑窍失养,发为消渴并中风。临证时酌加半夏、胆南星、丹参、川芎、蜈蚣、三七等药[7]。
“泄可去闭”最早见于《本草纲目》,对于“泄剂”的论述曰:“泄可去闭,葶苈、大黄之属是也。”意为攻下法是中医学的重要治法之一,葶苈子可泄肺,大黄荡涤肠胃,可用于肺气郁闭,大便不通之证。尤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释,指出“闭”为消渴并中风之闭,即经脉闭阻或气机壅滞,表现为牙关紧闭,卒然昏仆,大小便不通[8]。 如《素问·标本病传论》曰:“膀胱病,小便闭。”《灵枢·九针十二原》曰:“闭虽久,犹可决也。”《医宗必读》曰:“凡中风昏倒……最要分闭与脱二证明白,如牙关紧闭,两手握固,即是闭证。”“泄”,是指用泻下药去除消渴并中风气机或经脉闭阻之证,如张从正《儒门事亲》中曰:“其催生下乳,磨积逐水,破经泄气,凡下行者,皆下法也。”
尤可认为由于脾虚致气机升降失常,气机郁滞,加之患者年老,脏腑功能减退,消渴并中风多表现为大便秘结,脘腹胀满。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尤可多配伍大黄、厚朴、枳实以峻下热结。急则治其标,所谓肺主一身之气,肺气降则周身之气皆降,加之肺与大肠相表里,因此以瓜蒌皮、紫菀、杏仁、桔梗宣降肺气,开泄气机之郁闭。
总之,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血管并发症,糖尿病并脑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病因,临床应重视对其的治疗。尤可认为本病的治疗应注重标本缓急,脾虚不仅是糖尿病的始发因素,也是糖尿病并脑血管病变的基本病机,治疗以健脾益气为本,注意斡旋中焦脾胃气机的升降,做到补而不呆滞,使气机之升降有序,清阳上升以开窍,浊阴下降以通腑;风火、痰浊、瘀血为本病之标,诊治过程中勿忘熄风火、化痰浊、祛瘀血;急则治其标,糖尿病并脑血管病变多发病迅疾,临证中灵活运用“泄可去闭”开泄气机之郁闭,以救其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