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 玛 ,刘 炜,罗含欢 ,陈雨琪,邹秋婷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①放射科,②病理科,西藏 拉萨 850000)
卵巢畸胎瘤是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之一,术前诊断以往基本依靠超声检查,但超声对肿瘤的诊断特异性相对较低。MRI检查在肿瘤定位、定性诊断方面优于超声检查,随着其技术的发展,MRI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回顾性分析13例卵巢畸胎瘤的MRI表现,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以评价MRI对卵巢畸胎瘤的诊断价值。
1.1 一般资料 搜集2014年1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资料完整的卵巢畸胎瘤13例,年龄20~49岁,平均32岁。临床表现为右下腹坠痛10例,体检偶然发现3例。
1.2 仪器与方法 13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使用Siemens Skyra 3.0 T超导型MRI仪,体线圈,扫描前嘱患者取出金属节育环。扫描参数:层厚5 mm,层距 1.5 mm,矩阵512×512,FOV 340 mm×340 mm,NEX 4。采用SE序列,轴位T1WI、T2WI平扫及矢状位、冠状位压脂T2WI平扫;增强扫描包括轴位、矢状位和冠状位T1WI压脂序列,增强扫描对比剂为Gd-DTPA,经肘静脉手推法团注,剂量0.1 mmol/kg体质量,流率 2~3 mL/s。
2.1 手术病理情况 13例共14个卵巢畸胎瘤,其中成熟性畸胎瘤13个,未成熟性畸胎瘤1个,畸胎瘤合并黏液性囊腺瘤2个,卵巢甲状腺肿1个。肿瘤大体轮廓呈圆形及类圆形,病变边缘光整,与邻近组织分界清晰。2例囊性畸胎瘤术后证实合并肿瘤顺时针蒂扭转,表面呈紫黑色;1例合并出血;2例囊腔内部呈多房性,其内充满果冻样黏液,并包含成熟畸胎瘤软骨及毛发成分。4例见头结节内毛发样物,1例囊内含明显脂肪及骨骼、毛发成分;1例囊腔内见明显淡黄色液体及胶冻样物质。
2.2 MRI表现 肿瘤位于右侧卵巢8例,左侧卵巢4例,双侧卵巢 1例(7.7%);最大径 2.8~13.7 cm;14个肿瘤均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晰、光整。13个成熟性畸胎瘤中11个呈囊性,2个呈囊实性,合并黏液性囊腺瘤2例呈囊实性;未成熟性畸胎瘤1个,呈囊实性。10例病变内可见脂肪组织,T1WI及T2WI呈高信号,信号略低于皮下脂肪,脂肪抑制序列呈低信号。仅 1例肿瘤内可见毛发、骨骼及脂肪3个胚层来源畸胎瘤成分,毛发、骨骼组织所有序列呈低信号(图1)。MRI显示头结节4例,均位于囊内,形态为类圆形,其内含毛发及碎屑成分,T1WI平扫呈高信号,头结节外可见放射状排列的毛发束。增强扫描示6例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未见强化,6例囊壁强化,1例卵巢甲状腺肿呈多房囊实性改变,囊腔信号极其复杂。实性成分T1WI与邻近盆腔肌肉呈等信号,T2WI稍高于盆腔肌肉信号,增强扫描实性成分、囊壁及囊间隔明显强化,实性成分强化程度明显高于子宫肌层(图2)。头结节强化2例,表现为环形强化,囊内容物未见强化。
卵巢畸胎瘤是常见的卵巢肿瘤,来源于卵巢生殖细胞,至少含有2或3个胚层成分,可向脂肪、汗腺、骨、软骨、毛囊、皮肤等组织分化。肿瘤通常发生于育龄期妇女,本组平均发病年龄32岁,与文献[1]报道一致。肿瘤多为单侧发病,双侧发病占10%~17%,本组仅1例双侧发病,占7.7%。卵巢畸胎瘤病理分为4 型[2]:Ⅰ型,成熟畸胎瘤,临床最多见,本组 12 例(92.3%,其中2例合并卵巢黏液性囊腺瘤);Ⅱ型,未成熟畸胎瘤,少见;Ⅲ型,成熟畸胎瘤恶变,恶变率1%~2%,多恶变为鳞癌,本组未见此类型,可能与其发病率低及收集样本较少有关;Ⅳ型,肿瘤向单一胚层分化,称为高度特异性畸胎瘤,常见者为卵巢甲状腺肿,本组 1例(7.7%)。
卵巢成熟性畸胎瘤的典型MRI表现为单囊或多囊肿块,大多包膜完整,病变内脂肪成分表现为T1WI、T2WI高信号影,脂肪抑制序列高信号被抑制,呈低信号改变,这与肿瘤内含有大量脂肪或皮脂成分有关,且可与出血信号相鉴别,出血在脂肪压脂序列仍呈高信号改变;头结节信号表现多样,与头节内含有多胚层结构有关[3],而头发、牙齿及骨骼在各序列均为低信号改变。本组10例成熟性畸胎瘤MRI表现出较高诊断符合率,与文献[3]报道一致。
卵巢甲状腺肿少见,其发病率占卵巢畸胎瘤的2.0%~4.8%[4],本组 1例,其病理诊断须具备以下特征之一:①肿瘤完全由甲状腺组织组成;②肿瘤内甲状腺组织>50%;③肿瘤内甲状腺组织≤50%,但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明显;④在成熟性畸胎瘤的标本中有肉眼可见的甲状腺组织。卵巢甲状腺肿是向甲状腺组织高度特异性分化的畸胎瘤,95%为良性,部分肿瘤内因含类似甲状腺胶样物质可在T1WI/T2WI上呈极低信号,称为“真空征”[5],而在 CT 上呈高密度影,具有特征性,病理示卵巢组织中见典型的甲状腺组织,甲状腺滤泡大小不等,滤泡内充满嗜伊红的高蛋白凝胶状液体,这些凝胶状物包含三碘甲状原氨酸、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球蛋白[6]。
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合并黏液性囊腺瘤少见,文献[7]报道约占5%,多数学者认为两者在发生学上无相关性,因绝大多数原发性黏液性囊腺瘤为表面上皮起源,也有学者[8]认为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合并黏液性囊腺瘤时,后者多为生殖细胞起源,可能起源于畸胎瘤中的消化道/胰胆管或鼻窦组织,即为生殖细胞起源而非表面上皮起源。2种不同成分肿瘤同时发生于同侧卵巢,术前诊断较困难,仍需靠术后病理诊断。
虽卵巢畸胎瘤含有多种成分,如头节、牙齿、毛、发骨骼在MRI上有一定特异性,但仍需与以下肿瘤进行鉴别:①卵巢内膜异位囊肿,两者T1WI、T2WI均呈高信号,虽然大多数畸胎瘤压脂序列脂肪信号被完全抑制,可与之鉴别,但少数畸胎瘤因含较高蛋白,压脂序列仍呈高信号改变,此时易误诊为内膜异位囊肿;②卵巢囊腺瘤(癌),平扫呈长T1长T2信号影,与完全呈液性的畸胎瘤不易鉴别,囊腺癌通常可见乳头状实性成分,增强扫描明显不均匀强化,与畸胎瘤实性成分无强化或仅轻度强化不同;③盆腔脂肪瘤和腹膜后畸胎瘤,极少见,均含脂肪成分,但结合三维重建,仔细观察与子宫、双侧附件关系,应可避免误诊。
总之,MRI无辐射、对性腺组织无辐射损伤、可准确显示病变大小、数目及相关毗邻关系,对成熟性畸胎瘤诊断有特异性,可作出精确定位和定性诊断,而对成熟畸胎瘤合并黏液性囊腺瘤者具有局限性,最终需依靠病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