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节大棚蔬菜种植由于季节温度偏低,空气湿度过大,容易诱发病虫害的发生,并且容易造成植株徒长、落花落果,严重时造成减产,科学地控制大棚内空气湿度显得十分重要。下面根据北方地区生产的实际介绍几种有效控制棚内空气湿度的方法。
采用无滴大棚膜,增加棚内透光量,来提高温度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对于普通大棚膜采用喷洒防滴水剂或者用奶粉、豆粉来除去棚膜上的水滴,增加透光度降低空气湿度。
在中午高温时期,打开大棚顶部的通风窗,利用通风换气及时排出棚内空气湿度。
垄作表面积大,吸收的热量也多,地表升温快,土壤水分蒸发快,湿度不易高。
采用地膜覆盖可大大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提高地温来提早定植菜苗。
蔬菜定植时,浇穴水不要大水漫灌,要做到“五浇五不浇”,即浇晴不浇阴(晴天浇,阴天不浇)、浇前不浇后(午前浇,午后不浇)、浇小不浇大(浇小水,不大水漫灌)、浇温不浇凉(冬春季水温低,浇水时要先预热,待水温与地温接近时再浇)、浇暗不浇明(浇暗水,不浇明水)。同时,大力推广滴灌、渗灌等新技术。
棚内持反光幕,不但可增加光照强度,而且可提高地温和气温,因空气相对湿度随温度的上升而降低。
采用物理方法(黄板诱杀等)和化学方法(药土等)相结合无水防治,施用烟雾剂和粉尘剂,如果采用喷雾剂施药,要在晴天上午施用适当减少防治次数和喷液量,防止棚内湿度过高。
在阴天或湿度过大时,可以利用草木灰、稻草、生石灰等材料铺于行间吸附水蒸气或雾,达到降湿目的。
除大棚膜外,采用二、三层膜、保温幕(无纺布等)覆盖,保持温度,降低湿度。
在阴、雪天气及夜间,可以安装浴霸等照明灯具来升温补光,提高大棚内的温度,减少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