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
(赣南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 江西 赣州 341000)
化脓性关节炎为关节内化脓性感染,约占85%;以髋、膝关节为多发,其次为肘、肩及踝关节,其它关节少见。
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约占85%,其次是β溶血性链球菌和G-杆菌。病人常因呼吸道感染如急性扁桃腺炎,以及皮肤疖肿、毛囊炎或体内潜在病灶的细菌进入血流,停留在关节滑膜上引起急性血源性感染;而局部注射药物进行封闭治疗,假体置换或开放性创伤,可直接引起关节内感染。
化脓性关节炎的病理进程大致分为三期,但无明确的界限,并可因细菌毒力,机体抵抗力及治疗情况而变化。
炎症仅在滑膜浅层,毛细血管扩张充血,滑膜肿胀,白细胞浸润。此时毛细血管壁和滑膜基质尚有屏障作用,大分子蛋白不能渗入关节腔,故关节液呈稀薄浆液状,内有大量白细胞和红细胞,纤维蛋白量少。因关节软骨未遭破坏,若在此期内获得治愈,渗出液可完全吸收,关节功能不会受到损害。此期时间短,约2~3天。
滑膜炎症加重,毛细血管壁和滑膜基质屏障功能丧失,渗出液为浆液纤维素性,粘稠且内含大量的炎症细胞、脓细胞和纤维蛋白。炎症反应包括白细胞向关节液内的移动。白细胞、滑膜细胞和软骨细胞产生大量不同的酶和毒性物质。细菌降解产物和蛋白溶解酶的释放使关节软骨开始降解,氨基葡聚糖开始丢失,使关节软骨破坏。加之滑膜肿胀增厚、纤维蛋白沉积等,此期即使炎症治愈,关节将丧失部分或大部分功能。
关节腔积聚浓稠黄色的脓性渗出液,内含大量的脓性细胞和絮状物,关节软骨破坏加重,甚至剥脱。炎症进一步发展,可侵入骨端松质骨,形成骨髓炎。另一方面炎症经关节囊纤维层,向外扩展,引起周围软组织化脓性感染。全身抵抗力低下,脓肿迁徙可出现多发脓肿,关节脓肿破溃可形成窦道。后期可发生病理性关节脱位、关节纤维性强直或骨性强直。
起病急,体温可达39~40℃,全身中毒症状严重,甚至出现中毒性休克和多处感染灶等。受感染的关节疼痛剧烈,呈半屈位、不愿活动;局部明显肿胀、压痛,皮温升高,髋关节的位置较深,因而局部肿胀,压痛多不明显,但有活动受限,特别是内旋受限,遇到不能解释的膝疼痛时,应警惕疼痛可能来自髋关节。
血沉、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升高,但无特异性。白细胞总数可达10×109/L,中性粒细胞升高,常有核左移或中毒颗粒。
当全身中毒症状严重时,70%以上病人血培养阳性。
早期为浆液性液体,有大量白细胞。关节液往往呈絮状,白细胞计数超过50.0×109/L,中性粒细胞超过75%。后期,关节液为脓性且粘稠,镜检有大量脓细胞。穿刺液应同时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CT、MRI和放射性核素扫描可鉴别关节周围软组织炎症及骨髓炎。早期X检查显示关开肿胀、积液、关节间隙增宽。X线平片在早期确诊是否为细菌性关节炎中并没有帮助,但可用以除外骨折或是否为恶性肿瘤。发病一段时间后,X线片可见邻近骨质疏松;后期可见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当感染侵犯软骨下的骨时,引起骨质破坏、增生和硬化,关节间隙消失,可发生纤维性或骨性强直。儿童期有时尚可见到骨骺滑脱或病理性关节脱位。
化脓性关节炎的鉴别诊断复杂而重要,是做到早期治疗的关键,包括:(1)急性血源性骨髓炎;(2)少年类风湿性关节炎;(3)关节结核;(4)骨关节炎。
早期治疗是治愈感染、保全生命和关节功能的关键,原则:全身支持疗法,应用广谱抗生素,消除局部感染病灶。
(1)全身支持疗法:高热应予降温,注意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及纠正酸中毒。可少量多次输新鲜血,以增强抵抗力。进高蛋白、富含高维生素饮食。
(2)广谱抗生素:在未知感染菌种和药敏结果之前,采用大剂量联合广谱抗生素治疗;获得药敏结果后,再依药敏选用敏感的抗生素。
(3)局部治疗:按照病理的不同阶段,应采取相适应的处理:①重复关节穿刺减压术:适用于浆液性渗出期。抽净积液后可注入抗生素。此后每日1~2次,直到关节液清亮,镜检正常。②灌洗:用抗生素液关节腔内持续点滴和负压引流治疗。③关节镜下手术:适用于浆液纤维性渗出期,在关节镜下清除脓苔,彻底冲洗关节腔,并配合灌洗引流处理。④关节切开:适于浆液纤维性渗出期或脓性渗出期,直视下病灶清除,安置灌洗引流装置。⑤患肢制动:用皮牵引或石膏固定关节于功能位,以减轻疼痛,控制感染扩散,预防畸形。
后期如关节于非功能位强直或有病理性脱位,可行矫形手术改善功能。
[1]《中华骨科杂志》和《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