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兆花
(辽宁省本溪市传染病医院介入病房,辽宁 本溪 117000)
发热待查又称原因不明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是临床科室中常见的临床症状,病因和临床表现复杂,并可伴随多种并发症,对临床诊疗造成一定困难[1]。因此对存在发热待查症状的患者进行迅速准确鉴定可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治疗时间。临床资料表明[2],在FUO患者中,有80%的患者是因传染病所致,但传染病种类极多,确定具体传染病种类,从而区分普通发热与原因不明发热的影响因素是目前临床各科室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对发热待查为主要表现的传染病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以期能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院检查的108例以发热待查为主要表现的传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简要的诊疗措施,现详述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院检查的108例以发热待查为主要表现的传染病患者,男女比例为78:30,年龄14~80岁,平均年龄(43.5±3.3)岁。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持续发热2周以上(包括住院时间在内),体温均≥38.3 ℃,无既往持续发热史。排除标准:排除有精神病史和家族精神病史,以及实验室检查未能确诊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患者传染病种类进行分析统计,在检定过程中主要采取影像学、病理活检以及诊断性治疗对发热病因进行确诊,并对患者体液、分泌物进行培养,对骨髓和血清学进行检查。
1.3 观察指标:对患者传染病种类和具体病发例数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处理:以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
2.1 传染病种类:在108例发热待查患者中,包括细菌感染54例,病毒感染27例,寄生虫感染18例,其余9例为隐球菌性脑膜炎。具体病因种类见表1。
表1 传染病患者病因分类
2.2 年龄与传染病之间的关系:在细菌感染病发群体中,61~80岁年龄组病发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病毒感染例数中,≤20岁和21~40岁年龄组病发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寄生虫感染例数中≤20岁和61~80岁两个年龄组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隐球菌性脑膜炎各个年龄组均可发病,年龄分布差异不明显。见表2。
本次研究对以发热待查为主要表现的传染病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表明,在108例患者中以伤寒和副伤寒属的传染病最为频繁,其原因可能与本地区为伤寒高发区有关,由于伤寒和副伤寒患者在临床诊断过程中缺乏明确典型的症状,且并发症种类较多,病发率高,常常容易与其他病种混淆从而导致漏诊或误诊,因此临床工作人员需引起足够重视。周青[3]等人认为,在诊断以发热为主的疑似伤寒患者时,可结合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以及免疫学检定结果作出准确诊断,例如在伤寒流行季节或地区,患者伴持续高热(40~41 ℃)时间通常为1~2周以上,发热前会出现畏寒但少寒战的症状,退热时出汗不明显,患者出现特殊中毒面容,皮肤玫瑰疹,若从血液、骨髓、粪便中分离出伤寒杆菌即可诊断为伤寒。
表2 传染病病发率各年龄段分布[n(%)]
本次研究中各类病毒感染所致的传染病居第二位,以呼吸道病毒和HIV病毒为主,且患者表现均以发热为主,呼吸道病毒会伴有咳嗽、多痰、呼吸湿啰音等症状,其主要原因是病毒侵入呼吸道会影响到呼吸器官正常运作,产生炎性反应;此外感染HIV病毒的患者有很大概率会并发其他感染,例如真菌、肺结核感染等,本次研究中有2例HIV患者死于并发肺部感染,因此在进行FUO致病因素分析时需警惕HIV感染的可能性。
寄生虫感染主要以血吸虫、疟疾等地方性传染病为主,且近年来病发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具体可结合当地流行病学资料,并注意对发热待查患者进行抗体阳性检验,提高确诊率。
近年来随着抗生素以及免疫抑制剂的大量使用,导致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病发率不断上升,该病症作为独立的发热待查患者高危因素,临床表现以发热、持续性头痛、颅内高压以及脑膜刺激为主,通过呼吸道传播,病菌广泛分布于土壤以及鸟类粪便当中,在临床诊断时需加强对隐球菌的认识,并采取真菌培养、脑脊液涂片等检查方能确诊。
从年龄分布来看,细菌感染和寄生虫患者以高龄患者为主,这与老年人群体免疫力低,且生活饮食不注重卫生等因素有关;病毒感染以21~40岁年龄段为主,其原因可能与病毒流行区域以及中青年群体社交、生活规律有关,而隐球菌性脑膜炎年龄分布差异不明显,这也与病菌分布与传播途径有关。上述结果提示中老年群体需注重个人生活饮食,注意“病从口入”,提高免疫力;中青年群体需控制社交范围,切断病毒传播途径。
综上,传染病是导致患者发热的主要因素,在临床诊断过程中需采取有效方法进行明确诊断,并注意调查流行病学资料,在高度疑似某种疾病但无法确诊时需谨慎用药,可采取对具体传染病病种的病原体有特效,对其他疾病病原体无效,能短期使用,见效快的药物来缓解患者病情,以免病情恶化。
[1] 粱波,黎有东,张锦赐.60例急诊发热原因待查患者的临床和社会特征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5,9(1):94-97.
[2] 李世玲,黄延风.104例儿童不明原因长期发热的临床分析[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5(4):731-733.
[3] 周青,谭德明,谢玉桃,等. 245例发热待查病例临床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2,11(2):8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