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栽培生理病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2018-01-16 08:26□文/周
吉林蔬菜 2018年8期
关键词:蔬菜栽培生理性土壤温度

□文/周 淼

目前在蔬菜栽培中,各种生理性病害频繁发生,特别是在立冬之后、雨水之前的严冬季节,各种生理性病害几乎在每栋温室、各种作物上普遍发生,危害极其严重,已经成为温室蔬菜栽培的主要制约因素。

1 生理性病害的发病原因

温室栽培中的各种生理性病害的发生,长期以来一直被误认为是土壤缺素引起。实际情况是设施栽培的施肥量,不论是有机肥,还是氮、磷、钾、微肥等速效化肥,其使用量都远远多于大田的施肥量,一般是大田施肥量的3~8倍;而设施栽培的浇水量,反而仅有大田降雨量+浇水量的1/2左右。

实质上,其发病主要原因是因地温低,致使作物发根量少,扎根浅、根系老化,根系活性低,生理功能失调而诱发病害。此外,错误的管理方法恶化了温室的栽培环境,造成土壤板结,土壤溶液浓度高、土壤中严重缺氧等,这些综合因素亦是诱发各种生理性病害发生的诱因。

蔬菜栽培一般白天5厘米深处的土壤温度可比室内空气温度低5~8℃,平畦栽培者土壤温度可比空气温度低10℃左右,深层土壤温度更低。在这种条件下,绝大多数管理者们却在按大田的管理要求,采取低温管理,调控室内温度在25~28℃范围内。结果其土壤温度变化范围在13~23℃之间。一昼夜当中约有20多个小时的时间,土温低于18℃,比瓜类、果菜类作物根系生长发育最适宜的土壤温度28~34℃,低15℃左右,特别是进入严冬以后,或遇到阴雪天气,则地温更低。较低的土壤温度,不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导致生根量少,发根浅,根系吸收能力差,生理活性低。严重时还会烂根、死根,导致作物死亡。而大田栽培和设施栽培相反,进入夏季后,作物开花结果时期,土壤温度一般比空气温度高1~3℃,土温多维持在25~37℃之间。较高的土壤温度,能促进根系发育、增加生根量、提高根系活性、促进根系对水分和营养元素的吸收、转化和利用。因此极少发生缺素症,也很少发生其它生理性病害。

在设施栽培中,多数管理者仍然按照大田的管理方式,用速效化学肥料结合灌溉进行追肥,对土壤不进行中耕松土、或很少中耕,土壤板结、土壤溶液浓度高、缺氧。如此恶劣的土壤环境条件,抑制了根系的呼吸作用和生理活性,根系老化,不发或很少发生新根,根系活性低,吸收能力差,这就必然诱发各种缺素症等生理性病害的发生。

2 生理性病害的防治

上述原因,在温室栽培中,维持较高土壤温度,创造适宜根系生长发育的疏松透气的土壤环境条件,提高作物的耐低温性能和抗冻性能,促进根系发育,提高根系活性,是防治各种生理性病害的最为重要的技术措施。

土壤温度是依靠阳光辐射和空气的热量传导来提高温度的,在一般情况下,阳光的辐射强度是相对稳定的,要提高土壤温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提高设施内的空气温度来加热土温,才能较为显著地提高土壤温度,使土壤温度在较长时间内,稳定在根系发育所必需的适宜温度范围之内,才能减少各种生理性病害的发生。所以说:通过提高设施内的空气温度,维持较高的土壤温度,是设施蔬菜栽培成功与否的最为关键的一项技术,也是预防各种生理性病害的最有效措施。

实行高温管理,提高白天室内温度。特别是进入严冬季节以后,只要室内温度不高于作物最适宜温度的上限3℃,白天就要严禁通风。黄瓜、西瓜、甜瓜、茄子等不达35℃,番茄、辣甜椒等不达33℃,西葫芦、芸豆、豆角等不达32℃,不要通气,高于此温度时要开小口通风,使温度维持并稳定在作物最适宜温度上限3~4℃范围内,用高气温提高土壤温度,促进根系发育,减少各种生理性病害的发生。

提高作物自身的抗逆性、和自我保护能力,实现健身栽培。作物自身能够具有较强的抗寒、抗冻等抗逆性能,对于在温室栽培中,抵御低温、冷害、冻害,减少各种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具有特殊的意义。提高作物自身抗逆能力的方法有:①选用耐低温、抗逆能力强的品种。②种子催芽时进行低温锻炼,用-2~0℃的温度处理刚发芽的种子6~8小时,提高植株对低温的适应能力。③用壮苗灵灌根、涂茎、喷洒植株,促进作物根系发达,提高作物自身的耐低温、抗冷冻和对其他不良环境的适应性能。

首先在定植蔬菜秧苗时,结合防治土传病害,用600倍天达壮苗灵+6000倍96%的天达恶霉灵药液灌根、并喷洒植株,每株浇灌药液50~70毫升。现蕾后再用600倍天达瓜果宝+无公害防病药液,细致喷布作物的茎叶、幼果。每10~15天一次,连续喷洒3~5次。

中耕松土可结合在操作行中追施有机肥料进行。为防止追肥时肥料挥发氨气损伤作物,避免灌水量多,诱发病害,追肥应轮流进行,每6~10天进行一次。追肥必须严格执行开沟、撒粪、浇水、覆土、覆膜同步进行,完成一行后,方可进行下一行。严防撒粪以后不能及时覆土、浇水、盖膜,造成氨气挥发,危害作物。严防一次追肥面积过多,浇水量大,提高空气湿度,诱发病害。追肥的整个操作过程要在晴天清晨,开启通风口时进行,严禁阴天或中午、傍晚时间追肥,以免操作过程中挥发的氨气危害作物。

只要严格执行以上管理措施,就会从根本上改善设施内作物的生态环境条件,满足作物和根系对光、热、水、肥、二氧化碳等各种因子的需求和最佳供给。这样不但不会或极少发生各种生理性病害,而且还会减少其它侵染性病害的发生,显著增强室内作物的光合作用,改善品质,增产20%~50%。(梨树县植保植检站)

猜你喜欢
蔬菜栽培生理性土壤温度
反季节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推广的思考
阿尔泰山森林土壤温度动态变化及其预测
基于SHAW模型的青海湖流域土壤温度模拟①
黄瓜15种生理性病害
关于影响蔬菜栽培管理技术推广的相关因素研究
壳样钙化子宫肌瘤悬吊式改良单孔腹腔镜手术1例并文献复习
不同种植模式棉田土壤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刍议临床检验中血液生理性
地下滴灌葡萄园土壤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
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