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慧敏
摘要 简要介绍了汝南县湿地种类及面积、湿地植物资源,阐述了湿地资源的功能及维护现状,分析了湿地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湿地建设对策,以期为汝南县湿地资源保护和开发提供借鉴。
关键词 湿地资源;湿地植物;资源保护;问题;建设对策;河南汝南
中图分类号 X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22-0150-02
1 汝南县湿地种类及面积
按照《河南省湿地资源调查实施细则》有关技术标准要求划分,汝南县辖区内符合湿地标准的各类湿地资源包括面积≥8 hm2的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以及宽度>10 m、长度>5 km的河流湿地和宿鸭湖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湿地斑块。汝南县境内湿地分布遍及全县,主要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人工湿地、沼泽湿地和库塘湿地5种湿地类型,有湿地斑块54个。汝南县湿地总面积13 826.291 hm2,分为一般湿地和重点湿地,其中永久性河流湿地2 870.61 hm2,永久性淡水湖湿地291.211 hm2,库塘湿地8 120.93 hm2,草本沼泽湿地2 380.23 hm2,水产养殖场湿地163.31 hm2。
2 汝南縣湿地植物资源
2.1 湿地植物
汝南县区域范围内的湿地,共记录了21科32属34种植物,主要优势种有杨树、苍耳、莎草、空心莲子草、野燕麦、白茅、艾蒿、狗牙根、芦苇、鹅观草、慈姑、酸模叶蓼、浮萍、巴天酸模等;主要植物群系类型包括杨树群系、莎草群系、野燕麦群系、白茅群系、黄花蒿群系、葎草群系、苍耳群系、浮萍群系、艾蒿群系、慈姑群系、空心莲子草群系等。
2.2 湿地植被
汝南县湿地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季节性水位变化大,植物分布依水位梯度变化而呈带状分布,湿地范围内的主要湿地植被可划分为3个植被型组、6个植被型、11个群系。其中,阔叶林湿地植被型组主要为杨树群系;浅水植物湿地植被型组有浮萍群系、慈姑群系、空心莲子草群系;草丛湿地植被型组有莎草群系;禾草型湿地植被型有白茅群系和野燕麦群系;杂草类湿地植被型有黄花蒿群系、葎草群系、苍耳群系、艾蒿群系。
2.3 植物群系分布及特点
①杨树群系:分布于平原和河流冲积地带,是以杨属的多种植物各自成型的植被类型,多为人工营造的纯林,下层常见草本植物有艾蒿等。②莎草群系:分布于平原沟边和水库、河流冲积地带。③白茅群系:白茅群系在汝南县均有分布,生于湖边、河边荒地。④野燕麦群系:分布广泛,在河流护坡、沟边大量生长。⑤艾蒿群系:艾蒿常分布于汝南县湿地内的河滩等地,群落平均高度1.3 m,盖度达60%以上。⑥葎草群系:广泛分布于汝南县的沟边、河流旁边,群落结构简单。⑦苍耳群系:广泛分布于汝南县的沟边、河流旁边,伴生植物较少。⑧浮萍群系:在汝南县广泛分布,常见于池塘、水边、河滩中。⑨黄花蒿群系:在汝南县广泛分布,尤以河流两岸的林下及沟边荒地最多。⑩空心莲子草群系:在汝南县大量分布,多见于河流、水塘中,有时生于水边湿地。空心莲子草是建群种,几乎无其他伴生植物。{11}慈姑群系:常见于宿鸭湖水库湖边湿地,伴生有萍逢草等。
3 湿地资源的功能及维护现状
汝南县湿地生态系统主要功能是净化水体、调节气候、生态旅游、蓄洪防旱以及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生存之地。20世纪90年代末,因为工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汝南县局部湿地被侵占,水体受到污染,生物量也随之削减,湿地质量下降,湿地的天然性也有所下降。近年来,汝南县委、县政府在加速发展经济的同时,还高度注重湿地生态维护和恢复,大力开展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采取植树造林的办法来加强湿地周边的生态建设,并于2004年将湿地周边的片林和林带划为国家级重点公益林。
4 湿地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4.1 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湿地维护认识不足。人们对湿地还存在很多不准确的认识,将湿地看作是荒地、废地,对湿地的开垦认识大于维护认识,存在毁坏或征占湿地、在湿地挖沙取土、改变自然湿地用途等现象,直接造成了自然湿地面积削减、功能下降,致使很多水生生物失去了自然栖息地,导致品种和数目削减。二是湿地污染严重。湿地的首要污染源来自工业污水及城镇生活污水排放,其次是农田农药、化肥污水排放,很多污水未经处置直接排入河道。三是因经费、人力不足,湿地资源管理工作开展力度不足,湿地维护不够规范[1-2]。
4.2 原因分析
一是治理体制不完善。湿地维护治理和开发应用牵扯到林业、环保、农业、水利等多个部门,工作协调性不足,常态化管理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二是湿地的宣传教育滞后。湿地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宿鸭湖湿地保护区进行了很多湿地宣传教育工作,但开展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
5 湿地建设对策
一是加强湿地管理,贯彻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同时明确责任,健全管护机制,提高管护力度。二是增强湿地生态功能的宣传。近年来,汝南县林业部门结合“世界湿地日”活动,采用印发宣传材料、实物标本展览、播放多媒体以及年绘图册展现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湿地宣传教育,努力提高全社会维护湿地的积极性。但仅依托林业部门的宣传远远不够,湿地生态功能的宣传教育要应用多渠道、多方式来进行,逐渐提高人们对湿地生态功能的认识。三是严厉打击侵犯、毁坏湿地的行为。严格执行现有的法律、政策及行业治理规则,加大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围垦占用、改动湿地用处,以及滥垦、滥牧或随意向湿地排放污水的违法行为依法严格查处,从而遏制随意侵犯和毁坏湿地的行为。四是加大湿地保护投入。湿地保护是公益性事业,建议各级政府在湿地保护、建设中起主导作用,在经费上予以保障,并且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湿地保护与建设[3-4]。
6 参考文献
[1] 冯潇.河北围场伊逊河流域湿地保护小区保护恢复工程[J].湿地科学与管理,2018,14(2):4-7.
[2] 吴兴华,杨国伟,沙剑斌.保山市泥炭沼泽现状及保护管理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2018,43(3):173-177.
[3] 侯美玲.我国林业湿地资源的保护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8(11):183.
[4] 叶勒波拉提·托流汉.新疆阿尔泰山两河源自然保护区湿地资源评价[J].防护林科技,2018(5):43-44.